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土家族民歌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土家族民歌,是土家族人民在长期山地环境中传递历史记忆、民族情感、民风习俗、生产生活等信息的民歌。土家族民歌在贵州省广泛流传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所有乡镇,核心流布区是沿河县境内的乌江流域,辐射官舟镇、和平镇等地。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北部,乌江下游,与重庆市交界,近邻湘鄂,处于三省一市通衢地。此地为东北门户,乌江要津,自古是土家族居住区。 贵州的土家族民歌在代代流传中不断完善,内容涵盖生产生活、衣食住行、喜怒哀乐等方面,按劳动题材可分为...
查看更多
布依族勒尤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贞丰县      布依族勒尤是一种木制的双簧直吹乐器,流传于贵州省西南州兴义市及南北盘江沿岸的布依族聚居地区。“勒尤”系布依语译音,意为“对情人发出信号的小喇叭”或“唤醒情人的小喇叭”。这种乐器古已有之,据《布依族简史》记载:“在清乾隆年间普安州畔(今贵州省兴义市)的巴结,开始编演布依戏。”勒尤大约产生于布依戏之后,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勒尤出现以后,为布依族八音坐唱乐班所吸纳,成为重要的演奏乐器。   勒尤管身长约四...
查看更多
布依族勒尤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兴义市      布依族勒尤是一种木制的双簧直吹乐器,流传于贵州省西南州兴义市及南北盘江沿岸的布依族聚居地区。“勒尤”系布依语译音,意为“对情人发出信号的小喇叭”或“唤醒情人的小喇叭”。这种乐器古已有之,据《布依族简史》记载:“在清乾隆年间普安州畔(今贵州省兴义市)的巴结,开始编演布依戏。”勒尤大约产生于布依戏之后,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勒尤出现以后,为布依族八音坐唱乐班所吸纳,成为重要的演奏乐器。   勒尤管身长约四...
查看更多
布依族勒尤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布依族勒尤是一种木制的双簧直吹乐器,流传于贵州省西南州兴义市及南北盘江沿岸的布依族聚居地区。“勒尤”系布依语译音,意为“对情人发出信号的小喇叭”或“唤醒情人的小喇叭”。这种乐器古已有之,据《布依族简史》记载:“在清乾隆年间普安州畔(今贵州省兴义市)的巴结,开始编演布依戏。”勒尤大约产生于布依戏之后,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勒尤出现以后,为布依族八音坐唱乐班所吸纳,成为重要的演奏乐器...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惠水县      布依族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贵州省南、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安顺市和贵阳市。布依族民歌种类繁多,包括古歌、叙事歌、情歌、酒歌和劳动歌等,有独唱、对唱、齐唱、重唱等多种演唱形式。布依族民歌曲调分“大调”和“小调”两种,“大调”用于婚丧等正式的场合,音调高亢,引人入胜;“小调”往往在月夜或“赶表”谈情说爱时演唱,音调柔婉,活泼动听。   好花红调是布依族人叙唱情爱的歌曲,它发源于贵州省惠水...
查看更多
苗族民歌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重庆苗族民歌是植根于我国西南苗歌特质基因,涵化整合了土家族等民族及今重庆、贵州、湖北、湖南、四川等多地域民歌音调元素的山区民歌。该遗产项目集中流布于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鞍子镇及周边地区,以鞍子镇、梅子镇、诸佛乡驻地为中心。唐代诗人许棠在《寄南李校书》中说:“俗士尚巴歌”,宋代诗人黄庭坚说:“蛮歌走向,香凝午帐”。这里“巴歌”“蛮歌”指的就是当时彭水苗族先民的乡土乐歌。 重庆苗族民歌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曲目众多,但以情歌为主。其风格有狂放的,有羞怯的...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保靖县      江河号子是指长江、黄河及其支流上船工们所唱的各种号子,江河之中水急弯大、地貌复杂的航段,行船极为困难,只能靠船工拉纤前行。船工号子也就随之丰富起来。根据行船状态的不同,江河号子可以分成多个类型,其中既有轻松的“下水号”,又有舒缓的“平水号”,更有高度紧张、近于呼喊的“上水号”和“拼命号”。   流经湘、鄂、渝、四省市边界的酉水是土家族的母亲河,在其流域范围内是中国土家族最大的聚集地区。旧时这里的土家族有...
查看更多
酉阳民歌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襟楚带,扼湘渝要冲,是民族文化的交汇区和渝东南民歌的发源地。酉阳民歌即是在武陵山区特殊地理环境中,苗、汉、土家各民族文化融合衍变的产物,其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巴渝歌舞。   目前已挖掘到的酉阳民歌大约有一千七百多首,其中最有特色、最具音乐价值的是号子,以黑水号子、楠木号子和井岗号子为代表。黑水号子分下秧号、栽秧号、薅秧号等;楠木号子分起号、上田号、溜溜号、长号等;井岗...
查看更多
秀山民歌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南外缘的渝、湘、、鄂四省(市)结合部,这里“处蜀僻远”,自古以来一直是“百里阻荒”之地,秀山民歌便在这一地区长期流传,其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巴渝歌舞,历史十分悠久。秀山民歌在发展过程中直接孕育了秀山花灯歌舞音乐,经初步普查,秀山民歌数量上千,单是秀山花灯歌曲就有二十四大调一千余首曲子。   秀山民歌可分为劳动歌、山歌、风俗歌、生活歌四大品类,以山歌《黄杨...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贞丰县      布依铜鼓是布依族古老的打击乐器之一,属于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用青铜铸造而成,常与唢呐、皮鼓、大镲、铙钹、锣木棍混合敲击吹奏,基本保存着古代乐器的演奏风格,具有布依族的民族特色。据传铜鼓是布依族先祖古百越“骆越”一支所造。因此被布依族人视为传家宝和氏族、宗教团结的象征,敬若神灵,年年施祭,岁岁礼拜。   布依族铜鼓十二调源于古代,流传在扁担山、丁旗镇、大山乡、城关镇、六马乡、沙子乡、良田乡、募役乡布依族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