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别让一个人带走一个非遗项目     2月25日,太原莲花落创始人、表演艺术家曹强突然离世,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太原莲花落的唯一传承人,曹强先生故去后,谁能担起将莲花落继续发扬光大的重任,谁能接过曹强手中的接力棒?让喜爱这门艺术的人在悲挽之余,难免不做一些反思。而实际上,我省很多非物质遗产项目中,像曹强先生是某个项目唯一继承人的情况,并不是孤例。它们如何被保护,如何能发展?    类似情况很多不少项目会就此失传    山西省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有个共性,那就是年...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女生大学校园传播非遗文化:90后可以坚守传统      “我希望在‘非遗青年’们的心里埋下一颗‘非遗’的种子,它一点一点地萌芽长大,不管过了多少年,从事着什么行业,只要一想到年轻时遇到过这么一群人,做了这么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就会在自己的领域内为保护‘非遗’尽一份力”,说出这句话的女生名叫张金晖,是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北京砖雕”第六代传承人张彦的女儿,当然,她还有一个身份,她是中国传媒大学“非遗青年”的创始人。“我们要向大家证明,90后也可以坚守...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珠算入“非遗” 传承不必盯课堂赵国金已经使用珠算近40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4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宣布,正式批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此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获知这个消息,在聊城城区花园路开设了一家中医医堂的赵国金心头一喜。他今年48岁,不到10岁就学会了珠算。    在电子计算器随处可见,已经成为最普遍计算工具的今天,他依然...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珠算:正在被遗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通过,珠算正式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  珠算是我国的重要文化科学遗产之一。算盘简单的结构中蕴含了精深的数学思想。中国珠算不仅以其独特的传统结构和算法口诀,为人们提供了快捷便利的计算方式,也记录下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演变、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文化理念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古到今,珠算的象征符号常常出现在语言、文学、建筑、绘画、雕刻等领...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四个中国人》的非遗故事引关注 农村文化存空白  吴亚顺千根村打扇鼓的妇女们。高喜业    近期,一本名为《四个中国人》的书引发关注。书中四个普通的中国人,既是农民,又有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身份:吕崇德在陕西华县演皮影,程宵春在浙江衢州打纸簾,高喜业在陕西榆林唱喜曲,池素英在河北赞皇跳扇鼓。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雷建军率领梁君健、焦瑞青等人,与这些传承人共同生活,记录其生存状态,呈现出了普通中国人的质朴与快乐。他们的行动不仅引发人们关注农民...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丝之光 绸之韵——中国的蚕丝织绣    丝绸,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从一片桑叶,一个蚕茧,再到一缕丝线,一幅绸缎,走过了数千年的光阴。细密的丝线,经纬纵横,把大自然的宝贵馈赠和祖先的伟大智慧紧紧地交织在一起,络绎不绝,代代相传。丝绸以其特有的细腻、光滑的质感和优秀的实用性,为中国的物质文明增添了绚丽的光彩,更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和精神向往。可以说,丝绸的性格,正是中国人的性格:温润、细腻、热情、浪漫、勤劳、智慧……通过...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13,非遗保护步伐更加稳健    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不仅勾起了人们对于珠算的回忆,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为2013年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在年末添上了绚烂的一笔。  回顾2013年,我国非遗保护各项工作扎实开展,成绩喜人。2013年,是我国开启非遗保护工作的第10个年头,又恰逢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颁布1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在世独龙族文面女仅剩28人 文面习俗独特而神秘 文面女丙秀芳清澈透亮的独龙江文面女肯国芳和老伴儿文面女李文仕一家   布满皱纹的脸上,蜿蜒着青蓝色刺纹组成的图样,或深或浅,有的几乎将整个面部覆盖——生活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的独龙族文面女因此显得特别而又神秘。  如今,在世的独龙族文面女仅有28人。关注她们的健康,做好文字、图像、音视频等档案资料的采集迫在眉睫。  每年一半时间大雪封山  “贫困尚未根本扭转,但较之帮扶之初已有...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走近非遗守护者 火药文化绝技传承陷入尴尬境地 高泽清老人在整理九莲灯记者 吴珊 摄12月1日,永川区陈食街道菜茵岩村,小朋友们对高泽清制作的“大月亮”很感兴趣。记者 吴珊 摄     陈食烟火架  陈食烟火架不仅融汇了传统的编扎、裱糊、彩绘、雕刻技艺,还在传统技艺基础上增加了皮影、木偶、杂耍、焰火、声、光等效果于一体的表演内容,而这一切的表演形式,仅源自一个“炮子”(冲天炮)和成百上千根的导火索(引线)。  整个烟火架均为手工制作,按照事先设定好的程序,依...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梁平:遥看千年民间事 请到这里观“非遗”张亚飞 杨馨 梁平竹帘作品《溪山行旅图》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收藏梁平木版年画《加官进爵》    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的梁平县,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县。  目前,梁山灯戏、梁平木版年画、梁平癞子锣鼓、梁平竹帘、梁平抬儿调5个项目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列入重庆市级保护名录的有20个、县级保护名录的有86个。梁平已拥有国家级传承人4名、市级传承人33名、县级传承人91名。  “保护、传承...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