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9   星期四   农历五月初三   
搜索
专题报道
丰富多彩的彝族特色文化 6月10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8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140项。其中云南有22个项目入选,涉及23个申报地区或单位,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党的十九大以来,云南省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极开展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国家、省...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中国的非遗教育并非始自21世纪,而应追溯至有着漫长历史的本土民俗教育实践,其中高校及其学者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钟敬文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案例考察可以看出,在中国民俗学领域长期开展的“民俗教育”,与目前的“非遗教育”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连续性。与此同时,“非遗”概念的传入也为我国民俗教育带来了新变化:“客位教育观”更加向“主位教育观”转变;学院派民俗学日益与公共民俗学相融合。当前,非遗工作的学科化及其与民俗学的关系等,是民俗学界亟待探索并解答的问...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近年来,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成为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共识,并有越来越多的人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其中。与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同步,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工作。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中国的乡村文化与村民共同构成了一个文化生态链条,传承、延续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文物建筑与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日前,汉派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该项目荣膺“国家级”,是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近年来推动非遗保护传承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自2016年《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江岸区从制定规划、落实政策、保障经费、建立体系、倡导社会化传承、鼓励社会参与等方面,开展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江岸模式...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2020年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积极为新冠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贡献力量,中医药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形成新的发展格局。部分省市出台支持中医药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政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成立,典型案例突出,多部著作出版,传播平台——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上线,宣传片发布,成功举办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论坛等学术活动。总结取得成绩的同时,找准保护传承工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有利于促进中医药非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今年6月,甘南锅庄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已建成完整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现有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格萨(斯)尔3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有83项非遗项目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省级、市州级、县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分别达493项、2107项、5241项; 全省认定国家级、省级、市州级、县区级非遗传承人分别达68名、61...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中国古羌城“羌年”庆典现场   (供图:茂县县委宣传部) 2019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首批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四川省)名列其中。自2008年10月批准设立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经历了从规划制定到平台建设,从精神家园重建到乡村振兴,从抢救保护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了从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向正式成为保护区的蜕变。 保护:探索灾后重建的成功经验...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广东余荫山房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 (供图:番禺区非遗保护中心) 南粤又增18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时尚、多样的非遗旅游线路大受年轻人欢迎 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广东近日又添喜讯:今年6月,广东新增18项国家级非遗项目。 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为各地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指出了更明确的路径及目标。目前,广东正如火如荼地围绕全省各项非遗资源进行文旅开...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狮舞(广东醒狮) 广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广东的非遗对内根源于中原文化,对外是海外华人华侨与祖国联系的文化纽带和情感纽带。在自身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了开放包容的特点,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元素和发展力量。 最近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广东有中药炮制技艺(江门新会陈皮炮制技艺)等18项非遗上榜,新一批国家级“非遗名片”知名度高,影响力大,涵盖广府...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初夏,在江苏常州东方盐湖城景区,游客张雪莹母女俩身着汉服,在“纸花阵”金坛刻纸非遗展馆体验了一场“指尖上的艺术”。拿着母女二人共同完成的作品,张雪莹说,“没想到这里有这么多的非遗体验项目,甚至连入住的酒店都有非遗DIY,孩子对此非常感兴趣。” 东方盐湖城景区是日前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的25个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试点项目之一,景区打造了金坛刻纸、烙画等非遗展馆,并配套推出一系列演艺、体验项目,让非遗巧妙融入景区。如同在东方盐湖城一样,越来...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