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2   星期二   农历六月廿八   
搜索
人物
  “如其他传统工艺一样,宣笔也面临着原材料、后继无人等传承问题”,“好在现在中国人对传统文化逐渐重视,其中毛笔字和传统书画就受到了重视,宣笔慢慢地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文年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宣笔因产于古宣州而得名。唐、宋时即奉为贡品,尤以紫毫笔倍受书画名家的追捧。   走进安徽宣城溪口镇的安徽宣州宣笔厂,仿佛走进了一个农家大院:徽式的老房,洁白的院墙。约70多平方的宣笔制作车间里,五、六个制笔工人正在低头忙碌...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生产性保护不能离开原住地发展,设计要最大限度地隐藏到文化背后,要协助地方搭建完善的商业模式。”设计师盖宏睿2012年便与西藏林芝结下一份情缘。从起初的几次、几十次往返于北京与林芝,到最后全年常驻林芝,盖宏睿和她的设计团队将工作室从繁华都市搬到了辽阔高原。   2012年,时任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带领部分全国政协委员赴西藏林芝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贯彻执行情况。林芝市政府借机向文化部非遗司提出急需专家指导当地非遗生产性保...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楚剧是湖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孝感作为楚剧的发源地,目前有7家专业楚剧团仍在排戏演出,同时在街头广场、社区村镇还活跃着大量民间楚剧戏班。这些剧团和戏班为群众奉上的精彩大戏,不但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成为各家楚剧院团的练兵大舞台,更是孝感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     为群众解决看戏难的问题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当下责任...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近一个月来,四川省成都市漆器工艺厂很热闹。随着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举办,让这家漆艺厂成为众多记者和专家的走访对象,而精美的成都漆艺也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该项目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漆树是生长于北纬25度至42度、东经95度至125度之间的树种,刚好在我国四川盆地生长得最为茂盛。成都漆艺发轫于商周时期,进入汉朝后,天府之国更与漆艺结下了不解之缘。西汉文学家扬雄在《蜀都赋》中亦称:“雕镂器,百伎千工。”郭沫若先...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中国刺绣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在辽阔的大地上,无论是江南水乡、西北边陲、河流域、岭南地带,还是少数民族地区,都有着不同风格的刺绣。   长期以来,中国刺绣的创作设计、针法技法与政治、经济和人们的审美观念密切相关,发展至今,其高超的艺术性、技艺性为人们所喜爱,并且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刺绣是何时出现的   刺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这是后代人很感兴趣的问题。据传,在远古时代,人们对大自然中的动物、植...
查看更多
论坛
  本世纪初,上海市文广局启动整理、抢救优秀表演艺术工程,抢救对象主要是戏曲、曲艺表演艺术,包括剧目和表演技艺。这些都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前主要是靠老师口传身授的方法进行传承,技艺往往活在艺人们身上。我们在工作中发现,有的老艺人因体弱有病,已无法登台,但是他们的学艺经历,以及亲历的戏曲、曲艺发展进程中重要的历史事件、丰富的表演艺术经验,都是培养后续人才的有用教材。   现在要把它们抢救下来,主要的途径一是通过教学,二是用现代化音像技术抢救记录,三就...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近一个月来,在辽宁大连工作的“85后”青年王绍森每天都要忙到凌晨2点左右,调整剧本、联系剧场、宣传演出、规划行程、预订酒店和车票……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他一手操办。虽然身体已经十分疲惫,但一想到月末自己组建的辽南皮影艺术团的首次全国巡演即将启程,他就又鼓足了干劲儿。     王绍森原本经营着一家自己的丝绸公司,虽然公司不大,但销售比较稳定。本来他的梦想是做一个家喻户晓的丝绸品牌,但一年前与皮影戏的偶遇,竟然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如今,他最希望的是...
查看更多
论坛
  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戏曲艺术面临活力不足、剧种减少、人才断档、市场萎缩等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中央深改办将“研究制定扶持地方戏曲发展政策”列入2015年的重点改革任务,2015年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为戏曲传承发展提供重要保障。这是我国继1951年发布...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五台山佛教音乐是五台山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五台山佛教同产生、共兴衰,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音乐的特征,并形成了独特的形式,被誉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2006年5月,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本报记者走进五台山保留佛教音乐品种较全、使用广泛的寺庙之一“南山寺”。   始于五台山佛教开山分汉传和藏传两大类   刚刚踏进南山寺庙门,就听到吹奏乐器的声音,循声而去,一处僧房旁,一名年青僧人正手捧乐器面对着墙壁练习吹奏,他就是南山寺的...
查看更多
论坛
  目前,格律诗词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已经引起诗界热议。有人认为,格律诗词“申遗”保护,有碍于诗词的改革创新和诗韵的“知古倡今”。笔者则认为,格律诗词的改革创新与“申遗”保护,看似互相矛盾势不两立,实为互补,即相辅相成。   首先,诗词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因为时代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和语言都将随时代之变而变,诗词的内容和语言能不随之而变吗?诗词的内容和语言变了,诗词的形式包括格律为了与变化了的内容和语言相适应,亦应做适当调整变化。诗词同...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