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24)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2992)
清单
(1101)
资源
(441)
学术
(687)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有望进入立法程序
2007.09.19
其他新闻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有望进入立法程序 新华网合肥9月19日电(记者王立武 丁冰)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19日于安徽
黄
山市召开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透露,今年7月,国务院法制办和文化部专门赴云南、福建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工作作了调研,根据相关工作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有望在明年进入全国人大立法程序。 &n...
查看更多
人口较少民族文化艺术遗产的新开发现象
2007.09.18
论坛
人口较少民族文化艺术遗产的 新开发现象  ...
查看更多
国内24支傩舞队在永靖展现神秘民俗艺术
2007.09.17
其他新闻
国内24支傩舞队在永靖展现神秘民俗艺术 9月16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甘肃省文联、临夏州政府主办,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永靖县委、县政府承办的“甘肃永靖?全国傩文化艺术展演”在永靖县举行。 傩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被誉为研究古文化的“活化石”,至今仍流传于全国20多个省区市和少数民族地区。永靖作为傩文化发祥地之一,傩舞戏文化历史悠久,保存比较完整,具有很高的历史、保护和研究价值,永靖傩舞戏已列入甘肃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举...
查看更多
知名企业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07.09.12
其他新闻
知名企业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70多岁的高正刚与邢积善老人是来自甘肃的河西宝卷表演者,近日他们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为现场观众表演了一场宝卷说唱,现场的文化学者、媒体记者被他们专注和投入所感动。河西宝卷是中国民间讲唱文学的一种形式,现在已经濒临消失。 宝卷在明清两代大量产生,盛行于全国许多地方。在今甘肃河西地区的广大农村,宝卷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每年春节前后及农闲时节,许多农村举行隆重的“宣卷”活动,因而保存了大量的以手抄本为主的宝卷。 当天的宝卷说唱...
查看更多
谁来传唱"二人台"?
2007.09.12
专题报道
谁来传唱“二人台”? 流传于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的“二人台”,同东北“二人转”一样,源于民间。而“二人转”从乡间走向城市,“二人台”却面临无人传唱的困境。 一个人的奋斗 郝桂荣,现年40多岁,家中的生活水平同4年前相比,可以说从“小康”回到“温饱”。 “在没干‘二人台"前,我家的生活可以说是‘小康"水平,家中有一套3室1厅的房子。”郝桂荣告诉记者。4年前,他接手山西省阳高县二人台剧团,从此,他家的生活水平开始逐渐下降。 “当时,郝桂荣可以...
查看更多
民本思想与民族意识是传统评书的底色――与曲艺专家戴宏森一席谈
2007.09.11
论坛
“民本思想与民族意识是传统评书的底色”――与曲艺专家戴宏森一席谈 每天下午两点开书,听入了迷的老主顾们,都有一定的茶馆,天天按着时候准到。……在冬天的时候,屋里空气非常的热,叫炉子烤得脸蛋儿通红,一位一位都瞪着眼睛歪着头儿,瞅着说书的大老板,听个有来有去,谁都懒得动窝儿。――张次溪《人民首都的天桥》 问:评书作为我国一门传统的曲艺形式,在北方地区非常流行。从历史上看,传统评书兴起于什么时候?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戴宏森:类如今天评书的艺术起于唐,兴于...
查看更多
小人物们的“非遗”梦
2007.09.04
专题报道
小人物们的“非遗”梦 潘伊川表现少数民族风情的蜡染作品。类似这样的工艺品如今在市场上屡见不鲜,这到底是降低了艺术的价值?抑或是为传统工艺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已经变得很难回答。 编者按: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耳熟能详的是申报、审批的种种程序,专家学者的各种呼吁。可是,对真正传承着这些具体而微的艺术(手艺)的民间艺人却所知甚少。这促使我们不禁想走近这些普通的小人物,看看他们的真实世界。 ○他们都是最平凡的小人物,却和祖先留下的遗产相关...
查看更多
“大遗产”观念有待更明确
2007.09.04
其他新闻
“大遗产”观念有待更明确(观点) 乔鲁京 众所周知,“遗产”一词除了有“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这样一重意思外,还有一个基本内涵,就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财富”。 早在1996年召开的联合国第二次人居会议上,国际社会就提出要保护文化和环境的多样性。作为遗产保护领域最基本的概念,“遗产”从内涵上可以划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以及“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在“文化遗产”中,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最近两年我国...
查看更多
唐人街今昔谈:中华文化元素在海外的保留和延续
2007.09.04
其他新闻
唐人街今昔谈:中华文化元素在海外的保留和延续 中新网:据德国之声中文网报道,五千年的积淀赋予了中国文化巨大的生命力、感染力和外张力,即使是生活在海外的华人,也会或多或少地保留和延续中华文化的元素,并给自己旅居的地方打上深深的烙印。唐人街就是一个明证。 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 中国人的大批海外移民是在19世纪中叶,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被迫打开国门之后开始的。这些移民主要来自广东和福建沿海,他们飘洋过海,在北美、澳洲、拉美和东南亚等地安下了家,当...
查看更多
“民间信仰”与文化
2007.08.28
论坛
“民间信仰”与文化田青 在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常常出现对某些与民间信仰有关的民俗活动是否应该保护的争论。一些人认为:我们的意识形态是唯物主义,因此,对所有与宗教和信仰有关的文化,都应该斗争而不是保护。当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它本身便违背了辩证唯物论的核心。 2001年,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在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的演讲《中国宗教的百年回顾与前瞻 》中说:“宗教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宗教信仰自由,是对客观存在...
查看更多
1
533
534
535
536
537
54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