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1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十八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619)
机构
(0)
政策
(12)
资讯
(363)
清单
(129)
资源
(23)
学术
(73)
百科
(0)
其他
(1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珍档亮相上海
2010.05.27
其他新闻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珍档亮相上海 上海5月26日,由贵州省档案局和上海市档案局联合举办的《
黔
姿百态―¬―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展》,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拉开帷幕,并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这是国内省级档案馆合作的首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展,将可为上海世博会的观光游客提供一次别具意境的园区外人文视觉之旅。 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共有苗族、侗族、水族、布依族、彝族、土家族、仡佬族、毛南族等少数民族48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9...
查看更多
河南淮阳上演洛阳非遗 非遗丛书《正字戏》发行
2010.03.23
其他新闻
河南淮阳上演洛阳非遗非遗丛书《正字戏》发行 粤政府与中大深度合作 广东省文化厅与中山大学《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18日在中山大学举行。根据协议,双方将在5个专业领域深度合作,以提供更好更优的公共文化服务惠泽全省民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遗产产业方面,双方将联合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专门人才和文化遗产产业开发与管理人才。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发挥在理论研究方面的优势,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向省文化厅提供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方面...
查看更多
贵州省成为“文化遗产”资源富土
2010.03.08
专题报道
贵州省成为“文化遗产”资源富土 主持人:从文物到文化遗产的概念提出,体现了文物保护观念的转变,也遵从文化遗产与国际接轨的趋势。我省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外延和内涵有什么不同? 嘉宾:从文物到文化遗产的转变,体现了文化遗产概念、外延、内涵的扩张。文物相对来说静态和物化,而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所承袭下来的前人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是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遗留下来的、由人类创造或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有价值的物质遗存的总称。 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中晚期丰...
查看更多
“非遗”产业化: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2010.02.03
论坛
“非遗”产业化: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刘锡诚 “非遗”保护问题,成为文化工作者和社会的焦点之一。“生产性保护方式”口号提出未久,“产业化”的口号又纷纷登陆媒体。到11月初,在互联网上搜索,竟达3800条之多。作为“生产性保护”的延伸,“产业化保护”的提出,同样备受争论。 (一)围绕“产业化”保护的几种观点 观点一:“生产性保护”和“产业化保护”不是一回事;“商业性经营”和“产业化开发”不是一回事 2009年2月,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北京召...
查看更多
安顺叫板张艺谋 打响“文艺类非遗维权第一案”
2010.01.26
其他新闻
安顺叫板张艺谋打响“文艺类非遗维权第一案” 2005年,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著名日本电影演员高仓健担任主角的部电影《千里走单骑》红遍大江南北,影片以“云南面具戏”为线索贯穿始终。作为故事主线贯穿影片始终的“云南面具戏”,其实是贵州省安顺市所独有,被海内外专家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并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安顺地戏”。而影片中表演地戏的演员、面具、剧目、音乐、声腔、方言、队形动作等,却全部来自于贵阳安顺屯堡地戏。 1月2...
查看更多
我对“非遗”产业化问题的思考
2009.11.30
论坛
我对“非遗”产业化问题的思考刘锡诚 “非遗”保护问题,成为文化工作者和社会的焦点之一。“生产性保护方式”口号提出未久,“产业化”的口号纷纷登陆媒体。到11月初,在互联网上搜索,竟达3800条之多。作为“生产性保护”的延伸,“产业化保护”的提出,同样备受争论。 (一)围绕“产业化”保护的几种观点 观点一:“生产性保护”和“产业化保护”不是一回事;“商业性经营”和“产业化开发”不是一回事 2009年2月,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查看更多
贵州“侗族大歌”申遗成功 传唱继承后继乏人
2009.11.18
其他新闻
贵州“侗族大歌”申遗成功 传唱继承后继乏人 经过8年的努力,近日,贵州省侗族大歌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委认为,侗族大歌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申遗的成功,无疑给濒临失传的侗族大歌注入新的希望,有利于侗族大歌的保护和传承。 侗族大歌,侗语称“嘎老”或“嘎玛”,意思是声音宏大的歌,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主要特点是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
查看更多
侗族大歌:又一张世界名片
2009.11.15
专题报道
侗族大歌:又一张世界名片 “
黔
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保存较完好,
黔
东南人民生活在这片幸福指数比较高的区域内,心态好,人们以勤劳和智慧回报着这片热土……”11月10日,侗族大歌申遗成功座谈会上,
黔
东南州副州长刘晓春这样解读着孕育侗族文化的这片土壤。 也就是在9月30日贵州侗族大歌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委评说侗族大歌时这样说:“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 省...
查看更多
贵州庆祝"侗族大歌"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2009.11.15
其他新闻
贵州庆祝"侗族大歌"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5时48分报道,贵州加大力度,出台一系列措施,保护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侗族大歌”。贵州侗族大歌日前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庆典活动正在贵阳举行。下面我们连线记者陈屹。 主持人:给我们介绍一下现场的情况。 记者:我正在贵州侗族大歌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贵阳人民广场庆典活动的现场。在这里,来自贵州省
黔
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从江、榕江等县的20...
查看更多
湘西传统技艺“踏虎凿花”重见天日
2009.11.11
其他新闻
湘西传统技艺“踏虎凿花”重见天日 青砖灰瓦、雕花窗棂、飞檐翘角……当沉寂多年的湘西吉首市乾州古城日前再度开启城门之时,与沉睡中的古城一同被唤醒的还有散落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各地的“民族文化遗珠”。 湘西自治州吉首市委书记秦国文表示,吉首决心将乾州古城打造成湘鄂渝
黔
民族民间旅游商品集散地和民间工艺大师荟萃之地。目前,在乾州古城展示的1000余件民族民间工艺品中不乏濒临失传的品种,湘西泸溪县踏虎村特有的“踏虎凿花”就属其中之一。 泸溪县...
查看更多
1
54
55
56
57
58
6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