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洪琪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4年11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邕剧代表性传承人。15岁考入南宁市邕剧团,师从著名邕剧艺人黄芝兰、张伟雄,专攻散发旦,兼攻花旦。嗓音洪亮,身段玲珑,唱功极佳,曾主演《杨八姐搬兵》《梨花罪子》《春草闯堂》等数十个邕剧经典剧目。退休后被返聘至邕剧团,参与剧本创作、唱腔音乐设计等工作。与其他人共同创作了《龙象塔奇缘》《开泰新声》《枣树搬家》《老少村官》等新剧目,并多次在国家级、自治区级会演和比赛中获奖,邕剧也获...
查看更多
李茂荣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彝族,1944年5月生,2013年1月去世,云南省大姚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彝剧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喜爱民族音乐、舞蹈、乐器,10岁左右跟随当地老艺人学艺,能唱《梅葛》《玛嫫诺》等各种小调,会吹唢呐、笛子和演奏二胡,能作曲、表演。先后担任业余彝剧团伴奏、音乐创作和演员,集吹、拉、弹、唱、演于一身。能熟练运用彝语演唱《梅葛调》《过山调》《迎客调》等数十首彝族民歌和器乐曲,参演过《半夜羊叫》《曼嫫与玛若》等彝剧剧目。演唱声音优美,婉转动听;演奏...
查看更多
李家显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佤族,1934年11月生,2013年10月去世,云南省腾冲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佤族清戏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清戏世家,从其曾祖父到儿媳,已历五代。从小就随父亲演戏,年轻时就全面掌握了清戏唱法“九腔十三板”,能熟练演唱《姜姑刁嫂》《逐赶庞氏》《芦林会》等数十出传统剧目。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大胆地对清戏进行改进和完善,将坐着清唱的方式改为站着唱,并加上表演动作,在原来清戏演出只用一把京胡伴奏的基础上,增加了二胡、锣、鼓、钹等伴奏乐器,丰富了演出...
查看更多
尹维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3年2月生,甘肃省武都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武都高山戏代表性传承人。从小受长辈影响,热爱高山戏。五六岁随长辈习演高山戏,7岁跟随其父尹电荣登台演戏,十多岁已是当地很有影响的小演员。长期参与高山戏的表演,进行高山戏的创作、编排、配乐。改变了高山戏数百年传承中“无本演戏”的局面,被誉为“高山戏戏模子”。20世纪60年代至今,创作、配乐、导演了《人老心红》《老换少》《赶集》《夜逃》等高山戏优秀剧目。在高山戏表演、编剧、音乐等方面带有...
查看更多
党中信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2月生,陕西省郃阳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合阳跳戏代表性传承人。从小跟随父辈学习跳戏表演艺术,后拜民间艺人党云龙为师,学习生角、花脸、旦角表演。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表演技艺有了很大提高。1957年参加陕西省第三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集体一等奖。代表性剧目有《打渔杀家》《收红孩》《战磐河》《神州会》等。198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合阳县录制《打瓜园》,他在剧中饰演郑恩。1999年著名导演邓在军在渭南录制《自古华山》,在洽川录制...
查看更多
陈育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7年10月生,海南省文昌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琼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岁学艺,师承郑长和、韩文华、三升半(王秀明)等多位名家,攻小生。曾在《红叶题诗》《林攀桂》《刁蛮公主》《泪血樱花》《海角惊涛》等百余出剧目中担纲主演,深获好评。嗓音明亮甜美,吐字清晰,行腔亢坠自如,舒展悠扬、韵味浓厚,具有鲜明的特色而被称为“育明板”,有“金嗓子”之誉。多次随团赴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诸国献艺。灌录唱片、磁...
查看更多
王英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9年8月生,2011年7月去世,海南省琼海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琼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6岁习艺,先后拜谭岐彩、郭远志、王凤梅、王广花及昆曲名家李倩影为师,工闺门旦。1956年出演《张文秀》中的王三姐,一举成名。翌年赴京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1962年在电影《红叶题诗》中塑造姜玉蕊一角受到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被侨胞誉为海南的“电影明星”。先后主演过八十余出剧目,多次随团赴香港地区及泰国、新加坡等国演出...
查看更多
梁素珍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8年7月生,广东省梅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广东汉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自1954年随钟熙懿(艺名钟妹)学艺以来,至今已积累六十余年的表演经验,造诣深厚。工青衣、花旦,主演过七十个剧目,在舞台上塑造了许多生动感人的形象,被誉为广东汉剧的“看家戏宝”。还参与导演了十余个剧目,整理、设计了二十余个剧目的唱腔,主演的多个剧目被拍成电影或舞台电视片,在海内外客家人中享有很高声誉。培养了两名旦角演员李仙花、杨秀徽,二人现为国家一...
查看更多
刘登雄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1年3月生,湖南省新化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祁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师从祁剧著名表演艺术家何少连、严利文,习文武小生,曾演过五十多出剧目的主要角色。善于探索和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充分利用眼神和面部表情来展现人物,扮演的舞台角色个性鲜明。塑造了《目连救母》中的目连、《黄鹤楼》中的周瑜、《追鱼记》中的张珍、《秦香莲》中的陈世美等艺术形象。曾获湖南艺术节田汉表演奖金奖、第二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等。2016年主演的...
查看更多
曹汝龙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7月生,湖南省长沙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湘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959年考入长沙市艺术学院湘剧表演专业,毕业后分配到长沙市湘剧一团(现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工作。先师从湘剧名角何华魁、曾金贵攻花脸,后师从陈楚儒、廖建华攻老生。具有独特的个人演唱技艺和表演特点,能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成功塑造了众多生动鲜明、性格迥异的舞台艺术形象。曾获文化部第四届文华表演奖、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四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中国文...
查看更多
1
779
780
781
782
783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