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吴尚德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侗族,1938年12月生,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戏代表性传承人。师从老艺人吴培銮、吴永贤。曾在通道侗族自治县黄土乡文艺宣传队、皇都侗族文化村艺术团等处任职。数十年来先后创作侗戏剧本三百多部,培养演员二千六百多人。1995年又创作了一台集侗戏、侗族歌舞于一身的精彩节目,在皇都侗族文化村演出至今,深受文艺界以及广大观众的欢迎。侗族歌舞作品《咯罗打打》多次在国内比赛中获奖并受邀赴日演出,侗戏《雾梁情》在湘、桂、、鄂四省(区...
查看更多
杨枝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侗族,1954年4月生,2021年9月去世,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芦笙音乐(侗族芦笙)代表性传承人。1973年师从家族长辈,学习芦笙制作技术,1977年开始独立从事侗族芦笙制作,是湘、桂、侗族地区远近闻名的“侗族芦笙制作工匠”“芦笙手”。制作的芦笙质地优良、响声洪亮,誉满侗乡。几十年来,在祖传的芦笙制作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良创新,能制作出二十一支发音管的芦笙。同时,芦笙表演技艺更是一绝,经常在湘、桂、侗族地区举办的芦...
查看更多
潘老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水族,1937年7月生,贵州省荔波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水书习俗代表性传承人。在拉易下寨读过两年私塾,后随祖父潘顺、父亲潘荣生学习水书,精通水书。20岁开始独立主持水书习俗活动。2002年被聘为荔波县水书研究员。参与县水书办破译夏陶符号碎片上二十四个符号及北宋早期八莲瓣陶碗上十个神秘符号工作。2005年被聘为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水书专家,参加州专家组各项水书习俗审稿会、研讨会。参与注录、翻译荔波馆藏精品《泐金纪日卷》《金银卷》及其他水书一...
查看更多
欧海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水族,1943年7月生,贵州省荔波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水书习俗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伯父学习水书,1953年后开始独立主持水书习俗活动。1988年与水学专家姚福祥完成合译水书《亥子卷》。1996年翻译水书《正七卷》。被聘为荔波县水书研究员和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水书专家。多次向各地专家学者介绍水书或讲解水书习俗,接受多家媒体调查和采访,并进行水书习俗表演。注重传承,举办水书培训班,部分学员已成为水书研究骨干。
查看更多
闭克坚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壮族,1936年生,广西田林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壮剧代表性传承人。闭克坚12岁拜北路壮剧第九代艺师黄福祥为师,学会旦脚、小生等多个行当的表演,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传统北路壮剧的曲调、唱腔和台步加以创新,特别是在传统“正调”基础上创新出正调连板、中板、高板、反板等板式变化,同时创新了“采花调”“十二月花调”“太平歌”“姐妹乐”“牡丹调”等曲调,丰富了壮剧的音乐唱腔。从1985年至今,他在滇、、桂三省区从事传统壮剧传授,使北路壮剧...
查看更多
王永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布依族,1941年生,贵州贞丰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铜鼓十二调代表性传承人。1958年在南中等专业学校就读,1961年从大哥王永正学艺,熟练掌握了铜鼓十二调的鼓谱、演奏及使用习俗,是铜鼓十二调的第四代传人。其代表演出作品曾在四届贞丰“六月六”布依风情节演出,并被贵州省花灯剧团录制为背景音乐。近年来积极从事传承活动,培养出多名铜鼓演奏艺术人才。
查看更多
杨正泽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土家族,1949年生,重庆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溪号子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学艺,在生产生活中向老一辈南溪号子爱好者求教,很快掌握了主要腔板,成为当地南溪号子能手。2004年在江区山歌比赛中获得“歌王”称号。2006年被江区人民政府命名为“民间艺术大师”。现主要着力于南溪号子文字资料的整理和传承工作。代表作品有:《大板腔》《三台深》等。
查看更多
彭祖秀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土家族,1931年1月生,湖南省古丈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哭嫁歌代表性传承人。土家族哭嫁歌歌手。师承外祖母、母亲等前辈哭嫁歌艺人,注重以哭为歌、以歌言情、以情催声、以声感人。善于撷纳常用的质朴语言,语句天然、情真意切,把骨肉之情、孝敬双亲、和睦乡邻等传统美德作为哭嫁歌的主要内容。调多反复,歌词句式自由灵活,利用拖词或紧句来完成唱腔。演唱中经常巧妙运用多种修辞语法,强调情感渲染效果。热衷于保护与传承传统土家族婚俗,为邻户邻村邻镇邻县的...
查看更多
要闻
图1 西部地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经验交流活动现场 2018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延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西部地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经验交流活动在延安市举办。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同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有关负责同志,以及西部地区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0月24日至25日,由贵州省文化厅、贵州省侗学研究会主办,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贵州民族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研究中心承办的2018多彩贵州传统工艺“侗族传承人与设计师为生活创新”振兴对话活动在贵阳成功举办。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侗学会原会长杨序顺,贵州省文化厅非遗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李安鹏,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手工学院副院长、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代表钱锦华,贵...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