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9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廿六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256)
机构
(9)
政策
(360)
资讯
(7048)
清单
(2878)
资源
(1350)
学术
(1332)
百科
(0)
其他
(27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管理团队任命
2018.04.04
要闻
Xing Qu (China), E
r
nesto
R
enato Ottone
R
amí
r
ez (Chile), Stefania Giannini (Italy), Moez Chakchouk (Tunisia) ©CC/P
r
esidenza della
R
epubblica Pa
r
is, 29 Ma
r
ch- UNESCO’s Di
r
ecto
r
-Gene
r
al, Aud
r
ey Azoulay, announced the nomination of...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遗产化反思
2018.04.03
论坛
引言 当前,我们正处在人类历史上的一个转折性时期,充满不确定因素。自古以来,人类从未像今天这样动员起来并充满热情地保护过去的遗产,特别是在不同社会间大范围接触和对资源进行以消费为导向的过度开发的背景下。这种遗产保护意识的产生有一个先决条件,即“地方性的生产”及其模式与机制的转变;同时还造成了一个代价,即在周围一切或几乎一切遗产都消失的时候,感到惊恐的人们才去寻找坐标(
r
epè
r
es)和里程碑(bo
r
nes),以维系他们陷入剧变中的命运。正是在这种...
查看更多
刘晓春:从柳宗悦到柳宗理——日本“民艺运动”的现代性及其启示
2018.04.03
论坛
摘要:受19世纪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影响的日本“民艺运动”,是以柳宗悦为代表、以手工艺的浪漫主义抵抗机械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柳宗悦的儿子柳宗理作为现代设计大师,祛除了民艺的浪漫化“魅惑”,从物性功用、技术工具等方面,发掘民艺的现代性特质,将传统的手工技艺与现代工业设计连接起来。日本“民艺运动”对于当前中国传统工艺复兴的启示在于,传统工艺的现代性转换应该是通过器物自身的材料、形式特质来呈现民族特色,而不是使器物成为民族特色的附庸。关键词:柳宗悦;柳宗理;民...
查看更多
专访四川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肖婷
2018.03.29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肖婷,硕士研究生学历。曾任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办公室投资促进处副处长,现任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查看更多
大山深处的绣娘
2018.03.29
专题报道
生活在贵州省黔西南大山深处,有这样一群特别的人,她们不识字,也没有草稿,却能将传承了千百年的中国传统美学根脉,飞针走线手绣在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盛装上,这一针一线寄托着女人的爱心与期待,记录着祖祖辈辈的历史与传说。她们是地地道道的少数民族农家妇女,她们 从花季少女直至老妪,不忘来时之路,默默地传承、守护着这门精湛的手艺。正是她们,让世界对中国大山里的绣娘刮目相看;正是她们,用一针一线把深山和世界紧紧相连。 春天,是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的季节,是播...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非遗半月报第5期
2018.03.28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5期:2018年3月12日—3月25日 本期信息一览: ▲ 雒树刚部长谈文化遗产保护:既要保护好又要活起来 ▲“贯彻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全国青少年VR短视频大赛启动 ▲ 四川省...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应与新时代同步——从中国全面禁止象牙加工贸易说起
2018.03.26
论坛
2018年新年前夕,中国给全世界大象送了一份新年礼物:中国于2017年12月31日前全面停止商业性象牙加工销售活动,从这天起,任何市场、店铺和摊位买卖象牙及其制品将属于违法行为。这份新年礼物,也正在对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象牙雕刻产生影响。 中国的象牙雕刻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技艺,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因其独特的材料质地、精湛的雕刻技艺...
查看更多
【“一带一路”非遗项目译介】第8期:诺鲁孜节+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共和国的传统壁毯制作...
2018.03.23
专题报道
本文为“一带一路”非遗项目译介专题的第8期 译介项目十四 诺鲁孜节 Naw
r
ouz, Nov
r
uz, Now
r
ouz, Now
r
ouz, Naw
r
ouz, Nau
r
yz, Noo
r
uz, Now
r
uz, Nav
r
uz, Nev
r
uz, Now
r
uz, Nav
r
uz 图1 阿塞拜疆诺鲁孜节时的传统食物(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 ▲ 项...
查看更多
“贯彻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全国青少年VR短视频大赛在京启动
2018.03.23
要闻
3月16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共同指导,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中国青年网主办的“贯彻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全国青少年VR短视频大赛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正式启动。“贯彻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全国青少年VR短视频大赛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正式启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特别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忘...
查看更多
巴莫曲布嫫:青年赋权与参与式发展 促进可持续非遗保护
2018.03.23
专题报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专家、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摄影:张群) “在非遗保护进程中,青年网络在维系文化认同和加强社会凝聚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青年赋权,即赋予青年更大的参与权和影响力,成为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及其实践的必要条件和核心要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专家、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表示。 日前,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文化和旅...
查看更多
1
1112
1113
1114
1115
1116
132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