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立夏
搜索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
通知公告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办非遗函 〔2018〕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各直属单位:  2018年6月9日为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文化和旅游部决定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查看更多
小作品镌刻时代大记忆
专题报道
青铜作品《欢乐鼓》景泰蓝《大国雄风》 金镶玉工艺品《福禄万代》“独具匠心——工艺美术四十年回顾展”于4月18日至22日走进西安,这是继北京之后全国巡展的第二站。该展览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办。展览共征集到第一至六届百余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近300件(套),涉及陶瓷、织绣、雕刻、印染、金属工艺等艺术品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创作者的国家级称号,1979年至今共授予443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参加展...
查看更多
西藏120名等级唐卡画师迎年检大考
地方新闻
第八届西藏唐卡艺术博览会4月20日到22日在拉萨举行。博览会期间,全区120名等级唐卡画师要接受年度作品考核。今年博览会引入了“升降级”机制,作品不合格的等级唐卡画师将面临“降级”等程度不一的处罚。根据相关章程,本届唐卡艺术博览会以等级唐卡画师作品年检为主要内容,7名专家成员将从造型度量比例、神韵刻画、整体构图、色彩、描金、勾线和创意7个方面,对等级唐卡画师的作品进行打分考核,优秀作品将送去内地参加系列巡展。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产业处处长罗布次仁介绍,“降级...
查看更多
“青出于蓝”第二回中国传统染缬技艺传承人对话在浙江桐乡顺利举行
地方新闻
4月19日-21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办的指导下,由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桐乡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8“青出于蓝”第二回中国传统染缬技艺传承人对话在美丽的江南水乡-桐乡举行。本次对话以“创造、创新、创业”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全国传统染缬技艺领域的代表性传承人、专家学者、文化企业、设计师、知名网络平台、专业院校等近150人,共话染缬之美、染缬之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管理处负责...
查看更多
研培成果亮相苏州创博会:创新传统工艺 建设美好新生活
成果展示
2018年4月19日,第七届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盛大开幕。本次展示面积达40000平方米,分设“国际创意设计”、“新手工艺运动”、“‘文化+’融合创新”、“文化消费”4大展区,共64个主题展馆,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捷克、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家创意设计企业参展。 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简称"中国苏州创博会"(CCDE),201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江苏省文化厅...
查看更多
清华美院“青瓷与大漆”研培成果展在京举行
要闻
    近日,“青瓷与大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第六期、第七期非遗研修班结业成果展”在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举行。该活动是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项目之一,由北京市文化局指导,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非遗研培项目组、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主办。    2017年5月,来自全国青瓷和漆艺行业的40余名青年骨干走进清华园,展开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学习。在学习期间,9名来自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和帝国理工学院的高材生和清...
查看更多
专访上海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萧烨璎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萧烨璎,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国家非遗中心”):非常感谢...
查看更多
专访上海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萧烨璎
访谈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萧烨璎,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中国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90后”非遗传承人杨昌芹:从380到300万 小小竹编助力家乡大发展
人物
身着苗族特色服装,手持竹编杯套,在2018年全国两会首场“代表通道”上,从容而自信地向全世界人民介绍赤水竹编工艺文化和赤水人民脱贫致富的故事。她是“90后”,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贵州团最年轻的代表,是省级“非遗”赤水竹编的传承人,是工艺美术大师,也是村里的脱贫致富带头人……她就是杨昌芹,一位从苗族竹乡里走出来的传奇女子。 杨昌芹在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本人供图)那些打不垮你的,终会令你更强大杨昌芹出生于贵州省印江县的一户苗族人家,她本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查看更多
几近失传杭州评词终开专场 《白蛇传》说出老杭州的味道
专题报道
  又是西湖畔的杭州四月天。16日晚的杭州滑稽艺术剧院的“钱塘余韵”第二季迎来了青年演员贺镭的杭州评词专场《白蛇传》。一个晚上,许仙和白素贞这个杭州人耳熟能详的故事讲了《断桥初相会》《许仙成亲》和《许仙被捕》三个章回。 这个充满浓郁杭州本帮风味的故事经过改编整理,加上杭州评词特殊的表现手法,就像百年前杭州两大评词社的辉煌年代一样,再次勾住了观众的腮帮子。 下了舞台,贺镭叹了口气,“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杭州...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