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5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廿二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635)
机构
(0)
政策
(22)
资讯
(437)
清单
(34)
资源
(53)
学术
(77)
百科
(0)
其他
(12)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遗”十年让昆曲院团面貌大变
2011.06.16
专题报道
“非遗”十年让昆曲院团面貌大变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这本是《牡丹亭》中的一段经典唱段,却常常被用来形容昆曲艺术在前一二十年的生存状况。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艺术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许多人眼中,这标志着昆曲的春天到来了。 如今,整整10年过去了,顶着“非遗”光环的昆曲在这10年间有哪些变化,昆曲艺术真的走出了危机吗? 近日,由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昆剧之路...
查看更多
留住中华民族文化之根
2011.06.02
专题报道
留住中华民族文化之根 昆曲剧照。资料图片 第二届“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系列活动”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摄连南瑶族长鼓舞表演。资料图片第二届“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系列活动”现场。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摄民间艺人绘制“兔子王”。资料图片 山西泽州鼓书、河南皖邦戏、云南佤族清音戏······这些曾经在历史上辉煌一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都面临被人们遗忘,甚至消亡的危险。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我们祖先留下的瑰宝,留住中华民族文化之根? 《中华人民共和国...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增47项遗产
2011.03.16
其他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增47项遗产 内罗毕,2010年11月16日 - 比利时阿尔斯特狂欢节、京剧、弗拉门戈、哥伦比亚瓦尤社区的规范体系、伊朗卡山地毯的传统编织技艺,以及由11个国家共同申报的猎鹰训练术等,在今天获准被收录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47项遗产中榜上有名。由肯尼亚国家遗产与文化国务部常务秘书雅各布-米亚龙(Jacob Ole Miaron)担任主席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对29个国家申报的47项非...
查看更多
联合国官员:中国非遗保护有“令人瞩目的努力”
2010.11.24
其他新闻
联合国官员:中国非遗保护有“令人瞩目的努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专家弗兰克?普罗斯尚日前表示,中国近年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值得肯定,在非遗保护方面付出了“令人瞩目的努力”。他认为中国今后可在保护措施方面进一步创新,使保护机制更加多样化。 普罗斯尚曾在本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前参与中国申报项目的评审工作。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他首先祝贺中国申报项目全部顺利通过审议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
查看更多
中国活字印刷术等三项目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11.16
资讯
经正在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2010年11月15日审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中国活字印刷术》以及《麦西热甫》被列入2010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与此同时,与上述3个申报项目同时获得通过的还有克罗地亚申报的奥耶康吉演唱方式。 中国上述3个申报项目的顺利通过,既表明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的国际社会对中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中国活字印刷术等三项目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11.16
其他新闻
中国活字印刷术等三项目 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经正在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11月15日审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中国活字印刷术》以及《麦西热甫》被列入2010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与此同时,与上述3个申报项目同时获得通过的还有克罗地亚申报的奥耶康吉演唱方式。 中国上述3个申报项目...
查看更多
皮影戏在黄昏唱响
2010.11.01
专题报道
皮影戏在黄昏唱响把皮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要走的路还很长最年轻的琴师也有30岁了近3个小时的演出无人走开 秋凉刚刚在冀东大地落脚,傍晚的乡村弥漫着秋虫鸣唱中特有的寂寥。如果没有特别的事,家家户户在晚饭后,都会围坐在电视机旁了;但是今天,丰润张良各庄村的大喇叭骤然响了:“村民们,村民们,今晚在大队部演皮影,吃过饭后就可以过来看了。吃过饭后就可以过来看了。”不一会儿,寂静的村庄的一个角落热闹起来了。 7点半,随着一阵激越的鼓声响起,刚刚还静静地准...
查看更多
树叶上的傣族文化 走近神秘贝叶经
2010.07.02
专题报道
树叶上的傣族文化 走近神秘贝叶经 虽然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名单,贝叶经对于许多人来说是神秘而陌生的,大家对其仍然知之甚少。 贝叶经到底是什么?其价值是什么?去贝叶经的故乡西双版纳探访后,我开始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有人说,它是“树叶上的傣族文化”;如果让我来概括,贝叶经是傣族人引以为傲的傣族历史上的...
查看更多
巧夺天工(十)
2010.06.23
专题报道
巧夺天工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 (十) 端砚制作技艺 端砚的发源地在广东省肇庆市黄岗镇白石村、宾日村一带,所用原料端溪石产于肇庆市东郊羚羊峡斧柯山和北岭山一带。 端砚创兴于唐初,唐中期已风行全国,因下墨如风、发墨如油、不耗水、不结冰、不朽、护毫等优点而闻名于世,被称为众砚之首。在一千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
查看更多
巧夺天工(九)
2010.06.22
专题报道
巧夺天工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 (九) 寿山石雕 寿山石雕是传统的民间雕刻艺术,以产于福州北部山区北峰的寿山石为材料,通过特殊技艺制作出供人玩赏的小型雕刻。寿山石晶莹滋润,品种繁多,是上等雕刻彩石,具有细、结、润、腻、温、凝的特点。 寿山石雕技法丰富多样,精湛圆熟,在发展过程中广纳博采,融合了中国画和民...
查看更多
1
54
55
56
57
58
6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