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我国非遗产业发展亟待突破三大困局
2012.05.23
专题报道
我国非遗产业发展亟待突破三大困局 姜辰蓉 张晨俊 今年4月9日在西安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西洽会)上,来自全国12个省区的300多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齐聚一堂,众多世界级、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悉数亮相展示。与会者认为,经过多年的发掘保护,我国一些非遗
项目
已经走上了产业化传承和发展之路,但与此同时,非遗产业却受到缺乏盈利模式、冷热不均、融资困难等三大因素制约。专家表示,非遗产业健康发展亟待突破这三大困局,探...
查看更多
保护非遗 关注一线传承人
2012.05.23
专题报道
保护非遗 关注一线传承人许卓恒 郑春苗 老一辈的非遗大师走一个少一个,年轻一代的能接班的却不多! “杭州的顶尖非遗技艺很多,像王文英的机绣,称得上世界第一,但也面临着传承人的问题。”杭州市“非遗”专家杨光宇说。今年5月7日,就如何“保护非遗,传承非遗”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三位“非遗”专家。杭州机绣 杭州市非遗中心专家库成员杨光宇: 传承人渐少关键还是待遇问题 保护非遗传统工艺,最关键的还是要保护真正在第一线的传承人。“杭州的非遗
项目
是全国数...
查看更多
中国非遗保护与国际合作之路
2012.05.28
专题报道
中国非遗保护与国际合作之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左)与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一起为亚太中心揭牌。摄影/谌强 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相关国际文化公约健康发展,积极开展双边文化合作,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中国负责任文化大国形象,积极推广中华文化,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热情肯定,不仅巩固和提升了中国文化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同时,也推动了国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查看更多
论作为文化资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和管理
2012.06.05
论坛
论作为文化资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和管理——兼及日本的经验与探索陈志勤 摘要: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文化遗产以来,到文化部提出的具有中国非遗保护特色的文化生态保护区理念,可认为我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体保护的文化生态保护区),而之后文化部提倡的生产性方式保护,不但会促使非遗的进一步资源化,也会推进保护与利用、发展关系的进一步明朗化,同时,在前一阶段非遗保护工作、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都将在追求经...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讲座周、非遗典籍记忆系列展在京开幕
2012.06.09
其他新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典籍记忆系列展开幕 本网讯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提高人民群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在2012年6月9日——第七个文化遗产日之际,由文化部主办,国家图书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典籍记忆...
查看更多
莫让非遗“空前绝后”
2012.06.11
专题报道
莫让非遗“空前绝后” 蔡正奋 记者从近日举行的上海纪念“非遗法”颁布一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获悉:上海约半数非遗
项目
处在濒危或有濒危可能的状态,亟待进行科学评估,优化传承链结构,创新非遗保护的管理机制。(6月7日《人民日报》) 上海遇到的问题,在全国不少地方同样存在。在湖南,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韶山山歌,随着农耕文明的衰落,后继乏人。在广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玉雕,因其雕刻技法需长时间锤炼才能学有所成,已没有年轻人来学习。在湖...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 城市的根与魂
2012.06.11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 城市的根与魂 陈勤建 2005年4月,当时国务院办公厅刚下达《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我接到当时上海文广局社文处处长和群众艺术馆调研部主任的电话,邀请我一起探讨关于上海非遗保护的一些基本规划以及筹备召开上海首次非遗保护工作研讨会的事。当时全国的非遗保护工作都在起步阶段,社会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都还没有普遍的认识,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非遗处都尚未建立,但是相关人士能够如此迅速地作出反应,我...
查看更多
首届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大展拉萨开幕
2012.06.11
其他新闻
首届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大展拉萨开幕 “这个叫什么?”“乌尔朵。”“那个呢?”“江孜卡垫。”2012年6月9日是中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位于拉萨市八廓街附近的西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里人头攒动,为期7天的首届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大展在当日正式开展。 据介绍,此次大展由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主办,西藏自治区群艺馆承办,近300名各级各类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参展,非遗保护
项目
共42个,其中展示类非遗保护
项目
29个,传统歌舞展演类
项目
13个,分别在手工技艺...
查看更多
非遗也是一种文化软实力 不该成为“非常遗憾”
2012.06.11
论坛
非遗也是一种文化软实力 不该成为“非常遗憾” 在第7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解放周末》专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乌丙安。 这位83岁高龄、仍为“非遗”四处奔走的老人疾呼:当文化遗产被当作文化产业来开发,当“非遗”被当作GDP指标写入规划,“非遗”必然无法逃脱“非常遗憾”的命运。我们必须时刻警惕,别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把“非遗”保护这本“好经”念“歪”了。 损毁传统文化就意味着丧失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在...
查看更多
创建非遗保护的“中国模式”
2012.06.11
论坛
创建非遗保护的“中国模式” 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古老国度,中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基因,也成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和人类文明传承与文化创造的重要源泉。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高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克服重重障碍,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特别是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中国特色道路,创...
查看更多
1
146
147
148
149
150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