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7 星期三 农历四月初十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24)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2992)
清单
(1101)
资源
(441)
学术
(687)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刘永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生,湖南邵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邵阳布袋戏)代表性传承人。刘永安自幼耳濡目染布袋戏,20世纪60年代跟随叔父刘恒毅,挑担下乡演出,70年代末至80年代,单独在广西、贵州、江西、湖南境内乡村、集镇演出。作为邵阳布袋戏的第十八代传人,他能够熟练掌握布袋戏的技艺特征,代表作品有《大闹高家庄》《
黄
峰岭》等,现专门从事布袋戏的传承、研究、演出工作。
查看更多
陈应鸿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5年生,福建泉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陈应鸿1978年考入福建省艺术学校泉州市木偶班,师承杨度、陈天恩等艺师,专工提线木偶“生”行的传统表演,1983年拜
黄
奕缺为师,转工“杂”行,熟悉提线木偶形象的内部结构和线位设置,并能自主设计制作各种类型的木偶形象。他能准确演唱二百多首传统曲牌的旋律曲调,能完整传承全簿《目连救母》及数十出“落笼簿”传统剧目的舞台表演艺术,并用两年多的时间...
查看更多
梁全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2年生,山西孝义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影戏(孝义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梁全民1949年起在“吉庆班”学艺,拜著名艺人冯洞厮为师爷,新中国成立后进入孝义县皮影宣传队,1956年进入孝义皮影木偶艺术团,曾任团长。他的签子功功底扎实,技艺娴熟,能用皮腔和碗碗腔演唱,上演过的皮影戏有《闹朝歌》《
黄
河阵》《桃花记》等数十部。《张羽煮海》参加首届“中国民间艺术节”表演轰动京城。1989年随团赴英国演出,深受国际友人的好评。他还培养出武兴...
查看更多
谢杳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1年生,湖南溆浦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连戏(辰河目连戏)代表性传承人。谢杳文1957年进溆浦县辰河戏剧团学艺,拜师杨世济,初学老生,后改小生,1959年正式登台,很快成为剧团的主要演员,1989年曾参加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文化促进会基金赞助并实施的“中国辰河目连戏录像演出”。他长于演唱,在唱腔方面深受舒洛成影响,擅长通过发挥高腔音乐的特点,塑造悲剧人物,深受广大观众的好评,演出的《目连》《
黄
金印》《荆钗记》《琵琶记》等剧目...
查看更多
黄
朝宾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布依族,1926年生,2008年去世,贵州册亨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布依戏代表性传承人。
黄
朝宾1934年开始师从第八代戏师学习技艺,精通“小旦”“小生”“文官”“武打”等角色,熟练掌握布依戏伴奏乐器二胡的演奏。1953年赴广西拜师学艺,吸收壮北戏技艺,发展了布依戏的表演,回乡后在乃言河流域传授布依戏,使该地区布依戏至今保留着演出古装戏的艺术传统,1960年任乃言布依戏队戏师迄今。他主持戏班,编导、排练的《武显王闹花灯》《转路调》等十多个剧目...
查看更多
闭克坚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壮族,1936年生,广西田林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壮剧代表性传承人。闭克坚12岁拜北路壮剧第九代艺师
黄
福祥为师,学会旦脚、小生等多个行当的表演,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传统北路壮剧的曲调、唱腔和台步加以创新,特别是在传统“正调”基础上创新出正调连板、中板、高板、反板等板式变化,同时创新了“采花调”“十二月花调”“太平歌”“姐妹乐”“牡丹调”等曲调,丰富了壮剧的音乐唱腔。从1985年至今,他在滇、黔、桂三省区从事传统壮剧传授,使北路壮剧...
查看更多
多杰太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48年生,2013年去世,青海同仁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戏(
黄
南藏戏)代表性传承人,青海省藏剧团团长兼
黄
南州民族歌舞剧团团长,一级编剧、导演。多杰太幼年入隆务寺学习,1971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代表作品有大型藏戏《诺桑王子》《苏吉尼玛》《藏王的使者》《金色的黎明》《昂沙姑娘》《纳桑贡玛》等。
查看更多
仁青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66年生,青海同仁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戏(
黄
南藏戏)代表性传承人,二级编剧。仁青加1981年至1987年先后在青海省
黄
南州民族师范学校、青海教育学院学习,并向藏戏名人学习藏戏唱腔及伴奏,1987年至1989年在
黄
南州民族歌舞团担任编导,先后在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北京广播学院学习,2005年任青海省藏剧团、
黄
南州民族歌舞团团长。他曾在《金色的黎明》等大型藏戏中扮演过角色,为大中型藏戏担任过伴奏,设计过藏戏唱腔,编排过《格桑花...
查看更多
吴佩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72年生,广东海丰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白字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吴佩锦从小师从当地著名拳师彭新会、
黄
坤城学习武术,并参加村里的舞狮队演出,1988年被录取为海丰县白字戏剧团训练班正式学员,师从广东省汉剧院刘志群学习基本功,又得到了白字戏著名小生何循禧、唐大聪和声乐老师陈海鸣的指点。毕业后随团演出,先后担任武生行、丑行演员。其较全面地继承了白字戏的丑行、武生传统艺术,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一些创新和突破。代表作品有:《方世玉打...
查看更多
陈声强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生,广西博白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采茶戏(桂南采茶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三级演员。陈声强1969年至1991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采茶剧团任采茶戏演员,受教于剧团的业务副团长
黄
钖福以及甘福华、陈元栋等采茶戏老艺人,1984年被任为业务副团长,1991年至1998年在博白县图书馆任副馆长,1998年至2007年在博白县文化馆任馆长。其表演声情并茂,唱、念、做、舞具佳。代表作品有:《哭还是笑》《河边情话》等。
查看更多
1
358
359
360
361
362
54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