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8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十五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256)
机构
(9)
政策
(360)
资讯
(7048)
清单
(2878)
资源
(1350)
学术
(1332)
百科
(0)
其他
(27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故宫博物院驻安徽黄山徽州传统工艺工作站成立
2016.11.11
其他新闻
11月9日下午,故宫博物院驻安徽黄山徽州传统工艺工作站建站座谈会在故宫博物院举行。 座谈会上介绍了工作站的筹建思路、工作推进等情况。单霁翔院长介绍了故宫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强大的科研学术资源、近年来文创工作的丰富经验及工作站筹建情况。 会上,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正式宣布故宫博物院驻安徽黄山徽州传统工艺工作站成立,并对工作站的工作开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他强调,工作站的建立目的是落实党的十...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与中国经验——访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人马盛德巡视员
2016.11.10
论坛
从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开始,我国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工作方针。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2011年我国非遗领域的首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非...
查看更多
嘉兴江南灶画村:打造非遗“生态圈”
2016.11.09
专题报道
嘉兴灶头画省级传承人沈华良在作画乡村灶头画展示厅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遗的生存与保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浙江省“嘉兴灶头画”也正面临严重的发展危机。农村灶头日益被现代煤气灶取代,灶头画逐渐失去赖以生存的载体,灶画艺人也随之减少。若使灶头画再现生命力,必须让这一艺术形式回归人们的生活,探索灶头画的现代生命力。为了发展,我们将传统特色与时尚元素进行组合,让它既不失传统魅力又富有现...
查看更多
民间文艺与艺术人类学研究——刘锡诚研究员访谈录
2016.11.09
人物
刘锡诚,男,1935年生,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历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和编辑人员,新华通讯社翻译部、对外部及国内部翻译、编辑、记者,《人民文学》文学评论组组长,中国民间文艺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民间文学》、《民间文学论坛》、《评论选刊》、《中国热点文学》杂志主编,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旅游文化学会副会长,中国俗文学学会第三届副会长、第二届会长。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
查看更多
民俗学伦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学研究》:“田野调查伦理原则”笔谈
2016.11.09
论坛
说到民俗学伦理问题,我首先想到的是1999年8月在芬兰图尔库参加第五届民俗学者暑期学校的课程培训,其中的第四工作坊专门致力于“民俗学研究伦理”(Folklo
r
istic
R
esea
r
ch Ethics)。印度学者萨迪哈纳·奈沙尼(Sadhana Naithani)将该工作坊的有关讨论抽绎为一个非常直观的关系图,后来我在研究生田野调查的课程教学中也使用过这个图。 伦理问题图示 奈沙尼认为,以圆形为图,是因为伦理问题往往是循环的。也就是说,伦理问题贯...
查看更多
“无害”即道德——《民族文学研究》:“田野调查伦理原则”笔谈
2016.11.07
论坛
民间文学的田野调查,单从技术层面上说,其实非常简单,诸如提问、记录、整理、归档之类的操作细则,半天就都学会了;难的是如何跟人打交道,而这又是根本教不了学不到的,因为田野就是社会本身,被调查的人也就是社会上的形形色色芸芸众生,并非在社会之外另外有一片时空叫做“田野”。所以田野调查就是社会阅历,所有前辈学者的成败得失,都只是你的镜鉴,绝不是你的准则,你只有靠自身摸爬滚打地去领悟,一如领悟你的自我人生。我第一次独立进行田野调查时,还是一棵大三的空心青葱。临行前师...
查看更多
当代语境下庙会文化空间整体保护及重构——以上海龙华庙会及宁波梁祝庙会等为研究对象
2016.11.07
论坛
摘要: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许多重要成果,今后这项工作的重心和目标仍将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入选各级非遗名录的一类传统文化遗产,庙会的保护与研究还留存一些问题以及一定的研究空间。作为一种综合性文化空间,庙会的保护和传承及其在当代语境下的重构都应从非遗保护整体性原则出发。 关键词:当代语境;庙会文化空间;保护与重构;整体性 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许多重要成果。非遗保护作为一项...
查看更多
主流与边缘: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对等谈起
2016.11.04
论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非遗(intangible cultu
r
al he
r
itage)定义为: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在其基础之上而有所发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在此,可以辨别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我国对于...
查看更多
“匠心筑梦烁古今——燕京八绝”展览专题报道
2016.11.03
专题报道
编者按 2016年8月9日—11月9日,“匠心筑梦烁古今——燕京八绝”专题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展出。展览内容包括玉雕、牙雕、景泰蓝、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京绣、宫毯这八大工艺门类,即被后人赞誉的“燕京八绝”。参展作品中有一系列极具“京作”特色的宫廷艺术品,也有当代工艺名家在传承、发扬传统技艺基础上富于时代特色的新作。 一、玉雕中国的传统玉作有“南玉”和“北玉”之分,以北京为中心的“北玉”,是一种以雄浑庄严的气韵与俏色巧雕的设计所闻名的特种工艺。北京玉雕...
查看更多
非遗进清华——佛山、巴蜀地域文化感染清华师生
2016.10.28
成果展示
2016年10月24日上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区一层大厅人声鼎沸。“非遗进清华”展演活动再次启动。文化部选派的20名佛山非遗传承人和1名北京非遗传承人,2016BMW中国文化之旅发掘的10名巴蜀非遗传承人,个个身怀绝技,充满青春活力。一波接一波的校内外师生和特意赶来的手工艺研究者、爱好者们纷纷与传承人们进行互动、交流。 清华大学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本届非遗班学员的技艺展演 展演现场...
查看更多
1
1143
1144
1145
1146
1147
132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