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遗传播:怎样凝聚关注的力量
2018.07.10
专题报道
图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琵琶歌(新华社发)对非遗,要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消费环境,让传承人有尊严、有收入,非遗才能重现活力和生机,才能做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而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支持,中国传媒大学承办的“2018非遗传播专题研讨”,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士共同为非遗传播“定弦定调”。理念:传承和传播“双轮驱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央视推出一台别开生面的“非遗公开课”:以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中的...
查看更多
“千年潍水·手艺之都”——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潍坊)保护成果展示月系列活动...
2018.07.10
要闻
7月7日,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潍坊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千年潍水·手艺之都”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潍坊)保护成果展示月活动,在京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成果展示月活动将于7月23日至8月23日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保护基地——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观众见面。本次成果展示活动包括成果展览、潍坊物产展销、展演周活动等。其中,展览分为仁者乐山、智者潍水 、巧者百工、忠者永垂四个版块。展览将通过视频、图片、实物和文字介绍,全方位展示潍坊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富有地域特...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首批优秀成果发布
2018.07.09
要闻
嘉宾为优秀
项目
颁发参展证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首批优秀成果推介会”6日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云南的四季生产调、辽宁的古渔雁民间故事等2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被评为优秀
项目
。几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到来令活动精彩纷呈,潘萨银花和小黄侗歌队演唱了侗族大歌《蝉之歌》和《祖公落寨》;巴德玛深情地演唱了蒙古族长调民歌《北边的山梁》;牛玉亮为观众带来《绿水春山。百鸟争鸣》,展示了口技的绝活;秦梦雨和徒弟把昌黎地秧歌鲜明的舞蹈风格展...
查看更多
把非遗送到群众家门口——张家港市创新打造非遗流动展车
2018.07.06
专题报道
专题介绍非遗
项目
的视频影像吸引着孩子们“行走的记忆”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动展车 地处江尾海头的江苏张家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深厚。近日,张家港市弘扬普及本土特色文化,创新打造了非遗流动展车——“行走的记忆”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动展车,亮相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6月11日,非遗流动展车出现在“张家港市非遗进校园示范学校”——梁丰初级中学。一个8米长、7.5米宽的小型展厅呈现在学生面前,他们争先恐后登上展车。9个古色古香的展架上摆放着古...
查看更多
李艳军:用永乐桃木雕刻美好人生
2018.07.06
人物
李艳军在工作室创作作品 王焕伟 摄头顶上一束长发,下巴上一缕胡子,枣红的棉质对襟上衣,配上深蓝色的中式裤子——李艳军的外表既文艺又新潮。李艳军,1976年出生于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许湾村一个木雕世家,受祖父教诲,十岁习刀刻,因心灵手巧,功力早现。2006年便在永乐镇举办了“永乐桃木作品展”,2010年自办“芮城县永乐理天桃木雕刻坊”,2014年更名为“芮城县理天木雕文化研究所”。日前,李艳军被评为永乐桃木雕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在李艳军不大的工作台上,摆满了...
查看更多
旅游:为非遗注入新活力
2018.07.05
专题报道
平田村非遗
项目
体验点2018“浙江好腔调”演出现场在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浙江入选
项目
位列全国第一。作为全国非遗保护综合试点省,近年来,浙江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保护、开发及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了独特的“浙江经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沉淀的精华,是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世代传承的瑰宝。全域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带来了新理念和新路径,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民宿里的非遗传承...
查看更多
陕西举办“研培计划”社火脸谱培训班
2018.07.05
地方新闻
日前,陕西省文化厅和陕西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陕西第十期(社火脸谱)培训班。来自陕西17个区县的40多名社火脸谱相关技艺的传承人、从业者参加了培训。 据了解,本次培训为期一个月,学员主要为社火脸谱
项目
的各级代表性传承人,以社火脸谱为主要职业或家庭收入来源的手工艺人,以社火脸谱为主要经营内容的小微企业、作坊、合作社的管理、研发或表演人员。据了解,此次培训旨在帮助学员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提高...
查看更多
国际资讯汇·第2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第七次会议举办等
2018.07.04
要闻
“国际资讯汇”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于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通过对相关国家和组织非遗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翻译,我们将为您呈现一定周期内国际视野下非遗保护的相关资讯内容。 目录:一、要闻回顾 二、会议、培训、展览 三、其他 第二期:2018年5月—6月 关键词一:要闻回顾 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第七次会议举办...
查看更多
中国“三大史诗”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新进展
2018.07.04
10周年媒体报道
中国“三大史诗”——“格萨(斯)尔”“玛纳斯”“江格尔”被誉为“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均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项目
名录。专家表示,在以民间为基础、以政府为后盾、以学界为智库的三重互动保护模式下,我国“三大史诗”保护工作取得许多实质性进展。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史诗学学科建设,推动中国多民族史诗传统的赓续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在京举行了“推动‘三大史诗’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研讨会。专家介绍说,中国少数民族口头史诗蕴藏丰富,类型多样,分布广阔...
查看更多
中国“三大史诗”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新进展
2018.07.04
要闻
中国“三大史诗”——“格萨(斯)尔”“玛纳斯”“江格尔”被誉为“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均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项目
名录。专家表示,在以民间为基础、以政府为后盾、以学界为智库的三重互动保护模式下,我国“三大史诗”保护工作取得许多实质性进展。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史诗学学科建设,推动中国多民族史诗传统的赓续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在京举行了“推动‘三大史诗’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研讨会。专家介绍说,中国少数民族口头史诗蕴藏丰富,类型多样,分布广阔...
查看更多
1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