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阿布扎比举行
其他新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阿布扎比举行    新华网阿布扎比9月28日电(记者安江 孙瑞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28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举行。     阿布扎比文化遗产委员会主席谢赫·苏尔坦·本·塔哈农·阿勒纳哈扬出席开幕式并致词。他在致词中说,如今世界各国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变得越来越密切和相互关联,这都是得利于许多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也正是这些共同因素使人民与人民、民...
查看更多
烟花起兮木偶飞舞--药发木偶,源自宋代的烟花技艺
专题报道
 烟花起兮木偶飞舞――药发木偶,源自宋代的烟花技艺药发木偶燃放情景 周尔禄和他的木偶   因为药发木偶的制作涉及火药,他的作坊曾经是公安机关的打击对象;  因为药发木偶的传承濒临断裂,这种民间工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此,他的手艺成了“国宝”,身处泰顺山沟沟的他,也成了媒体的焦点;  2006年,泰顺县的药发木偶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08年6月14日,该县大安乡的周尔禄先生,又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
查看更多
活着的原生态――白沙村彝族祭龙节
专题报道
活着的原生态――白沙村彝族祭龙节   彝族不仅是崇尚火的民族,也是崇拜龙的民族。  四川会理县白沙村村民,至今还在延续着古老而又神奇的仪式――祭龙。  走进祭龙节,它将我们带回到早期的农耕岁月;感受祭龙节,我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村民们跳起刚劲粗犷的祭龙舞蹈。村民朝天吹起白沙村彝族特有的三米多长的长号,召唤天龙以表祭龙的诚心。村民在祭祀中手持犁链和簸箕模仿农耕动作。   延续至今,历久不衰  四川省会理县小黑箐乡白沙村的4月,美女峰妩媚动人,梯田水光...
查看更多
竹刻艺术浅谈: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一朵淡雅的奇葩
专题报道
 竹刻艺术浅谈: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一朵淡雅的奇葩清沈尔望款东方朔摆件 圆雕  清封锡爵白菜笔筒 竹雕   竹刻艺术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一朵淡雅的奇葩,也是人类历史的文化遗产。竹刻艺术家们以刀代笔,以竹子为载体,将书、画、诗、印等艺术样式融为一体,赋予竹子以新的生命。他们的努力,为中国竹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     历史     竹刻艺术历史悠久,从古代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可证,早在远古时代,先民就已利用竹子来纪事。西周时记载政事等,已广泛...
查看更多
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主人――吉林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述要
论坛
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主人――吉林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述要满族说部时使用的乐器鼓 资料图片通榆木版年画 资料图片    今年的我国第四个遗产日期间,吉林省举办了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论坛。来自吉林省高等院校、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和文化遗产抢救普查保护第一线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就吉林和全国目前“非遗”保护现状及未来前景进行了梳理性总结和论述。来自吉林省内各民族的专家学者和部分“非遗”传承人普遍看好目前我国“非遗”保护前景,但他们也同...
查看更多
加依“乐器村”――传承非物质文化民间艺术之村
专题报道
加依“乐器村”――传承非物质文化民间艺术之村 一位维吾尔族老者,银白须髯,戴一顶传统的维吾尔族小帽,流露着浓浓民族风情,他静静坐在艾依提·依明的家中一角。     一位维吾尔族老者,银白须髯,戴一顶传统的维吾尔族小帽,流露着浓浓民族风情,他静静坐在艾依提·依明的家中一角。突然,乐声响起,老人站起身来,载歌载舞。他光着脚,合着旋律,极其稔熟地跳起舞蹈,脚步轻颖,深深在沉...
查看更多
寻迹历史 问道非遗:记2009文化之旅
专题报道
   寻迹历史 问道非遗:记2009文化之旅   今年文化遗产日期间,本报记者跟随由BMW(宝马)集团和中国非遗中心主办的2009文化之旅,历经9天,2200多公里的行程,探访了四川、甘肃、青海三省的部分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本期特选取了其中4个点,并采访4位文化之旅成员,望能将途中所见所感以飨读者。  ――编者     满墙年画到绵竹                                      绵竹年画   地震后,知道绵竹年画的人越来越多...
查看更多
草原深处的剪花娘子
专题报道
  草原深处的剪花娘子 冯骥才 《老鼠上灯台》   车子驶出呼和浩特一直向南,向南,直到车前的挡风玻璃上出现一片连绵起伏、其势凶险的山影,那便是当年晋人“走西口”去往塞外的必经之地――杀虎口。不能再往南了,否则要开进山西了,於是打轮向左,从一片广袤的大草地渐渐走进低缓的丘陵地带。草原上的丘陵实际上是些隆起的草地,一些窑洞深深嵌在这草坡下边。看到这些窑洞我激动起来,我知道一些天才的...
查看更多
享誉世界的福州脱胎漆器
专题报道
 享誉世界的福州脱胎漆器  美丽的脱胎漆器    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省会福州市的脱胎漆器久负盛名,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品的“三宝”。 福州脱胎漆器能够耐热、耐酸、耐碱、绝缘,还有碰不坏、摔不破、不掉漆、不褪色等优点,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厚地方特色手工艺术珍品。   福州脱胎漆器是在继承、发扬几千年来中国髹漆技艺的基础上,由清代的沈绍安(公元1767年-- 1835年)挖掘、发展、创新,首创了一种别具风格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漆器...
查看更多
论西村窑青瓷与耀州窑青瓷的装饰艺术
论坛
 论西村窑青瓷与耀州窑青瓷的装饰艺术冯素阁    西村窑是广东宋代烧制外销瓷的著名民间瓷窑。窑址位于广州西北向的西村增?逗佣?岸岗地上。遗址是1952年发现的,南北长1公里多,残存废瓷堆积三处,其中以土名皇帝岗的最大,是西村窑场的主要堆积遗存物,高约7米,整个窑场有40多种产品,每种又有多样型款与釉色,在此窑中是比较典型的。西村窑产品分粗瓷和精瓷两类。粗瓷较多,精瓷主要是青白瓷和青瓷,西村窑产品在国内大陆很少流传,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日本等国。近年来在我国...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