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10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三   
兰州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建设情况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作者:叶淑媛 王敬儒 创建时间:2024-03-15 11:18:00



2021年2月,教育部正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后,兰州文理学院结合自身师资以及多年来在非遗专业方面的研究成果,成功申报了非遗专业,并在2022年9月开始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生的培养。

一、申办过程

兰州文理学院有非遗专业的申办基础。在2021年之前,教师就主持多项与非遗相关的科研项目,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生态视域下的甘肃民间故事研究”(2013)、甘肃省陇原青年创新科技人才扶持计划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2014)和《“一带一路”视域下甘肃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2016)、甘肃省高校科研项目战略研究项目《甘肃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战略研究》(20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古今名剧合选》研究”(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项目“甘肃非遗手工艺传承发展与乡村振兴路径研究(2019年)等。出版著作《人文时空:维柯和<新科学>》(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孟称舜及其<古今名剧合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甘肃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等等。2019年,兰州文理学院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智库,融合全校非遗研究教师40余人,承担甘肃省文旅厅委托的黄河流域甘肃段非遗资源普查、国家级传承人评估等工作。而且自2014年9月起,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国文化史、民俗学等相关选修课课程,并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教学。这些积累了开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师资力量,也为申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科专业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综合以上,兰州文理学院依托在省内的影响力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跨学科综合性学科背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教学、科研方面已形成的整体特色与优势,具备了开办与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科专业的各项条件。2021年,文学院邀请国内知名的非遗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详实的论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2022年3月,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同年9月招生入学45名学生。

二、办学规模



至今已招生两届,共90名大学生在校学习,经多位专家论证和两年的教学实践,初步形成了非遗保护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案和模式。兰州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以服务地方非遗保护和传承发展为宗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依据专业内涵,将人才培养类型定位为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尊重非遗的新文科性质,强化学科交叉和专业知识教育,并设置专业方向和特色,同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通识课+专业课统一教学、方向课+实践课分类教学”的模式。

三、师资力量

目前该专业专职教师1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专业负责人为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有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1人,甘肃省技术标兵1人。近年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旅部项目及其他省部级项目多项,成果获甘肃省敦煌文艺奖、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奖等。师资队伍的总体特点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均比较合理。并从业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非遗传承人和行业专家5人担任行业导师。一支实力较强、知识结构新、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师德、能够胜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已经形成。

同时,我院与业界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与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签订了专业共建协议,与多位非遗传承人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走近非遗行业、熟悉非遗技艺提供了平台,做到“让专职教师走出去,将业界人士领进来”,在实践方面给学生更多有利的指导和帮助。

四、课程设置


基于非遗学科的交叉性、整体性、贯通性、应用性等特点,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建设中,既注重非遗原理和非遗保护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根据我校师资及专业方向积淀,设置民间文学与民俗学、传统工艺、传统戏剧作为专业方向,在大一、大二完成非遗通识类课程和专业基础课教学后,大三学生自愿选择三个方向之一,分小班按方向系统性授课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既具备扎实的非遗学基础知识和非遗保护知识和能力,同时有所针对地具备某一类型非遗的传承和研究基础。

在理论课教学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形成了公共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其中“公共课”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制定;“专业课”模块则针对本专业的特点设置,为非遗学原理以及非遗保护的专业基础性课程;“选修课”模块则针对性地根据专业方向设置系列课程,形成专业方向教育教学的系统性特色。主干课程有文化遗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与法规、民俗学、文化遗产田野调查与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数字化保护、非遗传承人口述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案写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与管理、文物与博物馆学、文化遗产展示与设计。选修方向课分别形成了民间文学与民俗学、传统技艺、传统戏剧三个方向系列专题课程。

在教材和课程建设方面,已编写出版《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材。制作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典案例》3门线上课程。

