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24)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2992)
清单
(1101)
资源
(441)
学术
(687)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彝族漆器髹饰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喜德县 彝族漆器之乡喜德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北部,漆器制作在这里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从制造远古简陋的木质生活用具,到以黑漆髹饰生活用品,再到使用生漆、银朱和石
黄
等天然原料制作精美的彩绘漆器,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在漫长的演进历史中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 喜德县依洛乡依洛村是远近闻名的彝族漆器发源、传承之地。居住在这里的吉伍家族是彝族漆器世家,漆器髹饰技艺在这个家族中已传承了整整19代。彝族漆器选用优质杜鹃...
查看更多
漆器髹饰技艺(楚式漆器髹饰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荆州市 荆州地处江汉平原,长江荆江段,自古就是优质木材、生漆和
黄
金的产地,是璀璨的楚文化发祥地。 楚式漆器髹饰技艺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两千多年来,这一独具东方文化特色的荆楚传统技艺,一直在荆州地区世代传承,榫卯髹漆彩绘木雕类、金漆盆盘类为其主要品类。近40年来,荆州地区楚墓中陆续出土的漆器已超过5000件,出土文物中两千多年前的“捧盒”、“茶盘”、“茶食盒”等,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本地人所用的生活物件完全一样。楚...
查看更多
漆器髹饰技艺(绛州剔犀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新绛县 剔犀,为雕漆工艺之一。雕漆始于唐代,剔犀定型于宋代,其名称见程大昌《演繁露》等史籍。明代我国漆工唯一专著《髹饰录》也提及剔犀。我国著名学者王世襄等认为,剔犀主要产于山西省新绛县。 剔犀是将朱、黑、
黄
等两种或三种色漆,在器物表面上有规律地逐层堆积起来,达到一定厚度(约0.3—0.5毫米)后,用“V”形刀雕刻花纹,刀口处可看见不同的色层,与其他雕漆和漆器截然不同。因其花纹刀口侧面处显现如同截开的犀牛皮质的...
查看更多
漆器髹饰技艺(徽州漆器髹饰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
黄
山市屯溪区 徽州漆器早期主要产于安徽省歙县、岩寺(现徽州地区)等地,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中的螺甸漆器至宋代已相当成熟,被誉为“宋嵌”。菠萝漆产品在南宋曾被用作贡器。明清两代,漆器工艺空前发展,雕漆、漆画、金漆、雕填、戗金、螺甸、百宝镶嵌等争奇斗艳,蔚为大观。明代徽州漆工
黄
成总结漆器制作经验,著成《髹饰录》一书,这是中国古代唯一流传至今的漆工专著。此书还通过文化交流远传日本,对日本的民间手工艺生产产生了一定影响...
查看更多
维吾尔族传统小刀制作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县 维吾尔族小刀是维吾尔族传统的手工艺品,造型别致,制作精巧,实用美观,既可作刀具,又有艺术价值,深受新疆各族人民的喜爱。维吾尔族小刀的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喀什地区的英吉沙县和阿克苏地区的沙雅县。 英吉沙小刀一般长11—12厘米,最长的可达半米以上,最短的仅两寸左右。这些刀样式各异,有月牙、鱼腹、凤尾、雄鹰、红嘴山鸦、百灵鸟头等造型,刀身上一般刻有字迹。制作材料往往采用钢材、
黄
铜、牦牛角、鹿角...
查看更多
藏族金属锻造技艺(藏刀锻制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藏族金属锻造技艺所生产的产品种类很多,主要有佛像、各种法器(如转轮、密宗金刚杵)、香炉等,而尤以藏族刀具最为著名也最为常见。 藏族腰刀刀面净光,刀刃锋利无比;刀把(柄)用牛角、硬木(如枣木)制成,并缠以铜丝、银丝;顶端箍铜皮,并镶以
黄
铜或錾刻图案。刀鞘也十分讲究,上刻龙凤、虎狮、花卉鸟禽等图案,有的还缀以宝石和玛瑙,风格华贵富丽。藏刀既是藏族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又是著名的藏族手工艺品,深受艺术收...
查看更多
藏族金属锻造技艺(藏刀锻制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西藏自治区拉孜县 藏族金属锻造技艺所生产的产品种类很多,主要有佛像、各种法器(如转轮、密宗金刚杵)、香炉等,而尤以藏族刀具最为著名也最为常见。 藏族腰刀刀面净光,刀刃锋利无比;刀把(柄)用牛角、硬木(如枣木)制成,并缠以铜丝、银丝;顶端箍铜皮,并镶以
黄
铜或錾刻图案。刀鞘也十分讲究,上刻龙凤、虎狮、花卉鸟禽等图案,有的还缀以宝石和玛瑙,风格华贵富丽。藏刀既是藏族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又是著名的藏族手工艺品,深受艺术收藏家...
查看更多
藏族金属锻造技艺(藏族锻铜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西藏自治区南木林县 藏族金属锻造技艺所生产的产品种类很多,主要有佛像、各种法器(如转轮、密宗金刚杵)、香炉等,而尤以藏族刀具最为著名也最为常见。 藏族腰刀刀面净光,刀刃锋利无比;刀把(柄)用牛角、硬木(如枣木)制成,并缠以铜丝、银丝;顶端箍铜皮,并镶以
黄
铜或錾刻图案。刀鞘也十分讲究,上刻龙凤、虎狮、花卉鸟禽等图案,有的还缀以宝石和玛瑙,风格华贵富丽。藏刀既是藏族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又是著名的藏族手工艺品,深受艺术收藏...
查看更多
藏族金属锻造技艺(藏族锻铜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白玉县 藏族金属锻造技艺所生产的产品种类很多,主要有佛像、各种法器(如转轮、密宗金刚杵)、香炉等,而尤以藏族刀具最为著名也最为常见。 藏族腰刀刀面净光,刀刃锋利无比;刀把(柄)用牛角、硬木(如枣木)制成,并缠以铜丝、银丝;顶端箍铜皮,并镶以
黄
铜或錾刻图案。刀鞘也十分讲究,上刻龙凤、虎狮、花卉鸟禽等图案,有的还缀以宝石和玛瑙,风格华贵富丽。藏刀既是藏族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又是著名的藏族手工艺品,深受艺术收藏家、鉴...
查看更多
斑铜制作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曲靖市 早在先秦时代,云南就以铜器制作而闻名于世。秦汉时期,朱提、堂琅(今云南昭通市、东川县、会泽县)等地生产的“朱提洗”、“堂琅洗”等铜器行销各地,为时所重。至明代,云南铜器匠师采用东川附近的天然斑铜矿石,用冷锻成型的方法制作成人物、动物及仿古的瓶、鼎、炉、罐、爵等斑铜制品,为铜器制作开创了一条新路。 铜中掺杂进金、银等其他未能全然融合的金属,会出现一种特殊的辉斑,形成斑铜。斑铜有深蓝、紫金、赤红等色,其中...
查看更多
1
288
289
290
291
292
54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