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4 星期四 农历闰六月廿一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635)
机构
(0)
政策
(22)
资讯
(437)
清单
(34)
资源
(53)
学术
(77)
百科
(0)
其他
(12)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系列报道(八)
2010.03.29
专题报道
西藏自治区专场 “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系列报道(八) 前 言 西藏自治区是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大区。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西藏各族人民创造和传承了数量庞大、独具特色、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一朵绚丽的奇葩,也是西藏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命脉所在...
查看更多
“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系列报道(七)
2010.03.23
专题报道
“八桂风谣”――广西壮族自治区专场 “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系列报道(七)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南部的一颗“明珠”,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十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在这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他们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不仅创造了大量的有形文化遗产,而且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
查看更多
我们拥有足够的“文化自觉”吗
2010.02.28
论坛
我们拥有足够的“文化自觉”吗――对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田 青 在大多数情况下,“文化自觉”不会自然发生,它常常是在灾难或巨大的民族危机之后的一种深刻甚至痛苦的反思,当一个民族缺乏“文化自觉”的时候,任何来自外部的“越俎代庖”式的“保护”,都是暂时和难以真正起作用的。 提倡“文化多样性”和关注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在文化领域里最具有深远意义的举措,也是人类自我认识的重要进步。长期以来,在科学技术取得全...
查看更多
民间信仰的历史传承与申遗策略――以温州宁村“汤和信仰”为例
2009.11.17
论坛
民间信仰的历史传承与申遗策略――以温州宁村“汤和信仰”为例邱国珍 陈洁琼 内容提要:浙江温州龙湾区“汤和信仰”, 是地方民间信仰中最具特殊性、典型性的个案之一。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和田野材料,对“汤和信仰”的产生和演变,“汤和信俗”申遗成功的叙述,阐释了自然传承和策略运用在民间信仰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宁村 汤和信仰 传承 策略 民间信仰渗透于民众生活之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神灵信仰和祭祀仪式,构成了民间信仰的基本框架,也构成了社会形貌的象征...
查看更多
花丝镶嵌:绝技传千载 华彩溢四方
2009.11.15
专题报道
花丝镶嵌:绝技传千载 华彩溢四方 花丝镶嵌,又称“细金工艺”。它是用金、银等材料,镶嵌各种宝石、珍珠,或用编织技艺制造而成。它分为两类:花丝,是把金、银抽成细丝,用堆垒、编织技法制成工艺品;镶嵌则是把金、银薄片锤打成器皿,然后錾出图案,镶以宝石而成。 花丝孔雀蜡台(本网资料图) 北京的花丝镶嵌典雅大方、做工精细、造型新颖优美,在行业内和国内外都有深远的影响。作为伴随黄金而生的独特工艺,花丝镶嵌于2008年6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今...
查看更多
估衣街未进“非遗”名单 重现计划或落空
2009.11.10
专题报道
估衣街未进“非遗”名单重现计划或落空 2009年5月16日,天津文博学会民间收藏专业委员会在天津市南开区图书馆举办了《城市记忆――重温天津叫卖声》专题讲座。有不少收藏爱好者带来了自己收藏的叫卖响器,悠扬、苍凉的叫卖声,久久回荡在会场的上空。在这众多拥趸中,和平区的王和平与红桥区的韩冬先生是其中最突出的两位,他们促成了红桥区与和平区联手将“老天津叫卖”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桥区市民韩冬经过30年的资料收集,掌握了320余种老天津卫的叫卖方式,并能模...
查看更多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佳能数字化保护成果展在京开幕
2009.11.06
其他新闻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佳能数字化保护成果展在京开幕“感动羌魂 云影共生----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佳能数字化保护成果展”在国家大剧院开幕 (本网讯)2009年11月5日,由佳能(中国)有限公司主办,国家大剧院协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参与指导的“感动羌魂 云影共生――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佳能数字化保护成果展”,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隆重开幕。此次展览旨在用影像展现悠久的羌族文化,并由此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能宪先生、佳能(中...
查看更多
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一个印度、波斯/阿拉伯与中国音乐文化融合的产物
2009.10.24
论坛
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 一个印度、波斯/阿拉伯与中国音乐文化融合的产物 蔡宗德(台湾) 前 言 在民族音乐学的领域中,有关不同音乐文化体系接触而产生文化融合(syncretism)现象的讨论已经很多(Merriam 1964:313-315;Net...
查看更多
越窑青瓷造型文化探析
2009.10.19
论坛
越窑青瓷造型文化探析施祖青 [摘要] 浙东宁绍地区的越窑青瓷这一传统民间造型设计走过了漫长的千余年岁月。作为浙东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地域风格、特殊的美质和魅力、独特的形式语言,创造了耐人寻味的审美意蕴。其蕴含的简约性、亲和性、神性、科学主义及现实主义等特性,至今仍独具魅力。关键词:越窑青瓷 造型文化 特性 越窑青瓷是浙东地区具有千余年生产历史的既登大雅之堂又流行于大众的民间造物,它包含着区域内民间各阶层在千余年历史演变中所积淀的...
查看更多
江西赣傩表情:解读华夏古基因
2009.10.13
专题报道
江西赣傩表情:解读华夏古基因 古朴神秘的石邮傩舞 石邮傩舞八位表演者中的六位,左起第四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罗会武 傩,亦称“大傩”,起源于我国古代原始宗教的巫文化,意为“迎神赛会,驱逐疫鬼”。江西便是傩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之一,赣傩可上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在一千多年前其影响就已经传播到了东亚,除宫廷傩已消失外,几...
查看更多
1
55
56
57
58
59
6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