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1   星期日   农历四月十四   立夏 立夏
搜索
相关资讯
为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增强传承活力,促进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2015年5月,文化部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试点工作,以传统工艺为切入点,委托有关高校、设计企业等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教育培训。目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已顺利开展了研修与普及培训两项工作,共有23所试点院校举办了33期研修班和普及培训班,培训学员1700人,取得了显著成效。 研习...
查看更多
人物
   新疆博湖县耐德曼家中,年轻人正在跟她学习萨吾尔登舞蹈。 耐德曼是远近闻名的、博湖县唯一自治区级萨吾尔登传承人。   博湖县不仅风光秀美、景色宜人,而且是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的县,素有萨吾尔登的故乡之称。在博斯腾湖湖畔,就有一位非常热爱萨吾尔登舞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老人,她挽救、保护、传承着濒临消失的原生态文化,她不平凡的经历,演绎着让人感动的故事。她就是远近闻名的、博湖县唯一自治区级萨吾尔登传承人---耐德曼。   走进耐德曼家时,她正...
查看更多
人物
    武强年画制作工艺采用的是雕版印刷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现在,马习钦正潜心研究武强年画的制作工艺,结合现代手法,使武强年画的绘、刻、印、裱四个流程在不失传统做法的同时,更加先进。  马习钦是武强年画的原产地——河北省武强县街关镇人。自宋元开始,武强人就用当地芦草做纸,用土生杜梨树木料做版,用槐花(黄色)、石榴花(红色)、靛蓝草(蓝色)、锅底灰(黑色)榨取天然颜色来印刷年画。武强年画明初已初具规模,清康熙、嘉庆年间达到鼎盛,最高产量达1亿对开张...
查看更多
人物
  家住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户撒乡的项老赛,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6日,正在田里做农活的项老赛接到客户电话后便匆匆赶回家里。“有人想来买几把刀。”项老赛的刀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宣传名片。   今年55岁的项老赛,自小就师从父亲,学习阿昌族世代传下来的打刀技艺,是正宗阿昌打刀世家的嫡系传人。阿昌族独特的锻打、淬火、磨刀以及夹钢等纯手工制作的各种刀具,硬可斩铁,利可削干毛巾或削老竹、剃汗毛。2006年5月,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
查看更多
人物
  “如其他传统工艺一样,宣笔也面临着原材料、后继无人等传承问题”,“好在现在中国人对传统文化逐渐重视,其中毛笔字和传统书画就受到了重视,宣笔慢慢地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文年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宣笔因产于古宣州而得名。唐、宋时即奉为贡品,尤以紫毫笔倍受书画名家的追捧。   走进安徽宣城溪口镇的安徽宣州宣笔厂,仿佛走进了一个农家大院:徽式的老房,洁白的院墙。约70多平方的宣笔制作车间里,五、六个制笔工人正在低头忙碌...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2015年10月12日上午8点半,北京服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四层学术讲堂,迎来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传统服饰文化传承与设计创新研修班”开学典礼,校党委副书记钱卫、文化部非遗司管理处处长荣书琴、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全体研修班的学员参加。 定兴京绣传承人田鹏代表此次参加培训的学员发言:感谢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及北京服装学院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为他们提供了这次难得的学习、交...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为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由文化部委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中国美术学院3所院校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班将于2015年下半年开班。 此次研修活动主要面向具有较高技艺水平的传统手工艺传承人或资深从业者,内容涉及传统服饰、雕刻、金属手工、工艺美术等多个方向。研修班共计5期,每期20人,共计培训100人次。2015年9月,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下发通知,要求各省(区...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为提高非遗传承人群的当代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文化部于7月中旬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试点工作。目前这一工作已经在上海大学、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等18所院校陆续展开,预计举办培训班21个,培训人员1290人次,涉及剪纸、刺绣、编织、漆器髹饰、瓷器烧制、金属锻制、唐卡绘制等数十项非遗项目。此次暑期试点培训是该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重点工作之一。 据文化部非遗司负责人介绍,启动这一试点工作,是针对部分传统手工艺者的综合文...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为提高非遗传承人群的当代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文化部于7月中旬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试点工作。目前这一工作已经在上海大学、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等18所院校陆续展开,预计举办培训班21个,培训人员1290人次,涉及剪纸、刺绣、编织、漆器髹饰、瓷器烧制、金属锻制、唐卡绘制等数十项非遗项目。此次暑期试点培训是该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重点工作之一。 据文化部非遗司负责人介绍,启动这一试点工作,是针对部分传统手工艺者的综合文...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七月的昆明,阴雨连绵,气温一路走低。然而,随着一场以 “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当代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为主题、为期一月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活动的持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成为一个热议话题而不断升温。 云南作为试点省份之一,通过积极开展“中国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活动,开阔传承人视野,提升非遗传承人群文化素养与工艺水平,搭建起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现代设计以及现代生活之...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