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8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初四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7)
机构
(0)
政策
(3)
资讯
(29)
清单
(15)
资源
(5)
学术
(5)
百科
(0)
其他
(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遗助扶贫 文化进万家
2020.02.04
专题报道
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的统一部署,文化和旅游部在2020年元旦、春节、元宵节期间,以国家级贫困县为重点,组织非遗小分队奔赴县级及县以下村镇社区、学校等,广泛开展“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系列文化活动。 “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系列文化活动涉及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俗等多个非遗门类,共覆盖全国142个贫困县,26个省(区、市)共组织140支非遗小分队,举办约30...
查看更多
广州启动“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系列文化活动
2020.01.15
地方新闻
春节临近,年味渐浓。1月14日,在广州市荔湾区永庆坊,一群南狮在热闹的锣鼓声中,拉开了广州“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系列文化活动的序幕。今年春节前后,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准备了42场非遗活动,让市民游客过一个广府味道浓厚的新春佳节。 启动仪式现场,一位金牌导游向大家推介非遗大餐,欢迎全世界朋友来广州过年,感受这里的色彩与温度,品味花城的魅力与精彩。春节、元宵期间是非遗项目集中展演的时段,迎春花市、掷彩门、添丁上灯等民俗活动,广东醒狮、猫头...
查看更多
2019年全国杂技类非遗代表性项目展演活动启幕
2019.10.30
要闻
图为国家级非遗项目《
麒麟舞
》表演 10月29至30日,2019年全国杂技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会演活动在河北沧州吴桥杂技大世界启幕,全国8个省市和地区的20多个杂技类非遗项目300余人齐聚一堂,为百姓带来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陈通、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赵学锋、沧州市副市长梁英华等出席开幕活动。 图为吴桥杂技大世界里的“非遗”表演 图为开幕...
查看更多
彩扎(麒麟制作)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麒麟制作是扎制
麒麟舞
道具麒麟头与麒麟被的一种传统彩扎表现形式,流布于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的大利村、铁松村、松岗村等地。
麒麟舞
在明代由客家人带至清溪镇。清溪镇客家文化氛围浓郁,麒麟制作及
麒麟舞
是体现客家传统文化的民间艺术。
麒麟舞
表演需以纸扎麒麟作为道具,制作历史已有百余年。 清溪麒麟制作保持着客家麒麟的工艺特色,融手工、剪纸、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构图讲究对称、均衡等形式美,坚韧耐用,画工精美,色彩鲜艳,形态生动。制作可分为麒麟头、麒麟被两部分。清宣统《东...
查看更多
麒麟舞
(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是香港客家族群世代相传的一种传统舞蹈表现形式,主要流布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西贡坑口区内的乡村。历史上,一部分客家人来到香港,在西贡坑口清水湾半岛沿海定居。他们在梯田耕种,在海湾捕捉鱼虾;生活艰苦,并常受到海贼的侵扰。因此,客家年青人多学习武术,保卫家乡,舞麒麟就源于武术训练活动。 作为道具的麒麟是龙头、鹿身、蹄甲、牛尾的整合体,头上有独角,身上有鱼鳞。麒麟头由纸料及竹签扎成,身体则由代表五行的五色布组成。在鼓、锣及钹的伴奏下,健儿舞动演绎麒麟...
查看更多
麒麟舞
(樟木头舞麒麟)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东莞市 舞麒麟是樟木头镇的客家传统舞蹈。 樟木头镇是东莞市唯一的客家乡镇,舞麒麟是明末清初由客家人从北方带来的,距今有四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舞麒麟的表演是由一位男青年舞麒麟头,一位少年舞麒麟尾,在锣鼓和唢呐的伴奏下进行。樟木头舞麒麟分“头套”(“麟趾呈祥”)和“尾套”(“采青赐福”)两部分,“头套”表现麒麟梳理、舔脚、舔尾、舔身、洗脸等动作;“尾套”表现麒麟寻青、闻青、试青、找青、逗青、采青、吃青、吐青等艰辛过...
查看更多
麒麟舞
(大船坑舞麒麟)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深圳市 大船坑村的舞麒麟始于明朝嘉靖年间(为谢氏祖先定居本地之始),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大船坑村的居民均为客家人,相传先祖来自河南乌衣巷,后经福建迁入广东。大船坑村的舞麒麟习俗,是客家民俗的典型体现。 大船坑舞麒麟表演用的“麒麟”长约六米,披红挂绿,鲜艳夺目;舞蹈由拜前堂、走大围、双麟会、采青、游花园、打瞌睡、走大围和三拜等套路组成。随后有武术表演。表演时的伴奏乐器有鼓、铜锣、铜钹和唢呐(当地人称喜笛...
查看更多
麒麟舞
(坂田永胜堂舞麒麟)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深圳市 坂田永胜堂舞麒麟是根据“麒麟永远胜利”的意义而命名的,由坂田永胜堂舞麒麟的创始人熬头四(花名)于1840年创编。主要在深圳龙岗区坂田街道、宝安区西乡街道等地流传,沿袭至今已有一百七十余年的历史,传承了十二代。 永胜堂舞麒麟主要包括
麒麟舞
和武术表演。
麒麟舞
主要是通过模拟猫、虎等动物摇头、摆尾、嬉戏、玩耍的动作和情状,并融合武术步法,表演麒麟出洞、嚼脚、弄麒麟尾、打瞌睡、摆青、踢青、采青、水仙花、十字清...
查看更多
麒麟舞
(睢县
麒麟舞
)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睢县 睢县
麒麟舞
流传于豫东地区河南省商丘市睢县的大刘寨村。 大刘寨民间相传,
麒麟舞
原属明朝宫廷娱乐项目。明朝灭亡时,掌管宫廷文化娱乐的文林郎冯玮归隐故里,将一对麒麟皮(道具)带给睢县大刘寨的冯氏族众,并亲授演舞之术。从此,
麒麟舞
便在大刘寨扎下根。
麒麟舞
的表演分为三段:第一段为“盘门”;第二段为平地表演;第三段为桌上表演。
麒麟舞
的舞蹈动作难度大、步伐跨越幅度高,且大多是武术动作,特别是蹿桌过桥、猫调尾...
查看更多
麒麟舞
(麒麟采八宝)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侯马市 麒麟采八宝是清代中、晚期开始流传于山西省侯马市新田乡乔村一带的传统民间舞蹈。舞蹈表达了村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对太平盛世的颂扬。二百多年来,乔村人口传身授,代代相传至今。 舞蹈共分三个部分。首部为“云舞”:8个金童玉女持云朵翩翩起舞,用云朵组合成“天下太平”几个大字;中部为“
麒麟舞
”:在祥云环绕之中,在“太阳”的引导下麒麟出场起舞,姿态优雅,舞蹈优美,表现出高雅的气质与祥和的气象;尾部为“采宝舞...
查看更多
1
2
3
4
5
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