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4   星期六   农历四月廿七   
搜索
中国“藏医药浴法”的申遗之路
专题报道
在北京举办的一场中医药健康文化节上,读者在看藏医学相关图书 阿静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西藏拉萨神猴藏医院,一位患者接受“藏医药浴法”治疗 江飞波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中国中医药展上,观众观看藏医专用药包 南山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2018年11月28日,一个喜讯从遥远的毛里求斯共和国首都路易港传来——“藏医药浴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共有4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世界非遗相关名录。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百花园...
查看更多
继承与创新:刺绣玩出新花样——“2018潮州国际刺绣艺术双年展”观察
专题报道
    用丝线绣出的“木兰花”悄然绽放、“游鱼”身上闪动着粼粼波光……2018年12月20日至2019年1月5日,这些令人称奇的作品亮相于广东潮州举办的“2018潮州国际刺绣艺术双年展”,向人们展示古老的刺绣艺术在新时代焕发的勃勃生机。    本次展览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驻潮州传统工艺工作站主办,以“刺绣与当代生活”为主题,分“生活·时尚”“传承·振兴”“融汇·超越”3个专题,荟萃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波兰、加拿大、美国等13个国家的176名作者的249件...
查看更多
书写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新篇章
论坛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胜利召开之际,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出台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将走上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是我国非遗保护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改革开放40年来,在非遗保护领域,在维护文化多样性方面,中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向世界贡献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其中影响较为深远的是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    众所周知,非遗的...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非遗半月报第25期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第25期:2018年12月17日—12月31日本期信息一览:▲文化和旅游部出台《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 亚太中心管委会第七次会议在京召开▲《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于2019年1月1日施行▲广西公布第七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江西举办非遗法律法...
查看更多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五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地方新闻
2018年12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五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89项。其中新增项目52项,第一、二、三、四批扩展项目37项。这89项非遗项目,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大类别,涉及全省21个市州和省级单位。至此,四川省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由522项增加至611项。“天府之国”的四川历史悠久,巴蜀地域文化厚重,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查看更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地方新闻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桂政发〔2018〕58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确定的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41项),现予公布。全区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扎实做好我区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让非遗融入生活 带动乡村振兴——贵州德江(桶井)非遗扶贫与乡村振兴研讨会综述
专题报道
2018年12月1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举办的“非遗扶贫与乡村振兴研讨会”在贵州省德江县桶井土家族乡春晖文化苑举行。来自江苏、贵州的20余位专家学者、传承人、业内人士等汇聚一堂,共同探讨非遗尤其是传统工艺如何有效地融入国家脱贫攻坚大战略,以带动村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非遗项目和传统村落,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利用,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让非遗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与生活。要用改革创新的思维来进行动员和整合,认...
查看更多
非遗展演应向偏远处“偏心”
论坛
    近年来,随着“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持续开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群体,特别是革命老区、偏远山区以及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有了充满稀奇和欢喜的新体验。第一次看儿童剧、听交响乐、与专业演员同台表演……这些“远道而来”的,包括了各种各样的艺术样式,近距离地呈现在偏远地区的师生们面前,让人们看到了在不断加大文化投入力度、消除文化供给不均衡的情况下,距离的羁绊正在因各方的关心与支持而减少和消除。同时,这也把另一个问题摆到了桌面:原本“乡里乡亲”的本土非遗却变得陌生起来...
查看更多
“传统手工艺的当代转换——2018中国工艺美术理论与批评论坛”在京召开
要闻
图1 “传统手工艺的当代转换——2018中国工艺美术理论与批评论坛”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2018年12月28日,“传统手工艺的当代转换——2018中国工艺美术理论与批评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活动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统技艺研究室)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五十余人参加论坛,共同就传统手工艺在当代社会的功能,以及如何应对社会变...
查看更多
2019年民俗年历
专题报道
编者按:2019年就要到了,你的日历准备好了吗?贴心的民俗君为大家准备了充满节日情怀的民俗年历。“2019年民俗年历”继续以传统节日为主题,汇集了我国目前现存的、较为公认的、范围较广的、影响较大的和特色较显著的民俗节日。2019年,翻看民俗年历,与民俗君一起,数着日子过节。民俗君自知能力有限,缺漏之处,欢迎读者补充。不当之处,还望读者批评。2019年民俗年历2019/1/1-1/31  元旦  1月1日 (农历十一月廿六)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