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5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八   立夏 立夏
搜索
非遗保护更需要“雪中送炭”
专题报道
   非遗保护更需要“雪中送炭”    对于最近煎饼果子、肉夹馍、热干面、刀削面、火锅乃至猪头肉竞相要申遗的传闻,长期从事非遗保护工作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认为,这些年各种地方特色食品制作工艺竞相申遗的传闻,暴露的是目前我国非遗申报过度泛化的现象。 “确实有些地方特色食品的制作工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我们的非遗保护更关注的是那些因为没有商业价值而被忽视、被遗忘的项目,像这些特色食品的制作工艺根本用不着保护或者说没有到需要保护的程度...
查看更多
中国“非遗”保护工作总体已进入科学持续发展阶段
专题报道
中国“非遗”保护工作总体已进入科学持续发展阶段王文章为即将上线的新华网文化频道题词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总体上进入了一个科学持续发展的阶段。”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目前,中国在非物质遗产保护方面已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王文章认为,这些经验总括起来如下:中国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中国是最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如何扭转申遗被动当务之急应彻底摸排非遗家底
专题报道
如何扭转申遗被动当务之急应彻底摸排非遗家底     韩国暖炕申遗又一次走在了中国的前面。从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到2013年韩国泡菜申遗成功,几乎每一次韩国申遗都会在中国引发关注。毕竟,历史上中华文化曾对包括韩国在内的周边国家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们的端午节、泡菜和火炕,不论是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还是多样性、丰富性都不逊于任何邻国。别人能够申遗成功,理论上我们自然也能做到。但类似的消息不断,就难免会让人拿两国申遗作比较,“为什么我们总是被动应对,而不...
查看更多
同质化的文化创新不如不创新
专题报道
同质化的文化创新不如不创新     “假如我们不把传统文化的根和魂保护好,只一味地讲创新,再过20年,我们的传统文化就像我们的城市一样了。”3月11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做客人民网,就传统文化保护与申遗热表达了自己的忧虑。  田青是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长期以来一直强调保护,被称为“保守派”,对此,田青不以为意,他说,“我很自豪我是保守派,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何罪之有?”他坚持认为,每个城市都在创新,都在拆旧房子盖新房子...
查看更多
民间非遗离产业化还有多远
专题报道
民间非遗离产业化还有多远     这几天,在银川文化城一个不起眼角落的剪纸展销店里,年轻的80后店主李剑请来了各方客商,小店里人气很旺,人们一边品鉴这一民间艺术,一边为剪纸产业发展把脉问诊。  “给民间艺术品找到出处,使其进入寻常百姓家,是当前最迫切的事。”宁夏艺盟礼益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剑说。  由于母亲伏兆娥酷爱剪纸,具有相当的造诣,其剪纸享誉宁夏回族自治区,女儿李剑学以致用,致力于打造剪纸产业,立志“让文化也能养活人”。这些年来,这个剪纸世家有...
查看更多
那些让人惊叹的“非遗”
专题报道
那些让人惊叹的“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来评定的,目的是为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破坏和消失,为丰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性提供帮助。从2008年起,开始将世界各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列入保护名单。    到目前为止,共有32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保护名录。中国入选的项目有京剧、剪纸、珠算、皮影戏、活字印刷、针灸等36项,是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选定,不在于该项目的大小...
查看更多
非遗项目蒙古族传统角弓:失传后的复苏
专题报道
非遗项目蒙古族传统角弓:失传后的复苏 拉开蒙古族传统角弓  恩克今年34岁,从事蒙古族传统角弓制作已有4年。    蒙古族传统角弓制作这门手艺是恩克从他的师傅诺敏那里学来的。作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诺敏的手艺不是祖传,他从师于蒙古国的阿色旺老人。    如今,诺敏、诺敏的二哥尼玛扎布、诺敏的三姐桂花,还有恩克,是我国掌握着这门传统手工技艺为数不多的几个。    射箭始于两万年前    由蒙古国及内蒙古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箭镞和古代岩画证明:蒙古...
查看更多
山西非遗生产性保护:老遗产带来新财富
专题报道
山西非遗生产性保护:老遗产带来新财富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三晋大地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让丰厚的历史文化瑰宝在保护中得到发展?连日来,记者行走在这块土地上,从一个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非遗项目中,看到了山西科学推进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可喜局面。  “老祖宗留下的‘宝藏’遍地都是。”山西文化创意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贾克勤对记者说,“对有着生产特质的非遗项目,必须既保持真实性、完整性,又要不断赋予新的内涵,走产业化道路,在传承中创新。”  面拓宽:“家族式...
查看更多
博物馆也要传承非遗
专题报道
博物馆也要传承非遗      作为向公众开放的社会性机构,博物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逐渐成为人们在闲暇之余,进行自我发展与完善的主要场所。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博物馆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已备案的博物馆总数已达到3866个,而且还在以每年新建100个的速度增长。  毋庸置疑的是,我国博物馆在展览、陈列、记录、保存、管理文物及相关文化事项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助于社会各界通过这些实物,了解相应的历史文化信息。但是...
查看更多
黎锦:徘徊于濒危边缘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专题报道
黎锦:徘徊于濒危边缘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一栋三层小楼里,6名身着黎族传统服饰的妇女席地而坐,腰系织机腰带,双足挺住经线的木棍,引纬线竹针在经线中来回穿梭,在她们的腿上,一幅幅灿如云霞的黎锦就这样诞生了。  这是黎族纺染织绣技艺传承馆,也是自2009年黎锦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保亭县设立的一个点,每天都有约十名传承人在这里织就古法黎锦,每年也要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派人员的不定期抽查,考核这项古老的...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