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9 星期五 农历四月十二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木拱廊桥建筑师曾家快
2009.10.19
人物
木拱廊桥建筑师曾家快泰顺木拱廊桥 9月30日,由我省和福建省联合申报的“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会议上被正式批准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官网的“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专页中对其如此评价:“营造这些桥梁(木拱桥)的传统设计与实践,融合了木材的应用、传统建筑工具、技艺、核心编梁技术和榫卯接合,以及一个有经验的工匠对不同环境和必要结构力学的了解……这种传统的衰落缘于最近几年的快速城市化、木材的减...
查看更多
蹬三轮车的国际裁判
2009.10.15
人物
蹬三轮车的国际裁判北京奥运会期间,蔡明灿在鸟巢外留影。 蔡明灿舞起龙珠很潇洒 他是一个农民。他是国际龙狮裁判员。他16岁与铜梁龙舞结缘,曾参加奥运会开幕式前的龙舞表演和刚刚结束的首都国庆联欢晚会表演。没有比赛、演出时,他靠蹬三轮车维持生计。这,就是他的两面人生。 他,叫蔡明灿。 为国庆联欢晚会龙舞表演,蔡明灿忙碌了40多天。10月3日从北京回到铜梁,蔡明灿还没来得及休整,又组织队员为重庆大学80周年校庆龙舞表演作准备。直到12日上午表演...
查看更多
王志步:胶东大鼓一唱七十载
2009.10.13
人物
王志步:胶东大鼓一唱七十载 听胶东大鼓的村民还不少。文化馆工作人员来送慰问金。年龄大了,跟不上队伍,每次王志步都落在最后。 “铁拳砸了几十下,只打得个猛虎两眼鼻孔冒血浆,好武松还是一个不住地打,决不让猛虎再还阳,众明公您要是听了这段事难把那其中含义细思量……”昨日,在栖霞市西城镇左家村,一群盲人围坐一圈,有拉二胡的、有打鼓的、有打板的、有弹弦的。一段《武松打虎》过后,围观的村民齐声叫好。这里打鼓说书的人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胶东大鼓的
传承
人87岁的王志...
查看更多
磁州窑烧制技艺大师刘立忠
2009.10.12
人物
磁州窑烧制技艺大师刘立忠 宋 磁州窑花卉瓜楞捧盒宋 磁州窑白釉碗宋 磁州窑系褐彩绘莲花童子纹盘金代 磁州窑梅瓶金 磁州窑黑釉执壶金-元 磁州窑孔雀兰开光虎纹梅瓶元 磁州窑虎纹鸡腿罐元末明初 磁州窑褐彩玉壶春瓶明 嘉靖 青花松竹梅花鸟纹罐明 五彩鱼藻纹罐清代 磁州窑白地褐点彩猫形枕清乾隆 墨地粉彩开光双耳尊 刘立忠:守望民间窑火 “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磁州窑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民窑。的确,磁州窑是粗瓷,不像白瓷那样细白,也不像青瓷那样...
查看更多
土族於菟
传承
人阿吾:於菟舞――黄河上游的民间古风
2009.10.10
人物
土族於菟
传承
人阿吾:於菟舞――黄河上游的民间古风 -他是年都乎土族於菟祭祀七世法师 -中断了十多年的於菟表演,由他和村民复演 -他的心愿是建立一个资料馆,让更多的人了解於菟这种流传了六百余年的民间古风 虽然不少邻居陆续搬了家,可是阿吾决定搬回老屋,老屋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阿吾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院子里的丁香、牡丹,还有香水梨,在长着青苔的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在酷热的夏季,一进门,就感到了一种沁人心脾的凉...
查看更多
李石根:“西安鼓乐”理论的奠基人
2009.10.09
人物
李石根:“西安鼓乐”理论的奠基人 人物简介:李石根,民族音乐学家,中国音乐史学家,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研究员。原名李重印,自幼在古典文化及传统民间艺术的陶冶下成长,热爱音乐。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在西安、晋南等地的剧团、歌咏戏剧队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歌咏运动。1942年考入西北音乐院师从赵梅伯教授学习声乐。1945...
查看更多
刘靖:让失传的“加工纸”再现人间
2009.09.28
人物
刘靖:让失传的“加工纸”再现人间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纸张出现后,中国人又造出了宣纸,宣纸是体现中国书画韵味的最佳载体。在中国古代,一些身份尊贵的人,像皇帝、皇室子弟以及士大夫文人,对书画用纸特别讲究,于是“加工纸”应运而生。这种“加工纸”,相比于普通的宣纸,它上面多了图案,多了颜色,比加工之前的纸更加美观,更加实用、耐用。古代加工纸的品种很多,像粉蜡笺、金银印花笺、泥金笺,等等,特别是清朝皇家御用的粉蜡笺,在清末之后...
查看更多
吴明新:在哼唱中
传承
赫哲族的悠悠历史
2009.09.28
人物
吴明新,在哼唱中
传承
赫哲族悠悠历史 吴明新在第八届乌日贡大会上演出 说起“伊玛堪”,或许知道它确切含义的人不是很多;然而,就是这个鲜为人知的“伊玛堪”可能会越来越知名。日前,我省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专家组组长陈恕告诉记者,中国正将它向联合国申报世界级“非遗”项目。 “伊玛堪”,是我国赫哲族独有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2006年5月,“伊玛堪”成功入选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 吴明新,这位今年67岁的老人是我国“伊玛堪”项目的
传承
人之一。说...
查看更多
永远的祝愿与赞美:记蒙古族民间艺人那·布瓦
2009.09.28
人物
永远的祝愿与赞美:记蒙古族民间艺人那·布瓦佟志红 那·布瓦是和布克赛尔人引以自豪的几个民间艺人之一。笔者曾多次领略过老人在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那达慕大会、江格尔文化村奠基仪式、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成立50年大庆等隆重场合献着洁白的哈达吟颂祝福赞词的情景,他营造出的那种豪情四溢的氛围,颇让人亢奋并让人对他产生强烈的敬仰之感。 祝词和赞词是蒙古族传统的民间文学形式,是一种有一定曲调、语言自然流畅、兴之所至一气呵成的自由诗。当生畜繁殖、毡包落成、新婚...
查看更多
龙氏木雕船,濒临失传的木雕绝技
2009.09.24
人物
龙氏木雕船,濒临失传的木雕绝技 龙从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湖北木雕船工艺的
传承
人,与其父共同制作的作品《端午龙舟》至今仍是人民大会堂湖北厅的珍贵展品。 2009年2月,龙从发进京参加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其参展作品《隋代大龙舟》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收藏。 3月12日,我们来到湖北省武汉市汉阳某小区,拜访刚刚从北京参加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的龙从发大师。不大的两居室,到处都是木雕世家的标记。门禁电话上有个精美的木雕...
查看更多
1
38
39
40
41
42
4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