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5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廿二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635)
机构
(0)
政策
(22)
资讯
(437)
清单
(34)
资源
(53)
学术
(77)
百科
(0)
其他
(12)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20世纪中期以来国内秦腔研究文献综述
2012.08.31
论坛
20世纪中期以来国内秦腔研究文献综述 秦腔是我国国内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历经几百年的兴衰变迁,至今仍然活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作为中国戏剧界的四大声腔之一,秦腔和其它几个声腔比较起来,豪迈、粗犷、刚健而又悲壮苍凉的风格独一无二。正因为如此,乾隆年间晌一在北京吼起,便震惊朝野,广受士大夫和庶民青睐。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究竟它有何等魅力?一直激励着学界试图一层一层揭开...
查看更多
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三届两岸汉字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2012.08.28
其他新闻
本网讯 由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东省文化厅与枣庄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主题为“促进非遗保护,共建精神家园”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三届两岸汉字艺术节新闻发布会2012年8月28日在文化部举行。 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于9月6日至10日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古城举行。本届非遗博览会最突出的特点是特色鲜明,亮点纷呈。筹委会从全国各地筛选上...
查看更多
国家祀典类遗产的当代传承
2012.07.05
——以中日韩近代以来的祭孔实践为例
论坛
提要:作为仪式政治的重要手段,国家祀典在王朝时代结束之后就丧失了其原有的政治与社会功能,从而变为一笔公共的文化遗产。当代人应如何保护和利用这笔遗产,使其既能发挥传承文化的作用,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中日韩三国近代以来的祭孔实践,分别代表了国家祀典的三种传承模式:韩国的以承续古礼为目的的国礼模式,日本的完全民间化的模式,和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半官半民式的地方公祭模式。通过比较作者认为,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公祭模式不仅是历史发...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讲座周、非遗典籍记忆系列展在京开幕
2012.06.09
其他新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典籍记忆系列展开幕 本网讯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提高人民群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在2012年6月9日——第七个文化遗产日之际,由文化部主办,国家图书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典籍记忆...
查看更多
青海热贡艺术展西安启幕
2012.06.04
其他新闻
青海热贡艺术展西安启幕 青海热贡艺术展上的唐卡作品 张一辰 摄 藏族讲解员向游客介绍唐卡艺术 张一辰 摄 2012年6月1日,“心灵归故乡·随身携带的庙宇——青海热贡艺术展”在西安开幕。作为热贡艺术的代表,已列入世界级非遗名录的唐卡吸引众多市民前来参观。 据了解,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流派,主要包括唐卡、堆绣、雕塑、建筑彩画、图案、酥油花等多种艺术形式,因发祥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畔的热贡(藏语“金色谷地”)而得名。热贡艺术始于元...
查看更多
皮影艺人张凤海的坚守―鼓声灯影里的人生
2012.03.19
人物
鼓声灯影里的人生 ——辽宁皮影艺人张凤海的坚守 爷爷养过皮影戏班,父亲创办了皮影剧院,而他更是从小就痴迷皮影戏,并在13岁时考取了抚顺皮影剧团——上世纪60年代辽宁省唯一的国有皮影戏剧团。他叫张凤海,演了51年皮影戏,龙年愿望是顺利收个徒弟。 当年剧场里总是满满当当 在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的一户普通民居里,64岁的张凤海模样憨厚,客套话也不多,但一谈起过去的日子,他脸上就充满了幸福的笑容。“我学的皮影戏,是唐山皮影的一支,叫‘乐亭影’。影...
查看更多
印刷文化遗产保护:无纸化印刷时代的中国命题
2012.03.12
论坛
印刷文化遗产保护:无纸化印刷时代的中国命题 彭俊玲 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它既包括不可移动文物,也包括可移动文物。前者如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等,后者以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为代表。此外,物质文化遗产还囊括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
查看更多
多元化博物馆视野中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保护
2012.02.13
论坛
多元化博物馆视野中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保护——德国民族学、民俗学博物馆的历史与现状概述吴秀杰 [摘 要]德国的博物馆事业兴起于19世纪中期。历经一个多世纪的社会和文化变迁,德国博物馆的功能、理念和经营方式与时俱进,博物馆的分布遍及各地,数量众多,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其中各类民俗学(乡土文化)、民族学和专项文化史类的博物馆,占总数的60%以上。博物馆的存在,已经成为德国普通人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博物馆在对民间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进行有效保...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质问题
2011.12.19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质问题 内容提要:(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行动,其理论准备严重不足。表现在:我们的文化学研究起步较迟,不少人深受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对人类历史上创造的任何文化现象,不是科学地探究其合理性和规律性,而只习惯于简单地以进步或落后、有益或有害、好 或坏等政治概念和二元对立的方法论给予判决,因而把民间文化,特别是其中属于民间信仰(如神鬼信仰、巫术迷信等蒙昧意识)范围的种种文化事象的消极影响看得很重,看作是人类理性思维和当前意识形...
查看更多
新时期戏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观察(上)
2011.09.06
论坛
戏曲教育的布局之困 ——新时期戏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观察(上) 蒯小棣 编者按:新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出现了理性的回归。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正逐步得到振兴和弘扬。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强,戏曲艺术迎来了新的繁荣和发展机遇。 然而,尽管形势大好,戏曲教育事业的现状却并不乐观。近年来,戏曲教育始终面临比较严重的困难:生源滑坡、师资紧缺、培养艰难、毕业生出路不畅等难题,一直困扰着戏曲类学校的领导和老师。特别...
查看更多
1
53
54
55
56
57
6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