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2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十九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68)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3025)
清单
(1101)
资源
(445)
学术
(694)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端午节(罗店划龙船习俗)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宝山区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又名“重午”、“端五”、“蒲节”等。“端”有“初”的意思,故“初五”称为“端五”。夏历(农历)正月建寅,按地支顺序,五月恰为午月,加上古人常将五日称作“午日”,因而“端五”又称“重午”。端午节习俗遍布全国各地,主要流行于广大汉族地区,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少数民族也有过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起源有许多传说,如纪念屈原投江、五月五日的毒日禁忌、越王勾践训练水师...
查看更多
端午节(汨罗江畔端午习俗)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汨罗市 湖南汨罗江畔端午节一般从五月初一开始,十五结束。沿江的楚塘、渔街、凤凰山、河市、归义、红花、新市、浯口、长乐等一带的端午习俗除了办盛宴、吃粽子、插艾挂菖、喝雄
黄
酒、赛龙舟外,还有雕龙头、偷神木、唱赞词、龙舟下水、龙头上红、朝庙、祭龙和祭祀屈原等特殊风俗,这些民俗仪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留下了如“宁荒一年田,不输五月船”等许多端午民谣。观龙舟、回娘家、辞端阳、插艾叶、喝
黄
酒等风俗更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上述习俗和文...
查看更多
端午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秭归县 “五月五(农历),过端午。”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续齐谐记》、《荆楚岁时记》载,魏晋南北朝后端午节便与纪念屈原结合起来。唐元和十五年,归州刺史王茂元在屈原故里秭归屈原沱建立屈原祠并写下祭文,众乡亲与各色龙舟汇集于此,作为起点,进行龙舟竞渡,形成了屈原故里端午民俗的鲜明特色。这种民俗在屈原故里延续至今,形成一种传统。 屈原故里端午民俗隆重而欢愉,一般端午三次过。五月初五小端午挂菖蒲、艾叶,饮雄
黄
...
查看更多
端午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宜昌市 “五月五(农历),过端午。”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续齐谐记》、《荆楚岁时记》载,魏晋南北朝后端午节便与纪念屈原结合起来。唐元和十五年,归州刺史王茂元在屈原故里秭归屈原沱建立屈原祠并写下祭文,众乡亲与各色龙舟汇集于此,作为起点,进行龙舟竞渡,形成了屈原故里端午民俗的鲜明特色。这种民俗在屈原故里延续至今,形成一种传统。 屈原故里端午民俗隆重而欢愉,一般端午三次过。五月初五小端午挂菖蒲、艾叶,饮雄
黄
...
查看更多
端午节(西塞神舟会)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
黄
石市 西塞神舟会是
黄
石市西塞山区道士袱村民庆贺端午节的传统盛会,主要活动有制作神舟、唱大戏、巡游、送神舟下水等仪式和活动。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佛祖诞生之日举行龙舟的开工仪式,扎制神舟,到农历五月初五子时由道士主持仪式为神舟开光,直至五月十五至十八的神舟会正式会期,整个活动历40天,是目前国内端午节时间较长的祈福活动。 神舟会期间,当地群众日日夜夜唱楚剧大戏,四乡八岭的民众赶来向神舟许愿求福。农历五月十六早晨8...
查看更多
布依族医药(益肝草制作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益肝草制作技艺是布依族传统医药文化的组成部分,流传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境内的新巴、石板、抱管、
黄
土、和平、猴场堡、窑上、虎场、打铁和沿山等乡镇村寨。 布依族祖先为了同疾病作斗争,在长期的实践中,通过观察、口尝身受、实际体验等,逐渐掌握了不少自然药物的治病效果,并参照中医“阴阳”学说,研制出益肝草秘方。 益肝草秘方由地耳草、酸汤杆、
黄
栀子、客蚂草、蒲公英等组成,诸药配伍,共奏清热解毒、清利湿热、益肝健脾、散瘀止痛之功效,从而达到阴阳平衡,修复干...
查看更多
维吾尔医药(沙疗)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沙疗,即埋沙疗法,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民众了解大自然、利用大自然的智慧结晶,是他们长期以来在与疾病作斗争中利用当地特有自然条件治疗疾病的方法,是维吾尔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沙疗流传于新疆吐鲁番地区,目前比较成规模的沙疗所有吐鲁番维吾尔医医院沙疗所、鄯善沙漠公园、鄯善县鲁克沁沙疗所等。 在唐代,医学著作中就有“西域埋沙热,除祛风寒诸疾“的记载,历代名人游记中多有“火洲埋沙疗疾祛病”的描述。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其《千金要方》中对沙疗疗法作了详细的介绍。另...
查看更多
维吾尔医药(库西台法)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药研究所 维吾尔医药学具有悠久的历史,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独树一帜的基础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库西台”维吾尔语直译为烧或致死,系指用一定的器具和辅料或配料,将药物加热炼药的方法,主要分为:1.“各立衣克买提”泥封闭炼法:该法也称“装瓶炼法”,系指将药物装入瓶内,瓶口盖好,瓶口、瓶外均用红赤土、小麦或大麦等。2.“各立衣克买提”泥包药炼法:系指将药...
查看更多
侗医药(过路
黄
药制作工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侗族是我国民族医药知识最丰富、最普及的民族之一,侗医在当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天、地、气、水、人”五位一体的思想是侗医学术思想的核心。侗医把疾病分为二十四大症、七十二小疾,广泛涉及内、外、妇、儿、骨伤等疾病,对伤科正骨、刀箭枪伤以及蛇虫咬伤更是卓有成效。过路
黄
药的制作工艺便是侗族传统医药的精华之一,其在炮制工艺以及检查病因、病机,诊断、用药、养生保健等方面,都独具特色。 过路
黄
属报春花...
查看更多
苗医药(钻节风疗法)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花垣县 苗医药是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传统医药,它在古代崇山文化和武陵文化的背景上以“三本论”为本,天、地、人三气同步。苗医认为,毒、亏、伤、积、菌、虫是导致人体生病的六种因素,简称“六因”。而六因归根结底都要用产生毒害力的方式才能导致人体生病,所以苗医素有“无毒不生病”之说。如常可遇到的风毒、冷毒、火毒、气毒、水毒、盐毒等。苗药钻节风配方专门针对风毒、冷毒所引起的筋骨疼、腰腿疼痛、坐骨神经痛、钻节风、风毒身痒、跌打损伤...
查看更多
1
281
282
283
284
285
54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