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1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十八   
搜索
专题报道
敦煌,辉煌与沉痛的艺术品段然  有人说,敦煌是多种文化融汇与撞击的交叉点,因为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文化曾在这里碰撞出火花;有人说,敦煌是艺术的殿堂,理由来自那些公元4至11世纪的壁画和雕像;还有人说,敦煌是文献的宝库,这里蕴藏着的数以万计的赤轴卷足以让世人惊叹。然而敦煌究竟是什么,恐怕只有来过这里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  多少人曾经踏着文明的碎片,寻着丝绸之路的印迹来到这片地方。张骞出使西域以后,丝绸之路商贸往来逐渐繁盛,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中原进入西域...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政策解读)传统佳节 法定休假 采访人:人民网记者 朱剑红 解读人:国家发改委负责人     现行节假日安排显不足  四大原则指导调整方案  1999年国务院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增加了3天,共10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行法定节假日安排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传统文化特色仍显缺乏;二是法定节假日安排过于集中;三是存在以法定节假日代替个人假期的倾向。  从国际经验看,居民个人的出行包括休假、旅游、探亲等...
查看更多
论坛
民间艺术的困境与出路  二十年前到过陕北土高原的人,都会为窑内窑外铺天盖地的窗花和剪纸而惊叹;然而二十年后的今天,即便在土高原最偏僻的小村庄,你也只能看到窑洞内满墙的明星贴画。民间剪纸消失的速度,被人戏称为“一夜春风遍地梨花落”。  是的,山间已没有白云一样的民歌飘来,窗上已没有山花一样的窗花开放,村头二胡不知何时早已悄然无声……那些我们上一代耳濡目染的民间艺术,现在只能苦苦找寻才能觅其“芳踪”。短短二十年来,民间艺术的繁荣之势就如同“滚滚江水一去不复...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地名同样是文化遗产 对乱改地名说“不”  嘉    宾: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主席、中国地名研究所所长刘保全  对话人:人民日报记者苏显龙    我国现存千年以上古县700多个、古镇千余个  古地名蕴含深厚文化内涵  记者:前不久,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大会暨第二十四次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会议确定地名属非物质文化遗产,适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地名保护为什么会引起国际社会如此高度的重视?   刘保全:地名是历史的产物,具有本身的文化认同性与延续性。特别...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英国、荷兰文化遗产保护点滴申再望     2007年9月15日至9月25日四川省人大教科文代表团一行访问英国、荷兰,重点考察了两国在保护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立法工作和执法情况。     代表团在英国访问了英国文化协会和英格兰文化遗产协会,并与相关专家、官员进行交流座谈;同时考察了菲兹?威廉博物馆、维多利亚阿尔贝特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泰特艺术馆、泰特现代艺术馆等文化场馆;在荷兰访问了弗里斯兰省政府,并同专家、官员就文化遗产保护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民族运动会:中国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宝库的“保护伞”  作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发起者,冯骥才走进穷乡僻壤,始终用不折腰的竹子精神鼓励自己和他人咬定青山不放松。相比而言,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却在挖掘和保护中国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方面形成了制度保障,无须像冯骥才那样费尽气力却难得周全。    宁夏回族自治区民委教育文化处处长田玉明说,宁夏从回族传统体育中挖掘整理的踏脚已经正式申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自全国民族运动会开始举办以来,宁夏一批民族体...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工程启动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持的“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工程”日前启动。首期已筛选出100集的剧目,既包括了京剧、昆曲、梅戏等常见剧种,更选取了耍孩儿、碗碗腔等珍稀剧种,54个剧种中的32个剧种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贾磊磊说:“目前流行的动漫作品主要是日本、韩国、美国的产品,不仅占据了中国的文化市场,而且也占据了当今中国观众的心理市场,改写了中国青少年的‘历史记忆"。在...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除夕、清明、端午、中秋将成为国家法定节日  酝酿已久的中国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本周五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在这个方案安排中,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总天数由原先的10天增加为11天,农历除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此方案元旦放假1天不变;春节放假3天不变,但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减少2天;“十一”国庆节放假3天不变;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开展  11月6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在武汉开展。此次展览是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的相关活动,该展览展示了湖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抢救和研究等方面的成果,将图文、实物及民间艺人的现场制作融为一体。(来源:新华网 记者:郝同前)民间艺人在现场制作糖人观众参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梅挑花观众参观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的制作(编辑:辰序)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在武汉开幕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在湖北武汉开幕。国务委员陈至立宣布八艺节开幕。文化部党组书记于幼军致开幕辞。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出席开幕式。  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艺术节是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艺术节。前七届全部由东部、西部地区省份承办,今年,这一艺术盛会首次落户中部地区省份湖北。“八艺节”以“繁荣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主题,继续秉承“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办节宗旨。艺术节将在武汉主会场和宜昌、石、襄樊、荆门、鄂州市...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