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马蓝鱼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6年2月生,陕西省西安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腔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948年进入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先后更名为西北民众剧团、西北戏曲研究院、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师承秦腔名家李正敏、韩盛岫,并受何振中、杨金声、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宋德珠等名家指导,主攻青衣、花衫及刀马旦。演唱以情带声,表演细腻大方,代表性剧目有《赵氏孤儿》《白玉钿》《宇宙锋》《昭君出塞》《大家喜欢》等。在《游西湖》中扮演李慧娘,一口气可吹火一百零八...
查看更多
吕月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0年1月生,浙江省新昌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昌调腔代表性传承人。1957年考入首届新昌调腔艺训班,师从老艺人王依凯和潘永乾,学习司鼓。进入剧团后担任乐队组长,同时兼调腔剧目唱腔记谱及刻印工作,后任作曲。司鼓时节奏准确严谨,文戏稳而不温,舒展细腻;武戏强而不火,洒脱明快。作曲能准确体现调腔剧种特征,在唱腔设计和音乐创作过程中,注重返本开新,创作出新的唱段。1988年,参与编撰《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浙江卷》,完成了五卷《调腔音乐集...
查看更多
邓七枝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7年10月生,湖南省泸溪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腔(辰河高腔)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三级演员。1974年在泸溪县辰河戏剧团参加工作,2007年退休。先后师从辰河高腔国家级传承人向荣和陈依白。主攻旦行,并能胜任小生、花脸、丑角。以做功见长,表演细腻含蓄,真实传神,动作干脆潇洒,嗓音圆润高亢。曾出演剧目《大审白玉霜》《目连传》《二度梅》《樊梨花斩子》《痴梦》等。坚持开展辰河高腔传承工作,不仅积极参加省、自治州、县举办的各项大型演出及展...
查看更多
林西怀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4年5月生,江西省弋阳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弋阳腔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主攻青衣“闺门旦”,串演小生、彩旦、老旦等。1958年进入弋阳县弋阳腔剧团,师承弋阳腔老艺人张广德、袁玉庭学习弋阳腔。主演的弋阳腔《祭碑出征》1981年参加江西省戏曲现代戏儿童剧汇报演出,获表演一等奖。主要成就有:参加江西省戏改实验,塑造了一系列弋阳腔人物舞台形象;成立了弋阳腔资料整理室,整理传统剧本十八本,收藏弋阳腔脸谱、头饰及清代戏剧服饰,收集...
查看更多
林柔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3年4月生,广东省揭阳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剧代表性传承人。师从潮剧名家郑蔡岳,学习潮剧老生表演技艺,全面地继承了郑蔡岳的演唱艺术和表演技艺,并不断进行艺术探索与实践,创新表演模式和表演技巧,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丰富了潮剧的表现形式。嗓音高亢浑厚,清脆圆润,唱人物、唱感觉,重音色、重声韵,具有一种行云流水般的纯朴节律和氤氲万象的自然美。做工自然,招式贴切,刻画精细,神、情、言、色皆有分寸。念白清楚爽朗,声调铿锵。在潮剧表演...
查看更多
吴镇勋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7年8月生,福建省莆田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莆仙戏代表性传承人。11岁进戏班随老艺人陈天良、陈金标等人学艺,工闺门旦、青衣,1963年拜莆仙戏一代宗师黄文狄为师改学小生,一年后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进修一年。行当表演基础扎实,执导时既阐释剧本、人物,又作表演示范,注重对人物精雕细刻,追求画面美感,形成自己的风格。曾获全国戏剧会演导演奖、福建省戏剧会演优秀导演奖。早在1965年,便为培养莆仙戏后继人才而努力,退休后自筹资金成立剧...
查看更多
王世瑶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9年9月生,2020年5月去世,浙江省杭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原浙江昆剧团团长。8岁开始随父母入国风苏剧团,初学生行,后改副、丑,受其父王传淞及“传字辈”其他先生的亲传实授。表演风格独特,所演角色风趣而不落俗套,有“南昆副丑”之美称。代表性作品既有传统折子戏,又有以副、丑领衔的昆曲大戏,演出的《十五贯》《西园记》及《游殿》《写状》《说亲回话》《活捉》《请医》等折子戏...
查看更多
方洋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0年7月生,浙江省宁波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954年进入华东戏曲研究院昆曲演员训练班,次年随班转为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一届昆剧演员班学生。师承京昆名家陈富瑞、孙盛文及“传字辈”薛传钢、邵传镛、沈传锟等。工净、红生。1961年8月毕业,在上海市戏曲学校京昆实验剧团、上海青年京昆剧团担任主要演员。1978年进入上海昆剧团任主要净角演员。基本功扎实,唱做俱佳,铜锤、架子花脸和红生均能应工。代表剧目有《山...
查看更多
谷好好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73年9月生,浙江省温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994年毕业于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三届昆剧演员班,工刀马旦、武旦,师承昆剧表演艺术家王芝泉。同年进入上海昆剧团任主要武旦演员。基本功扎实,嗓音清亮,扮相俊美,戏路宽广,享有当今昆坛“百变刀马”之美誉。2007年获第二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13年获文化部文华表演奖。现任上海昆剧团团长,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挡马》《扈家庄》《借扇》《昭君出塞...
查看更多
张毓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5年2月生,北京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工闺门旦,兼刀马旦、正旦、刺杀旦。1956年参加北京昆曲研习社,1958年入北方昆曲剧院学员班,师从韩世昌、白云生、马祥麟、傅雪漪、吴南青等,1983年正式拜师马祥麟。熟练掌握几十出昆曲折子戏,身段优美、演唱字正腔圆,表演声情并茂、文武兼备。代表剧目有《牡丹亭》《西厢记》《长生殿》《玉簪记》《百花记》《烂柯山·痴梦》《青冢记·出塞》《铁冠图·刺虎》《南柯梦...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