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9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初五   大暑 大暑
搜索
其他新闻
文化遗产遭遇泛滥的爱      人们往往认为,有关文化遗产的话题已经说得够多了,似乎已经到了泛滥的地步。然而,文化遗产保护“泛滥”即使真的作为一种表象存在,但我们看到的却正是一些“相反”的例子。    在中国,近年来有关文化遗产保护遭遇建设性破坏的例子比比皆是,而这样的事例都几乎是在重复印证着文化遗产遭遇的痛楚。    历史文化保护区“基本都成了孤岛式”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近期北京文保区内的东四八条引进了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有人对此提出质疑,文保所负责人...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一点一滴积累 一点一滴保护    ――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城市规划国际论坛侧记         自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如今,我国已有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40余万处,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万余处,33处世界遗产,103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今年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当天,城市文化国际...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闭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处于关键阶段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今天在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闭幕式上说,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已经成为政府重视、社会关注的热点,但同时,保护工作面临严峻形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流失状况严重,传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习俗、礼仪面临灭绝危险,保护非物质文化工作处于十分关键的阶段。  由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全国民委系统民族文化工作现场会在广西召开     6月12日,以“推行民族文化联系点建设,展示民族文化建设新成果,促进民族文化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的全国民委系统民族文化工作现场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召开。     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委系统的领导和民族文化问题研究专家,以及国家民委文化工作联系点的负责人等共100多人莅会交流;国家民委副主任丹增...
查看更多
论坛
从文化遗留物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丙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保护运动自2000年以来在我国社会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成为媒体、学界、政府和公众尝试合作的文化事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是它所指称的现象却是长期历史变迁的产物。当我们关心这些现象的发生学的时候,大家显然都容易看到,它们是对于原来我们习惯称为“文化遗留物”的现象的再命名,不过我们想进一步论述的是,新名称是为了表达新意义,同时也蕴涵了新机遇。  要理解把文化遗留物再命名为非...
查看更多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化过程   巴莫曲布嫫     开场白从1972年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到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以下简称“教科文组织”)的不懈努力下,国际社会对口头/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文化表达与民众实践的功能和价值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正是在长达数十年的曲折历程中,人们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重视和共...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关于颁发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太阳神鸟金奖”的通报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各参演参展单位:    经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文化厅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5月23日盛大开幕,6月10日胜利闭幕,来自国际国内的100多支表演队伍,84个单位的100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了十一大类270项各类节会演出和展览活动,吸引了400多万人的广泛参与,有力地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浙江:225项入选第二批省级“非遗”名录          本报讯   日前,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湖民间故事”等225个项目名列其中。    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涵盖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十大门类。其中,民间文学类23项、民间音乐类11项、民间舞蹈类28项、传统戏剧类23项、曲艺类17项、民间美术类27项、传统手工技艺类48项、传统医药类4项、杂技与竞技类9项、民俗类35项。    浙江省是...
查看更多
论坛
申报制有利于传承保护?是保护,还是毁灭? 文化遗产保护的悖论(权威展望)     “现在,各地都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而我们要警惕的却是,这股热潮有可能演变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集中毁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在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担忧地表示。专家学者和民间人士针对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表了看法:普查备案制比起目前的申报制,更有利于传承保护;此外,部分地方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为名、开发为实”的现象值得警惕...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文化部为首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颁证         6月9日晚,文化部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仪式,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发证书,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授牌,并颁发了“文化遗产日奖”。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副部长周和平出席仪式。    孙家正在仪式上讲话。他说,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期间,全国各地文化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以518项国家级非物质...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