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05   星期六   农历六月十一   
搜索
专题报道
“世界级非遗”黎锦两年抢救记 多形式传习织女  五指山番茅村,国家非物质遗产项目黎锦编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兰香(左)。  双面绣图案精美。  保亭甘什岭海南原住民文化游览区全面展示黎族传统黎锦编织。  抢救“非遗”黎锦  国家“非遗”黎锦代表性传承人之一的容亚美。  2009年10月,黎锦染织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政府在申报这一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时,曾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郑重承诺,保证使黎族的这一传统技...
查看更多
论坛
传统节日法定化与传统文化传承何瑞涓  记者:中秋节是我国古老的习俗,作为经济学家,您是怎样看待我国传统节日的?  蔡继明: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的节日”,是亿万人民共同的节日。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凝聚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民族历史、社会心态和风俗的具体体现。中秋节起源于人们对月亮的崇拜,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精神。中秋月圆,象征着丰收和喜悦,团团圆圆象征着家庭和美,社会和顺,国家和平。每个人都有月饼吃,每个人都向亲戚朋友祝福,这就...
查看更多
论坛
文化传承视域下的无文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省思罗正副  内容摘要:无文字民族文化传承从传统到现代,历经口头语言、实践记忆、实物图符、文字借用、传媒介质、网络空间等方式,在不同的生存环境和时代背景或社会技术下它们存在着内在的调适机制。从文化遗产所有者的主体立场来考察,文化传承自我调适的能力和机制,是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我调适、保存和延续的基础,因此以外力的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路和方案,应该充分考虑文化传承和遗产自身的调适规律。  关键词...
查看更多
人物
娘本:中国唐卡大师蔡文斌  从12岁跟随夏吾才让大师学习唐卡绘画,到2011年获得非政府类文化最高奖项,28年的唐卡绘画生涯中,娘本以执著和努力,给自己的艺术生涯留下了一个个注脚;从借债办热贡画院,到办热贡唐卡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办热贡唐卡技艺博物馆,他把得来的一切又都全部“还”给了热贡文化和唐卡艺术。很多人问他,你这是要活两辈子人啊?娘本说,我只能活一辈子,但要把这一辈子能做的事情做好。这句话里,包含的是热贡这片金色谷地里,七百多年来祖祖辈辈唐卡艺人的毕生...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龙泉青瓷四十载缩影 从沉寂一隅到再次响誉世界对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徐定昌来说,永无止境是他的艺术追求徐定昌青瓷代表作品之一梵山玉音   从浙江省龙泉市国营上垟瓷厂的一个普通员工,到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这一条从艺之路,浙江省龙泉市青瓷行业协会会长徐定昌走了整整四十年,而他的青瓷人生也是青瓷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沉睡、苏醒、中兴,及至再次迈向复兴的真实缩影。    龙泉青瓷最早可以追溯到五代,在吸取发扬越窑、婺窑、瓯窑的制瓷经验的基础上,在宋代达到颠峰,因“青如玉...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二月二 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古代称之为中和节,俗称龙抬头。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所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因此,这天也叫“春龙节”。    农历二月初二还是“惊蛰”前后,大地开始解冻,天气逐渐转暖,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里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农民告别农闲...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如何把握非遗保护与开发的“度”     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之一,“生产性保护”的实施给非遗保护工作带来新的思路。然而,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非遗项目在面对市场开发和销售的过程中,也时常迷失方向,如机器刻制的皮影、复制印刷的唐卡等,这些机械产物使得非遗制作技艺发生了扭曲和改变。如何把握好非遗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度”,怎么更好地实施“生产性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举办期间,文化部非遗司在京召开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就非...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手工技艺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在乡风民俗间顽强生存         笔墨纸砚、年画、织锦,这些寻常物件与我们相伴百年千年,记录了民族的历史,承载着人们的记忆,渗入了我们的情感。   由于时代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这些传统的文化形态都在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手工技艺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它的活态性和传承性,因此,相比那些整体性保护和抢救性保护的遗产...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与龙有关的侨乡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门五邑民间,历来有舞龙和龙舟竞渡之风俗,每逢端午节或神诞赛会,都举行大规模的舞龙或龙舟竞渡盛会,热闹非凡,万人空巷。这些活动及其载体,不仅参与人数众多,一些还成为了侨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国家主席杨尚昆曾亲为点睛的荷塘纱龙,2008年就登上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世纪八十年代,鹤山龙舟队曾获得广东龙舟赛大赛季军、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国际龙舟邀请赛”季军等荣誉,声名远播。  ●荷塘纱龙 “全国民间艺术(纱龙)之乡...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祈生与狂欢: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张  勃    元宵节,又称灯节、元夕、上元节,标志性时间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至少从隋朝开始,元宵节就已经有了丰富的习俗活动,并形成十分鲜明的文化性格,此后节俗活动更加多姿多彩。节日期间,人们踏月走桥、观灯彩、猜灯谜、放烟花、舞龙狮、跑旱船,元宵节成为中国诸多传统节日当中最热闹的一个。    说起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坊间流传的两首童谣做了很好的揭示。其一云:“正月元宵灯,外婆爱外甥(外孙)。送来红红桔子灯,吉利又添...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