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10-02 星期四 农历八月十一 秋分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285)
机构
(1)
政策
(215)
资讯
(6376)
清单
(3477)
资源
(744)
学术
(1084)
百科
(4)
其他
(384)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土生葡人美食烹饪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土生葡人美食烹饪技艺是以葡萄牙式烹调为基础,融汇非洲、印度、东南亚、中国广东地区以及澳门本地华人的烹调方式而形成的美食技艺,用该技艺炮制而成的菜色被称为“土生菜”。该项目主要流传于澳门特别行政区,并随着当地土生葡人的迁居而逐步流传到其他国家。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南海北岸、珠江口西侧,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潮湿,夏季多雨。自16世纪葡萄牙人来到澳门以后,东西文化交融并存,土生葡人文化传统在这里得以孕育并传承发展。 土生葡人美食烹饪技艺融汇了欧亚非美食特点...
查看更多
小吃制作技艺(火宫殿臭豆腐制作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火宫殿臭豆腐制作技艺是主要流传于湖南省长沙市的一种传统小吃制作技艺。长沙水运便利、商业发达,盛产制作臭豆腐所需的香菇、鲜冬笋、黄豆、紫苏等农作物。座落于长沙市坡子街的火宫殿,源起于供奉火神祝融的火神庙,有着440余年历史,历来香火鼎盛。坡子街一带商业繁荣,人文荟萃,火宫殿广阔的庙坪里因而聚集了不少小吃经营者挑担摆摊、搭棚立灶,为火宫殿臭豆腐制作技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火宫殿臭豆腐是湖南最具特色的传统美食之一,是以白豆腐为主料,经特制卤水浸色渗味、油炸...
查看更多
小吃制作技艺(逍遥胡辣汤制作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逍遥胡辣汤制作技艺发源于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逍遥镇,是当地回、汉人民自宋代以来便已世代传承的羹汤制作技艺。目前,该项目以西华县为核心,遍布河南省各个市、县、乡镇。逍遥镇所属的西华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物产丰富,该地所出产的优质槐山羊、牛肉、小麦、黄花菜、粉条等闻名全国。西华县水网密集,冬天湿冷,人们习惯食用胡椒口味的食物以便于防寒、保暖,逍遥胡辣汤制作技艺应运而生,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被不断地改进。 逍遥胡辣...
查看更多
果脯蜜饯制作技艺(雕花蜜饯制作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雕花蜜饯制作技艺是集食品与工艺品于一体的传统手工技艺,分布在湖南省西南部,其核心流布区域为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和邵阳市绥宁县。该地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夏季阳光充足,土地肥沃,适合传统柚子树和冬瓜等蔬菜生长,各村寨内的古井水清澈甘甜,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优质原料促成了雕花蜜饯制作技艺的产生和发展。 雕花蜜饯历史悠久,为历代贡品。其制作技艺含选材、切片、雕刻、蒸煮、上糖、翻晒五大步骤和几十道工序。雕花蜜饯以靖州特有的青柚为主要原料,先将柚子刮去薄皮...
查看更多
果脯蜜饯制作技艺(北京果脯传统制作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北京果脯传统制作技艺是以北方果脯制作为基础传承发展至今的一项传统饮食制作技艺,已有300余年历史,主要流布于北京地区,并辐射至周边区域。北京及周边地区林果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尤其是北京怀柔区,盛产杏、李、沙果、樱桃等水果,树果品质优良,为果脯制作提供了优质的原料。 北京果脯传统制作技艺包括选料、原料初加工、清洗护色、酵香、制作饴糖、糖制、烘制、整形成品8个步骤,共计29道工序。切分讲究“一刀切”,入糖讲究“先掖锅”,化糖讲究“勺提一条线、勺舀不粘连...
查看更多
食用油传统制作技艺(大名小磨香油制作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大名小磨香油制作技艺是通过石磨“水代法”制取香油的传统手工艺,是我国食用油的传统制作技艺代表之一。大名小磨香油制作技艺发源于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并辐射至周边地区。大名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自古盛产优质芝麻,为小磨香油提供了优质原材料。 大名小磨香油精选优质芝麻为原料,采用“水代法”传统工艺制作,因香气扑鼻、浓郁,故称为“香油”。大名小磨香油要经过选料、培育炒制芝麻胚胎、扬烟、石磨低温和低速磨制、油胚分离、起油、物理过滤等...
查看更多
川菜烹饪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川菜烹饪技艺是巴蜀文化和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代表,流布范围较广,核心区为现今的四川省和重庆市,辐射区包括云南、贵州、湖北、陕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四川省位于长江上游,海拔落差较大,多样的地形、良好的气候、密布的河流、肥沃的土壤,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都江堰更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丰富优质的物产为川菜烹饪技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川菜烹饪技艺充分体现了巴蜀民众的饮食智慧。其核心技艺及表现形式有以下特点:一是选料广泛、严格,廉俭惜物。按照...
查看更多
黄茶制作技艺(君山银针茶制作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君山银针茶制作技艺是我国黄茶制作技艺的代表之一,主要分布于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君山岛及许市镇等地。君山岛四面环水,岛上峰峦盘结,沟壑回环,竹木苍翠,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湿润的气候环境为茶树的生长创造了条件。 君山银针茶色、香、味、形俱佳,采用“一芽一叶”历经摊晾、杀青、摊凉、初烘、初包、复烘、复包、足火、精选等9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其中“九不采”和“双式闷黄”是确保君山银针芽身金黄、鲜醇爽口、回味悠长的重要保障。九不采,是指雨天不采、风霜不采、开口不采、发紫不采...
查看更多
严东关五加皮酿酒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严东关五加皮酒是中国五加皮酒的优秀代表,因产于古严州府城东的东关,即今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梅城镇而得名。建德位于被称为黄金酿酒带的北纬30°附近,属浙西山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高,十分利于酵母菌群的繁殖生长;该地是新安江、富春江、兰江汇合的水源区,滩浅湾多,潭深流急,水质优良。天时地利造就了严东关五加皮酿酒技艺的产生和发展。 严东关五加皮酿酒技艺传承了固态发酵、蒸馏、中药浸渍等传统工艺,选用纯粮白酒、糯米蜜酒、药汁、白砂糖等为原料,历经蒸煮...
查看更多
骨器制作技艺(白沙黎族骨器制作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白沙黎族骨器制作技艺是流传于海南黎族的一种以动物的骨骼为主要材料加工出各种生产、生活用品的传统技艺。海南地处热带,自然资源丰富,黎族先民们在这里从事采集、狩猎、捕捞、制作等活动,创造了黎族传统文化,骨器制作技艺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在生产生活中,黎族人民对动物的骨骼尽其所用。骨料一方面来源于狩猎,另一方面是家畜宰杀后特意留下来的。黎族骨器的种类有骨铲、骨刀、骨刮器、打纬度刀、骨梭、骨镖、骨簪、骨梳、项饰、牛角号、火药筒等。骨器除了在生产、生活中作为实用具...
查看更多
1
352
353
354
355
356
122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