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1   星期四   农历四月初四   谷雨 谷雨
搜索
甄彦苍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8年生,河北曲阳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曲阳石雕代表性传承人。甄彦苍拜著名石雕艺人刘东元为师,用锤、钎雕刻,熟练到将锤、钎视为自己的感觉器官一般得心应手。其作品题材多涉及西方文化,代表作品有《月神》《珠女》《贵妇》等。
查看更多
冯久和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8年生,福建福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寿山石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创作研究员。冯久和16岁师从东门流派传人黄恒颂学习寿山石雕刻技艺,专攻兽钮石章、人物、动物、禽鸟、瓜果。学满三年出师,掌握了寿山石雕的各种技艺和刀法。他特别擅长“群猪”“大型花果篮”“仙鹤”“十二生肖”等题材,对寿山石俏色的把握堪称一绝。他能通过对寿山石石型和色彩的走向,判断并且勾勒设计出恰到好处、安排巧妙的艺术精品,最大限度地发掘出...
查看更多
林亨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0年生,福建福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寿山石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亨云自幼随舅父学习雕刻技艺,由佛像塑造进而从事木雕、牙雕、寿山石雕的创作研究。1970年,林亨云开始致力于寿山石雕艺术,在掌握石雕传统技法的同时,又吸收了木雕、牙雕的一些雕刻技法,因此,他的石雕独具风格,自成一体,尤其是雕刻北极熊的技艺堪称石雕艺术界一绝。除此之外,他还善于雕刻人物、鱼类,雕刻技法独特奇妙,代表作品有《熊》《海底世界》《金鱼》等。他的...
查看更多
方新中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生,安徽歙县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州三雕代表性传承人。方新中自幼学习绘画及木、竹、石雕技艺,于1985年考入安徽省徽州古典园林建设公司,专门从事木、竹、石雕刻。方新中十分擅长砖雕技艺,在继承传统技艺的过程中,不断充实、丰富,勇于实践,大胆创新,自行设计制作了各式大小砖雕作品。代表作品有:《松鹤图》《走进徽州》等。
查看更多
冯有进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3年生,安徽黄山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州三雕代表性传承人,徽州民间工艺师。冯有进的祖辈一直从事石雕行业,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冯有进13岁便开始跟随祖父学习石雕技艺。从艺几十年来,在继承祖传石雕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将徽州石雕技艺发扬光大,为徽州石雕技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98年,他创办了自己的徽派石雕工艺厂,带领徒弟共同创业。代表作品有:《母子蛙》《观德亭》等。
查看更多
李得浓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5年生,广东潮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州木雕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李得浓1973年进入潮州金漆木雕厂,师从陈舜羌、刘林德学习潮州金漆木雕技艺。为了提高理论认识,1977年至广州美术学院进修。他在保留、吸收传统潮州金漆木雕技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突破了传统形式中只求铺面和“匀匀杂杂通通”的弱点,敢于用厚木坯制作,突出了对比关系、体积感和空间感。点、线、面结合,层次丰富,杂而不乱,疏密穿插,动静结合,注重主题寓意。代表作...
查看更多
陈培臣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0年生,广东潮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州木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培臣1962年随父亲陈舜羌进入潮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学习潮州木雕传统技艺,经过四十多年的艺术实践,练就了精湛的技艺,特别在大型木雕《虾蟹篓》的设计制作上推陈出新,独具一格。他对潮州木雕的各种制作技艺都能得心应手,他的作品构思独特、布局饱满、制作精良、工艺细腻、通透纤薄、刻画逼真。他还组织创办了陈舜羌木雕艺术促进会,引导潮州木雕界同仁合作共进。代表作品有...
查看更多
陆光正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5年生,浙江东阳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阳木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陆光正14岁考入东阳木雕学校,15岁师从东阳著名的“雕花状元”楼水明先生,主要学习人物山水。1965年,他赴浙江美术学院进修,其后在东阳木雕总厂研究所负责设计工作;1985年任东阳木雕总厂厂长兼东阳木雕技校校长。陆光正在木雕艺术领域孜孜以求四十余年,贯通多种雕刻技法,擅长木雕建筑装饰的总体设计和造型设计,改变了东阳木雕不能做大型作品的历史性难题。他创作...
查看更多
冯文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4年生,浙江东阳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阳木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冯文土于1958年考入东阳木雕技校,1964年随“木雕宰相”黄紫金学艺,1975年到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冯文土注重创新和发展,独创了“半圆雕”“自型木雕”“树皮胞雕”“根石雕”等多种适合时代风格的技法和形式。他首次对东阳木雕作了13种雕刻技法的理论总结,培养了一大批木雕代表性传承人。冯文土擅长人物、动物雕刻,他雕刻的古建筑装饰...
查看更多
徐竹初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8年生,福建漳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漳州木偶头雕刻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徐竹初出身于木偶雕刻世家,为家族木偶头雕刻的第六代传人,多年来从事木偶雕刻艺术的研究、教学、创作工作。徐竹初的木偶雕刻俗称“北派木偶”,取材、技法源于汉剧的风格模式,强调戏剧的表情化和性格化。他在继承祖辈优秀雕刻手法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木偶造型多达六百余种,生、旦、净、末、丑各行当齐全,神态各...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