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8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廿五   
搜索
专题报道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呼唤传统节俗回归,在端午佳节前夕,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传承人深入乡村、学校、军营、社区,以多姿多彩的展示展演活动丰富广大群众的节日生活。此次端午节系列活动是辽宁省人民政府惠民实事工程——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出文化惠民、乐民、育民的宗旨和理念,让来植根民间沃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归生活、惠及百姓。海城高跷与社区居民近距离互动,反响热烈铁岭二人转的精彩展演吸引了大量观众,掌声此起彼伏小观众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体验...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水彩画《芒种》(作者:李大嘴)节气概说二十四节气的第九个节气是芒种,每年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经75°时芒种节气开始,今年的芒种时间是2017年6月5日(农历丁酉年五月十一日)。芒种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芒”字指麦类等作物的收获,“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的播种,“芒种”二字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是农事最为繁忙的时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芒种节气的物候特征是:“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查看更多
论坛
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项兆伦(2017年5月12日)同志们:  近年来,各地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文件精神,因地因事制宜,创造性地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探索和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我们十分关注各地的探索和实践,经常通过实地调研和信息交流,深入研究,并在制订政策和部署工作时借鉴吸收。刚才6个省市文化行政部门介绍的经验,让我们很开眼界,很受感动,很受启发,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我讲三个部分...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文化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和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承办,成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青羊区人民政府具体执行的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非遗节)将于6月10日—18日在成都举办。本届非遗节以“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遵循“走进生活、活态活力”的理念,以“世界风、中国节、中...
查看更多
10周年媒体报道
  黔桂交界的九万大山里,侗家人的歌声就像这里的流云、溪水、雀鸟,自由自在、清新空灵。侗家的歌,唱的是祖先、爱情、草木、鸟兽……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能唱出来。“饭养身、歌养心。”侗族把歌看作灵魂的归宿,像信仰一样维系着族群。   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侗族大歌,在侗语里叫“嘎老”,“嘎”意为歌,“老”意为大。侗族大歌的母题是爱情。“行歌坐月”是侗族的古老习俗:青年男女聚在鼓楼下、风雨桥上,通过对歌彼此了解、互诉衷肠,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黔桂交界的九万大山里,侗家人的歌声就像这里的流云、溪水、雀鸟,自由自在、清新空灵。侗家的歌,唱的是祖先、爱情、草木、鸟兽……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能唱出来。“饭养身、歌养心。”侗族把歌看作灵魂的归宿,像信仰一样维系着族群。  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侗族大歌,在侗语里叫“嘎老”,“嘎”意为歌,“老”意为大。侗族大歌的母题是爱情。“行歌坐月”是侗族的古老习俗:青年男女聚在鼓楼下、风雨桥上,通过对歌彼此了解、互诉衷肠,用歌声找到意中人。虽然说媒、订婚、采纳...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由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以下简称“京剧艺术节”)5月11日至5月29日在南京市举行。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发挥艺术评论对京剧创作的引导作用,本届京剧艺术节期间,文化部组织专家,针对每台参演剧目开展“一剧一评”,为剧目进一步修改打磨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并组织召开研讨会,请专家们对涉及京剧艺术传承和创新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希望通...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迷糊戏自乐班演员表演《张连卖布》选段(摄影:张琳琳)    迷糊戏是新疆别具风格的民间乡土弹唱,已有二三百年传承历史。狄光照作为迷糊戏第五代传人,对他来说,迷糊戏不仅是老祖宗留下的一门手艺,更是余韵悠长的乡愁。    60岁的狄光照中等身材、身板硬朗、面颊黝黑。与他交谈,话一出口,就是一串串乡间俚语,诙谐幽默、表情丰富,常常逗得人哈哈大笑。每次唱迷糊戏前,狄光照都郑重其事,像是要举行一种仪式。“要打起精神,拿出看家本事,可不能让人家看了笑话!”演出前,狄光...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端午包粽子(摄影:李劭侹)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又名重午、端五、蒲节等,时在农历五月初五。“端”有“初”的意思,故称初五为端五。夏历(农历)的正月建寅,按地支顺序,五月恰好是午月,加上古人常把五日称作午日,因而端五又称重午。端午节传遍全国各地,主要分布于广大汉族地区,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有关端午节的起源,归纳起来大致有六说:一说端午节是龙的节日;二说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忌日;三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的大将伍子胥,属于吴楚两地风俗...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五月五日包角黍,扯菖蒲,喝雄酒,南河竞渡!如今,端午节让成都人期待的,除了美味的粽子和小长假,更少不了新津的南河龙舟赛。万众瞩目的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龙舟竞技展暨成都第二届龙舟公开赛和新津县第25届龙舟赛,将于5月27日在南河正式开赛,不仅赛事规格更高,而且呈现出七大精彩亮点,不容错过哦!  1、传承非遗民俗 彰显天府文化记忆  新津龙舟会历史悠久,2008年被列为成都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列为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