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立夏
搜索
非遗如何“进校园”?
论坛
在近年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及其宣传实践中,“进校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做法和一个较为常见的语汇。这种做法在工作路向上的正确性和宣传口径上的切合性,的确非常值得肯定和倡导,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起码,在宣传非遗并确立非遗保护的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方面,成绩显而易见。  然而,仔细观察也不难发现,这种围绕非遗保护的“进校园”实践及其宣传活动,其手段和目的,依然主要停留在直观展示和舆论宣传的层面,较少或者说还没有全面系统地深入到事关非遗保护长效性的日常制度化操作...
查看更多
非遗精品集中亮相 展现传统文化魅力——第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开幕
其他新闻
本网讯 2016年10月27日上午,第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本届文博会由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市贸促会承办。自2006年创办起,北京文博会历经十年培育和提升,已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国家级交流合作的标志性平台。第十一届文博会以“激发文化活力 引领产业创新”为主题,将全面展现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创新的最新成果,全方位展开国际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本届文博会集...
查看更多
传承有路 创新有度——青年艺术工作者评“十一艺节”戏曲剧目
专题报道
57台高水平剧目集中角逐文华大奖,不仅让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成为艺术的盛会,更成为艺术工作者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在“十一艺节”形形色色的观剧团中,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资助的“戏曲评论高级研修班”(以下简称“研修班”)和“中国戏曲音乐理论与评论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培养计划”)的近百位学员,构成了本届“十一艺节”观演团体中的一道亮丽风景。观剧、讨论、撰文,不仅是他们每日的课业,更是他们的乐趣和热情所在。青年艺术工作者们表示,本届艺术节戏曲剧目整体表现出...
查看更多
文化部雒树刚部长一行视察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成果
其他新闻
  2016年10月22日,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同志到恭王府考察调研文化部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成果。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同志一同前往。非遗司巡视员马盛德、办公厅副主任李保宗等同志陪同。  雒部长一行来到恭王府“传统工艺创意生活馆”,对正在这里举办的“文化部传统工艺工作站成果展”现场进行考察调研。苏工美展厅集中展示了贵州工作站阶段性成果,涉及服装、饰品、鞋、包,以及生活日用品等数百件,并面向公众进行展销。这些作品都是设计师走村串寨,在乡间农舍与传统工...
查看更多
东北亚非遗专家研讨非遗保护的媒体作用
其他新闻
近日,以“媒体在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方面的角色”为主题的“2016年东北亚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会议”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举行。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蒙古国全国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信息与网络中心联合举办。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五国非遗领域专家代表和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的代表参加。与会代表介绍了本国在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框架下的具体保护措施和计划,尤其是媒体在提升民众对非遗...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文化认同与非遗教育——纪念《非遗法》颁布实施五周年
论坛
漳州布袋戏表演白族大本曲表演苗族蜡染雕漆技艺台湾高山族传统织布傣族贝叶经刻写李重庵(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九、十届民盟中央副主席)2011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里程碑,是我国文化工作领域一部具历史意义的法律。制定这部法律,也是履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对缔约国规定的义务。当今,非遗保护工作在全国不断推进,此时重温《非遗法》及与之...
查看更多
文化部非遗司巡视员马盛德谈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
论坛
  编者按:以下内容为2016年4月21日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巡视员马盛德作客人民网的访谈实录。[主持人]:大家好,欢迎各位收看人民网访谈节目。今天我们将要和大家讨论的是关于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在演播室为大家请来的嘉宾是文化部非遗司巡视员马盛德,欢迎马司长的到来,您好。[14:03][马盛德]:您好。[14:04][主持人]:司长,刚刚我们说到培训计划,其实是文化部今年启动的一个“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先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
查看更多
悦行巴蜀 重新出发——2016BMW中国文化之旅
专题报道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内传承人正在制作蜀锦    30余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着,巴山蜀水细雨蒙蒙,颇有诗意。10月14日至21日,“BMW中国文化之旅”四川探访车队从成都出发,分南北两线对成都、宜宾、泸州、乐山夹江、北川羌族自治县等地的近20个非遗项目进行了深入探访,总线路长达1500多公里。探访结束时,许多嘉宾表示:“能够看到如此众多、精彩的非遗项目的确不虚此行。”    “BMW中国文化之旅”(以下简称“文化之旅”)是宝马长期开展的一个企业社会责任...
查看更多
坚守与变通——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的几个关系
论坛
[摘要]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深入进行,其工作重心已由主要重视收集整理申报转入对保护方式的探索和保护措施的细化。针对非遗中部分具有生产性质和特点的项目,则提出了生产性保护方式。生产性保护方式在增加传承人和当地民众的收益,提高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遗事象的积极性,以及促进文化消费、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保护方式在关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属性的同时,其“泛产业化...
查看更多
非遗口述史采访,是“心换心”的工作
论坛
  在谈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以下简称抢救性记录工作)的口述史采访时,不止一次听到过这样的抱怨:“哎呀,有些传承人就是打死也不说……”在笔者看来,口述史的采访其实是一个“人对人”“心换心”的工作,任何具有压迫性或使用强制性手段和方式要求传承人开口说话的采访,结果都难免不尽如人意。我们要明确的是,传承人口述史采访成败的关键在于采访者本身是否具有相应的专业素养与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  与针对整个项目的田野调查采访或访谈不同,我们抢救性记录工作...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