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吴元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0年生,江苏南通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新是吴氏家族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第五代传人,自幼在纺纱、织布和印染的环境中长大,17岁进入民间印染作坊学习印染、刻花版等技艺,师从印染师傅陆才涛、刻版师傅志平。三十多年来,吴元新全心投入,把一大批散落在民间、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蓝印花布及其工艺流程保存下来加以整理,于2005年出版了《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填补了我国蓝印花布纹样专著的空...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维吾尔族,1958年生,新疆英吉沙县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是买买提明·萨吾尔大师的第三代传人,14岁开始随父亲学习土陶制作技艺,由于天资聪慧,不到半年时间,土陶烧制技艺便超过了许多成年人。为了提高技艺,他不断寻师学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土陶风格。他制作的土陶造型独特,技艺出众,尤其是素陶和琉璃陶的制作最具匠心。素陶经削、刮、粘接、镂刻图案等细加工,达到素而不贫的效果;琉璃陶则根据矿石不同比例配置后形成...
查看更多
才良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7年7月生,浙江省宁海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宁波泥金彩漆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17岁起从事宁波泥金彩漆工艺制作。20世纪90年代初创办“东方艺术社”,致力于传承发展泥金彩漆和清刀木雕佛像技艺。集设计、绘画、雕刻、髹漆等多种技能于一身,技艺娴熟精湛。《果桶系列》等泥金彩漆作品获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等多个奖项,清刀木雕《一叶观音》和十八件泥金彩漆作品分别被日本奈良博物馆、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博...
查看更多
杨华珍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藏族,1960年6月生,四川省小金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藏族刺绣世家,6岁起随母亲王友珍学习技艺,为嘉绒藏族织绣第四代传人。从事织绣数十年,注重收集藏族传统织绣作品及相关资料,较系统地整理嘉绒藏族织绣技法和针法,恢复濒临灭绝的盘金绣。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展览展示活动并获奖,或被外国友人和博物馆收藏。编织、刺绣技艺精湛,民族特色鲜明。代表作有《天地吉祥》《花团锦簇》《布达拉宫与日月同辉》《扎西德勒...
查看更多
雷显元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9年7月生,2018年8月去世,山西省平遥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平遥纱阁戏人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工匠家庭,自幼随父亲学习纸扎、泥塑、书法和建筑彩绘工艺。精通纱阁戏人的制作工艺,从场景构思、设计架式、张搭骨架、泥塑头脸四肢,到刻画脸谱服饰、制作布景道具等,均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退休后,潜心研究纱阁戏人技艺,对纸扎艺术加以改进提高,并将全部技艺传授给次子雷旺盛。还与人合作复制完成所湮失的八套纱阁戏人。代表作为《忠保国》《沙陀国》《十...
查看更多
韩建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8年7月生,河南省滑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版年画(滑县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年画世家,自幼随长辈学习年画制作技艺。1976年开始制作一些简单的年画作品。1994年起走访周边地区多位年画老艺人,深入其他年画产地进行交流、学习。经过多年努力,对制作工艺几乎失传的李方屯年画进行整理,恢复原有工艺流程和技法。制作时半印半绘,采用染、涮、涂、点等技法和大红、大、大绿等鲜艳色彩,凸显轻笔重彩、色线分明的特点,作品风格刚劲舒展...
查看更多
方文桃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2年2月生,福建省莆田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雕(莆田木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5岁入莆田工艺一厂,师从老艺人丹桂、刘荣麟学习木雕技艺,后被选送厦门工艺美术学校学习雕塑。擅长人物木雕和大型佛像雕刻。创作设计上万件木雕、象牙雕、根雕、佛像雕塑作品,并将莆田木雕技艺精心传承给下一代。1996年获中国轻工总会全国优秀工艺美术专业技术人员称号。代表作《福临人间》《冲浪》《天水关》《海峡和平女神系列》《逼上梁山》《卧薪尝...
查看更多
袁耀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2月生,浙江省绍兴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玉雕(海派玉雕)代表性传承人。副总工艺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高级技师,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9岁刻印,继习书法、雕刻、陶艺诸艺。擅于将俏色雕、微雕、微刻等诸多技艺融于一体,作品量料取材、因材施艺,充分挖掘和表现材料的精髓,出奇制胜;立意造型空灵精微,工艺精巧,难度超群,出神入化。2004年首创翡翠微雕《千手千眼观音》,为稀世珍品,载入吉尼斯纪录。《寒江独钓》《五百罗汉》《百虎图》《乾...
查看更多
王文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2年4月生,安徽省阜南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柳编(岗柳编)代表性传承人。少年时酷爱编织,被柳编能手杨福永收为弟子。熟练掌握经编和拧编混合编传统技法,新创柳与苇席混制、柳草混制、柳木混制、蒲草混串等技法。材料使用多样化,所编制和开发的产品典雅、大气,集实用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给人以返璞归真、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在工艺家具上,运用柳编技法开发了系列产品,被市场广泛认可。成立柳编企业,带领乡亲以柳编技艺致富,培养柳编技术人员...
查看更多
高公博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10月生,浙江省乐清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乐清杨木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65年开始从事杨木雕艺术创作。作品结合具象与抽象,巧妙运用镂、劈、敲、凿等雕刻技法,造型大胆夸张,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尤其是以劈雕技艺创作的作品,风格更为独特,可谓别具一格。共有二十八件作品被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人民大会堂、中国现代文学馆、浙江省博物馆、四川大地震博物馆等机构收藏。曾...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