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10-06 星期一 农历八月十五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75)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3032)
清单
(1101)
资源
(445)
学术
(694)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浙江的非遗不住博物馆,要沾烟火气
2012.08.20
专题报道
浙江的非遗不住博物馆,要沾烟火气 杨晓政 虾爆鳝面 蓝印花布 河坊街上的蓝印花布、奎元馆里的虾爆鳝…… 这些老杭州的最爱,近日入选省非遗解读入选密码 迢迢年华谁老去。那些历史中的注脚,旧时生活的精彩,总要以某种形式流传下去。 近日,浙江省政府公布了第四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入选项目共202项。其中,老杭州们耳熟能详的好玩意不少:试问,幼时有几个杭州的80后没有穿过蓝印花布扯的衣裳?没拉着爸妈吃一碗汤香扑鼻的虾爆鳝面...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的“中国范式”
2012.08.20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的“中国范式” 彭兆荣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总结、建构和宣传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尤显迫切。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的国际经验 当今,“遗产事业”已成为重大的国际政治和社会现象之一。纵观全球“遗产事业”的现状,世界主要的遗产大国已在遗产理论和实践方面走到前列,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根据是这些国家已建立了成熟的、特色鲜明的遗产体系。遗产体系在树立国家形象、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全球介绍和推广独特的文化价值观、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是必要条件...
查看更多
古韵新生――写在西安易俗社百年华诞之际
2012.08.13
专题报道
古韵新生——写在西安易俗社百年华诞之际 巍巍秦岭,滚滚渭河,悠悠驼铃,煌煌古都。 一座山、一条河、一条路、一座城,简单却深刻地概括了陕西西安作为千年古都无与伦比的魅力。西安易俗社是西安百年发展史的见证和活化石,是一部光荣而荡气回肠的民族史诗。 易俗社成立于1912年8月13日,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艺术团体,与莫斯科大剧院和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撑起了中国戏剧界的一片天。 易俗之光:一抹光耀时代的珍藏 易...
查看更多
当代中国昆曲继往开来的艺术盛会
2012.07.19
专题报道
当代中国昆曲继往开来的艺术盛会——第五届中国昆剧艺术节综述 六月的江南,荷香四溢,景色迷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于2012年6月29日至7月7日在历史文化名城苏州隆重举行。在为期九天的活动期间,有来自北方昆曲剧院、上海昆剧团、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浙江昆剧团、苏州昆剧院、湖南省昆剧团、浙江永嘉昆剧团全国七大昆剧院团和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校、苏州艺术学校、苏州中国昆曲博物馆的新一代昆曲传人竞相登场...
查看更多
木洞山歌改良的启示:非遗融入生活才有生命力
2012.07.18
专题报道
木洞山歌改良的启示:非遗融入生活才有生命力 “木洞山歌”传承人喻良华和村民正放声高歌。 几天前,巴南区木洞镇中坝村辣椒大丰收,村民们喜不自胜,想以木洞山歌表情达意。受此委托的木洞山歌国家级传承人喻良华思索再三,写下了这样的歌词:“中坝海椒夺高产,楼上楼下都装满,多的赚了几百万,少的也有几万元。”歌词贴切,曲调朗朗上口,家家户户很快唱得滚瓜烂熟。 “把‘非遗’供起,那是要不得的做法,只有把它融入群众和生活,才更有生命力。”喻良华说。 对木洞山歌进...
查看更多
60载的“歌册”情缘----国家级“东山歌册”传承人蔡婉香的故事
2012.07.16
人物
60载的“歌册”情缘——国家级“东山歌册”传承人蔡婉香的故事蔡婉香(右二)正在码头社区歌册传习所唱东山歌册 “姐妹、兄弟们,今天大家学唱的是新编东山歌册《计划生育好政策》,我唱一句,你们跟着唱,’计划生育实在好,为国为民为父母……’”。11月13日(星期日),在东山县铜陵镇码头社区娱乐部,座无虚席,一位阿婆正在认真地教唱歌册。她,就是国家级“东山歌册”传承人、老歌星蔡婉香。 阿婆熟唱百部歌册 “孩童时代,我们姐妹喜欢跑到各个歌册场去听大人唱歌...
查看更多
“非遗”潮绣传承危矣 日趋小众化
2012.07.16
专题报道
近年来,潮绣收藏十分火爆,据业内人士透露,作品年升值幅度已达到20%,其中部分经典作品甚至一件难求。 然而,南方日报记者走访潮州多个潮绣工作坊和几位潮绣工艺美术大师后发现,这一领域长期以来“一头冷一头热”,与市场上的大热反差极大的是,鲜有年轻人愿意花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坐冷板凳学绣工,人才断层严重,产量有限阻碍其形成产业规模,从制作到销售都极度“小众化”。 今年7月5日至7日,在韩国丽水世博会上...
查看更多
河南非遗保护吃不上财政饭 专家建议生产性保护
2012.07.11
专题报道
河南非遗保护吃不上财政饭 专家建议生产性保护 核心提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靠吃财政饭,还是靠自己干?近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完毕。“非遗”如何保护,成为热议焦点。 不少网友、学者认为,虽然政府部门是“非遗”保护的主体,但是,政府可拨出的“非遗”保护费用十分有限,全省8440余项“非遗”项目全部吃“财政饭”并不现实。 他们建议,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生产性保护”,政府部门应当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非...
查看更多
荆楚端午习俗的传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12.06.25
论坛
荆楚端午习俗的传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姚伟钧 摘 要:荆楚地区年节习俗绚丽多彩,特别是荆楚端午习俗更是撩人兴味,具有强大的内在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它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又具潜移默化陶冶人类性情的力量,是中国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非物质的无形的东西往往比物质的有形的东西更加重要,文化产业应该有效地使用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深厚的文化宝库。 关键词:荆楚 端午 非物质...
查看更多
“异化”端午节与传统节日危机
2012.06.25
论坛
“异化”端午节与传统节日危机 汤嘉琛 6月23日是端午节,单从节日文化的渊源来看,在众多中国传统节日中,端午节的文化气息应该是最浓郁的。它因诗人屈原怀恨投江的故事而生,荆楚文化为这个节日打上了诗意的底色;它以食用粽子和饮雄
黄
酒的节日风俗闻名,将美食文化与时令特征完美结合;即便最初作为祭奠仪式的龙舟赛,如今也已被国际社会认为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标签。 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图谱中,民间社会认同度颇高的端午节,与春节、中秋节、清明节一起,被视为中国...
查看更多
1
451
452
453
454
455
54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