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立夏
搜索
被误解的景泰蓝
专题报道
被误解的景泰蓝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多穆壶,清乾隆,高53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景泰蓝象耳圆形香炉清代景泰蓝编织保暖壶明宣德景泰蓝龙纹大盖罐    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反而对景泰蓝的认识偏低。虽然我们承认它的贵重,但不认为它在审美上有多高。这种认识源于文人,文人认为景泰蓝太花哨了,不含蓄,所以对其评价一直不高。曹昭就说它俗得要死,“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也”。由于过去文人的这个态度,我们一直对景泰蓝的认识不高,导致其大量流往欧洲。   解放后,对景泰蓝不加重视...
查看更多
北京牙雕艺术期盼再度辉煌
专题报道
  北京牙雕艺术期盼再度辉煌――访北京象牙雕刻厂董事长肖广义    图1:1956年1月15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亲切接见了北京牙雕老艺人杨士惠。  图2:杨士惠牙雕作品:四季争艳  图3:杨士惠牙雕作品:夜游赤壁  图4:北京牙雕作品:飞夺泸定桥  图5:陈列于联合国的北京牙雕作品:成昆铁路  图6:肖广义先生近影  作为中国著名的传统工艺产品,北京的象牙雕刻犹如一枝璀璨的奇葩,在长达数百年的岁月里,数度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成为中国人的骄傲。然而,由于诸...
查看更多
智化寺京音乐,坚守传统五百六十年
专题报道
智化寺京音乐,坚守传统五百六十年       揭开“智化寺京音乐”神秘的面纱    笙管悠扬、锣鼓清越……初为优雅的《清江引》、后为神圣的《三皈赞》,回荡在首都图书馆“乡土课堂”讲座现场,声声震动着听众的心扉。这是“智化寺京音乐”在申请国家级无形文化遗产成功后,首次揭开神秘高贵的面纱,走到京城普通百姓的身边。   一位年轻...
查看更多
西藏藏剧团:农牧民群众是藏戏生命 是承继意义所在
专题报道
西藏藏剧团:农牧民群众是藏戏生命 是承继意义所在资料图片:8月1日,藏戏演员在清唱藏戏《朗萨雯波》选段。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资料图片:这是2008年8月21日拍摄的京剧?藏戏《文成公主》剧照。新华社记者 张善臣摄    一阵钹鼓响过之后,堆龙德庆县乃琼镇村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觉果节藏戏表演,那是对辛勤劳作的慰劳,也是对丰收的企盼。     华彩的服饰、粗犷的动作、宏大的气势,还有演员那响遏行云的雄浑之音,把八大藏戏之一《朗萨》演绎得淋漓尽致。一个眼神、一次埋...
查看更多
藏戏班主格龙
人物
藏戏班主格龙这个古老戏种独特的扮相和表演,给中外来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到旅游季节,七八个旅行社、宾馆、酒店找上来,根本演不完。没有我们,客人都不肯吃饭  房间的角落里,七七八八堆放着各式各样的面具、鼓、铙,和类似牛头马面的头饰。一旁的小间,几个藏族妇女在缝制戏服,一边高声说笑着。一个20岁左右的小伙子穿上戏服,连着在大房间几个360度的大转身。  捂着胸口,拖着腿,格龙缓慢地走进房间,坐下来微微喘着气。岁月不饶人,一年前的一场大病,让他再也没有机...
查看更多
藏戏及其面具艺术辉彩
论坛
藏戏及其面具艺术辉彩刘志群    藏历七月初(公历8月),整个西藏高原,一年一度狂欢式的雪顿节开始了。藏戏观演是雪顿节的绝对主角,故而雪顿节也被称为藏戏节。藏戏作为中国戏曲中一种比较特殊的戏剧艺术,以其神奇瑰丽、魅力弥久的辉彩,不仅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也引起了外来各个民族和各个国家人们的青睐和激赏。    藏戏艺术的特色和价值    藏戏为现存中国戏曲剧种中最为古老的剧种之一。它主要是在独特的藏族社会历史和生活土壤里生长起来的,形成了藏族自己独创的内容与形...
查看更多
藏戏与印度梵剧的比较研究
论坛
藏戏与印度梵剧的比较研究刘志群    序 语    作为同属东方戏剧文化而二者又有许多联系和影响的藏戏与印度梵剧,根据笔者所能接触到的藏戏资料和极为有限的现已失传的古梵剧资料,尝试性地做一初步的比较研究,继而从二者之间有许多亲缘关系而相同或相似之处,也有因不同文化背景和传统而产生许多巨大区别或相异之处的比较中,进一步探讨藏戏艺术特点和优势的成因。    1.1-3 从历史发展渊源上比较    1.1梵剧的历史发展渊源和剧作家及剧目    梵剧的历史源头,最...
查看更多
德化白瓷的历史及其影响
专题报道
德化白瓷的历史及其影响 明代德化窑观音立像明代德化窑文昌坐像    德化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瓷业产区和外销瓷的重要产地之一,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我国的三大瓷都。明代德化的白瓷产品,将我国白瓷艺术推向了世界陶瓷艺术的顶峰,被誉为“中国白”、“东方艺术”、“国际瓷坛明珠”,代表了我国当时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和艺术成就,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一、德化白瓷的发展史略    作为东方古国,中国有许多耐人寻味的东西。瓷器是我国古代的发明之一,已有近四千年的历史...
查看更多
中国世界非遗数急剧膨胀 喜或忧?
专题报道
 中国世界非遗数急剧膨胀 喜或忧?     22项!一夜之间,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目急剧膨胀。高兴之余,也不免令人担忧:所谓“物以稀为贵”,“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金字招牌,会不会因此掉价?    据悉,此次韩国也有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成功。韩国媒体报道说,新增5项之后,韩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达到了8项。中国的“优异成绩”更是让世人关注。    “我是喜忧参半。”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康保成如是说。“感觉这是一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圆雕技法在寿山石雕刻中的运用
专题报道
  圆雕技法在寿山石雕刻中的运用高山石古兽高山石采芝女九螭穿环骆驼鸡(高山石)    圆雕又称立体雕,是艺术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它要求雕刻者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进行雕刻。它是寿山石雕最古老、最基本的技法,也是“东门派”的主要技法。     一、圆雕技法具有悠久的历史    寿山石的圆雕始于南北朝。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福州地区陆续挖掘出的南北朝时期的殉葬品“人兽俑”等,就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原始的寿山石...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