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苗族贾理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苗族贾理是东南苗族地区经典的历史文化记忆集成,它集创世神话、族源传说、支系谱牒、知识技艺、原始宗教信俗、民俗仪礼、伦理道德、诉讼理辞和典型案例于一身,荟萃了苗族的原典文化,集中反映了苗族的精神情感和智慧意识。   苗族贾理内容丰富,如《浑水与蝌蚪》用童话般的形式告诉人们,风有时候会造成一个个小的不和谐,但如风不吹,严冬常在,那就是最大的不和谐,天下就要大乱,风吹是为了复归于和谐。《曼朵多...
查看更多
仰阿莎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仰阿莎是流传于贵州省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及毗邻地区的苗族长篇叙事歌,长达万余行,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苗族最长的叙事歌。它的内容是关于一个热情、善良、智慧,出生在水中里的苗族姑娘的凄美爱情故事。以盘歌形式演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苗族文学史上居于较高的地位,对苗族的歌谣特别是叙事歌的发展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仰阿莎不同的口头版本有不同的唱法,各版本的演唱曲调与演唱习俗直接相关,这大大丰富了苗族...
查看更多
苗族古歌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台江县      苗族分布在我国西南数省区。按方言划分,大致可分为湘西方言区、东方言区、川滇方言区。东南清水江流域一带是全国苗族最大的聚居区,大致包括凯里、剑河、黄平、台江、雷山、丹寨、施秉、黄平、镇远、三穗,以及广西三江和湖南靖县等地。在此广大苗族聚居区普遍流传着一种以创世为主体内容的诗体神话,俗称“古歌”或“古歌古词”。   苗族古歌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
查看更多
苗族古歌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黄平县      苗族分布在我国西南数省区。按方言划分,大致可分为湘西方言区、东方言区、川滇方言区。东南清水江流域一带是全国苗族最大的聚居区,大致包括凯里、剑河、黄平、台江、雷山、丹寨、施秉、黄平、镇远、三穗,以及广西三江和湖南靖县等地。在此广大苗族聚居区普遍流传着一种以创世为主体内容的诗体神话,俗称“古歌”或“古歌古词”。   苗族古歌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成都漆艺“90后”传承人正在打磨花瓶    近年来,四川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手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千百年来形成的巴蜀非遗文化资源被重新发掘、阐发,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    传承人最爱设计课    “羌绣最难的是创新设计和针法的灵活运用,功夫都在绣艺之外。”两年前,来自平武县的“90后”羌绣绣娘文雯和师傅沈艳燕一起报名参加西南民族大学的羌绣研培班。出发之前,师徒俩早已明确了此行的目的:学习最先进的设计理念。    自2016年文化部在全国实施中国非物...
查看更多
人物
潘仕学(中)在指导徒弟制作银饰      10月末,淘宝金牌卖家朱婷带着自己经营了5年的手作品牌“又及”在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参展。这是她第一次参加线下的实物展览展销活动。布展结束那天,朱婷将“劳动成果”拍照发了个朋友圈,谁知当晚老顾客们便纷纷“圈图预订”,大半的展品在展览的前一天就已经“名花有主”了。    朱婷第一时间将“前方”的这个好消息发给了老潘。老潘是贵州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的银器制作师傅,接到消息的他也是喜出望外,那天晚饭老潘一...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妇女们在陕西延安延川剪纸传习所内剪纸    “天蓝蓝,地黄黄,打起个腰鼓精气畅。”在陕北大地,磅礴奔放的山地腰鼓、激扬粗犷的陕北说书,还有延川女子手中随心所欲、质朴大胆的剪纸,无不诉说着绚丽多姿的黄土风情。    在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热贡地区的隆务河畔,村落里家家作画、人人从艺,唐卡、堆绣、石雕、泥塑、建筑彩绘等热贡艺术不仅描绘出热贡文化的瑰丽多彩,当地居民还运用这些独具...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 办非遗发〔2018〕46号 河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扶贫办: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特别是传统工艺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促进就业增收的独特优势。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
查看更多
王兴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苗族,1966年10月生,贵州省丹寨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皮纸制作技艺第十八代传承人。生长在古法造纸世家,15岁就跟随父亲学习并掌握了皮纸制作技艺及全部流程。在从事皮纸制作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探索,分别研制出彩色皮纸、嵌花纸(106款)、书画纸(贵纸)、古籍文物修复专用纸(迎春纸)等品种。2008年,以带徒的方式开始规模生产,同年,成立了丹寨县山石桥古法造纸专业合作社,带领合作社社员共同生产十大系列手工纸产品。曾...
查看更多
朱宏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70年1月生,贵州省贵阳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师从著名剧小生演员邹秀钟、老生演员陈晓鹏等。1987年进入贵州省剧团工作。主演《珍珠塔》《家庭公案》《乌卡》《秦娘美的后代们》《贞女》《大学生村官》《九驿图》《春擂顶云》等剧并多次获省部级奖。经过长期的实践,在剧音乐、表演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文化部优秀专家,贵州省“四个一批”人才,贵州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曾获...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