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李仙宝
2018.11.15
李仙宝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7年2月生,2020年4月去世,山西省黎城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党落子代表性传承人。14岁进入县剧团开始学戏,师承赵远枝、靳见文等艺人,主攻丑角。语言幽默,动作滑稽,在传统表演基础上,不断吸收姊妹剧种表演艺术,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别是《十五贯》中娄阿鼠一角,以独创的专用脸谱、“形神兼备”的表演,塑造出一个贼头贼脑的反面形象,成为舞台经典。代表作品有《狸猫换太子》《白毛女》《智取威虎山》等。近年来,帮剧团排戏、把关,向众...
查看更多
朱月梅
2018.11.15
朱月梅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9年4月生,山东省菏泽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坠子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20世纪50年代师从皖北坠子戏名艺人刘元芝。工花旦、青衣,以唱功见长。把坠子戏传统“大口”“小口”唱法融为一体,“大口”充分运用丹田气和胸腔共鸣,“小口”则形成“脆”“水”“俏”“丽”的风格。在花旦表演中新创了特有的“单点指”和“抄袖”。迄今为止,成功塑造了五十多个不同时代的中国妇女形象,代表剧目主要有《窦娥冤》《小菜园》等。曾多次赴京演出,深受观众...
查看更多
张海臣
2018.11.15
张海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6年1月生,2023年11月去世,河北省永年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永年西调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永年西调第五代传人。1943年开始跟随父亲张学增学戏,1948年起在永年西调剧团工作,全面掌握了永年西调的演唱技法和表演技巧。表演夸张、流畅,擅演须生。唱腔粗犷、高亢,适演大型朝代戏,能够担任所有剧目的主要演员。代表剧目有《潘杨讼》《海瑞告状》《八郎刺萧》等。收藏西调传统剧目剧本十部及传统表演道具等,培养后继人才三十多名。
查看更多
庞小保
2018.11.15
庞小保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1月生,河北省武安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赛戏代表性传承人。东通乐赛戏第十八代传人。15岁开始学艺,扮演的角色主要有张飞、秦琼、赵公明等,擅长运用方言的道白、韵白来表现人物或展开故事。在演出的多个传统剧目中,均担任报场官和主要角色,同时也是赛戏演出的主要组织者。对赛戏的唱词和道白都能流畅地背诵,经常为村民辅导赛戏的演唱和表演技巧。
查看更多
辛秋花
2018.11.15
辛秋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7年12月生,河北省安新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老调(保定老调)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3岁开始在本村剧团演戏,1959年调入保定地区老调剧团,专攻老旦,主要学习和传承了周福才、高佳玉、章文海等老先生的艺术精华。表演既有男性的刚劲,又有女性的柔美。嗓音圆润透亮,唱腔刚劲挺拔、高而不噪、低而有声、细腻传神,借鉴了京剧、梆子、晋剧和西河大鼓等剧种的演唱优长,表演更富感染力。主要代表作有《潘杨讼》《忠烈千秋》《王佐断臂》《朝阳沟...
查看更多
王贯英
2018.11.15
王贯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9年8月生,2014年6月去世,河北省安新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老调(保定老调)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先后拜著名老调艺人周福才、高佳玉、张文海为师、学习旦行戏,后改唱老生。1954年进入保定老调剧团工作,历任副团长、团长。以唱功见长,高音雄浑高亢,低音轻巧飘柔,表演飘逸洒脱。代表作品有老调电影《潘杨讼》《忠烈千秋》,老调电视艺术片《拒马令》《秦廷之乱》等。出版发行《反徐州》《王佐断臂》《王贯英唱腔精选》等十余套盒式录音磁...
查看更多
吴明月
2018.11.15
吴明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3年2月生,浙江省平阳县灵溪镇(今属苍南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单档布袋戏)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布袋戏世家,从小跟随父亲吴源长学习布袋戏。代表作品有《包公判三冤》《绿牡丹》《麒麟袍》等,自编《武松打虎》《哪吒闹海》等剧目,出版《雌雄玉杯》等音像制品。1988年担任苍南县文联委员。1991年担任苍南县戏曲协会秘书长。1997年担任苍南县戏曲协会副主席。先后被授予“苍南县十大民间艺术家”“苍南县首届优秀乡土人才”“苍南县文...
查看更多
卓乃金
2018.11.15
卓乃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3年5月生,浙江省平阳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平阳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平阳木偶戏卓思方木偶世家第三代传人。17岁进入平阳县和平木偶剧团,师从其父卓作纪,后任平阳县木偶剧团主要演员。同时兼擅提线木偶操作及木偶和木偶服装道具制作。在众多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曾获全国木偶皮影戏比赛表演一等奖、墨西哥第十一届国际木偶艺术节最高荣誉奖等,并被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授予从事中国木偶皮影艺术事业四十年奉献奖。培养了卓晓军、王世民、应爱芳...
查看更多
华美霞
2018.11.15
华美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7年12月生,江苏省泰兴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杖头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师从蔡艳秋,操纵表演木偶旦角。随后在舞台表演实践中又得到著名木偶操纵老艺人马宏俊等悉心指导。基本功扎实,继承前辈艺人刚劲有力的操纵表演特色,根据角色需要,创立“木偶耍枪、舞剑、兰花指反掌、揉手绢”及二十余种轻、飘、柔、美的水袖动作,丰富发展传统的木偶表演技巧。舞台艺术形象栩栩如生,文则柔美,武则刚猛,逐步形成了刚柔相济、细腻传神的操纵...
查看更多
殷大宁
2018.11.15
殷大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5年8月生,江苏省泰兴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杖头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师从老艺人贾小奎学习木偶及道具制作。1965年在无锡惠山泥人厂学习泥塑技法,后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学习木偶造型设计,又师从张思春、刘瑜、叶宗镐等学习雕塑。1988年承担了大玩偶“四大美女”“七品芝麻官”等造型设计。设计制作的木偶造型形神兼备,不是真人却胜似真人。夸张与写实相结合,抽象、简练与趣味相结合,使木偶更富有偶味和童趣。注重整台木偶造型的协调...
查看更多
1
1631
1632
1633
1634
1635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