在实践教学方面,正在探索形成非遗实践教学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要求理论与实践必须结合,让青年学生在掌握非遗理论知识的同时,走近非遗传承人,走近具体的非遗项目,在非遗传承人的传承实践教学中让青年学生体验到非遗的活态性特征和魅力,也让非遗承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现代生活紧密连接起来而得到传承发扬。所以,在非遗专业教育中开设了“传承非遗,连接现代”非遗实践教学传承系列活动,目前已举办剪纸、刺绣、洮砚等实践教学传承活动6期。此外,每学期课堂教学周16周,实践教学周2周。这2周用于非遗传承人集中实践教学,或者组织学生进行非遗田野考察,撰写田野考察报告。这样来逐步形成非遗实践教学体系。

我校建有大学科技园和众创空间,还设有非遗数字化保护实验室、非遗科普馆、文创研发实验室等,这些都为非遗文创和传承人进校园进行非遗展示和技艺传承提供了优质的实训、实践教学场地和科研条件。

通过对非遗专业和学科建设的思考和凝练,叶淑媛教授在《甘肃日报》发表了《非遗保护专业和学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2023-6-6)。

五、科研课题

在开展传承教育和非遗研究夯实非遗学科基础方面,主持与非遗相关的科研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生态视域下的甘肃民间故事研究”,“中国当代小说中的博物志传统研究”,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古今名剧合选》研究”,文旅部“文化和旅游”项目“甘肃非遗手工艺传承发展与乡村振兴路径研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俗研究”项目“我们的节日·松鸣岩花儿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项目“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甘肃卷”,甘肃省委组织部陇原青年人才计划项目“‘一带一路’视域下甘肃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文化发展的机遇与途径研究”,主持国家级非遗秦安女娲祭典非遗传承人记录工作,等等。科研成果比较扎实,出版编著“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甘肃卷”2册,《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以及参撰《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辞典》等,出版专著《文化生态视域下的甘肃民间故事研究》《孟称舜及其<古今名剧合选>研究》《甘肃民俗撷英》等著作,发表非遗科研论文50余篇成果。获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甘肃民间文艺百合花奖等。

此外,2020年我校与甘肃省文旅厅合作在《兰州文理学院学报》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栏,刊发36篇国内知名专业的非遗研究论文。并主编出版学术集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论丛》,第一辑已于2023年在读者出版社出版。通过学术刊物搭建起了非遗研究的学术平台,通过非遗的学理性研究推动学科建设,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和综合开发的深入研究。

六、社会服务

兰州文理学院作为文旅部非遗传承人群研培院校,近年来学校紧盯区域文旅、传媒、艺术产业发展,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服务甘肃“非遗”事业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甘肃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

学校长期与甘肃省文旅厅紧密合作,承担了甘肃省文旅厅委托的多项非遗研究和调研项目,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第三方评估标准的制定,2019年、2020两年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评估工作,编制《甘肃省“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黄河流域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案》,制作甘肃省非遗宣传片,2021年完成“黄河流域(甘肃段)非遗资源普查”项目等。承担“秦安小曲、女娲祭典建档保护与发展规划”“康县非遗保护与旅游发展规划”等地方非遗保护与文旅融合工作等。并推进非遗数据库与数字化平台建设,以及助力非遗管理的现代化转型,为甘肃非遗工坊管理人员培训班、甘肃省非遗保护政策与法规培训班、“非遗进景区”从业人员培训班、非遗研培人群班等班次授课;指导申报甘肃省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开展非遗传播,与甘肃省电台合作创办大型周播节目《专家说非遗》,听众超过1000万人次;创拍纪录片《青砖上的乾坤》,获得国家广电总局最佳纪录片,被列入央视列入海外播出计划,获中国电视纪录片长片好作品奖;创拍甘肃非遗宣传片,拍摄甘肃非遗的各类纪录片40多部;开展非遗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将兰州鼓子、临夏花儿等引入课堂,创作的曲艺《兰州鼓子—黄河之滨也很美》荣获甘肃省敦煌文艺奖,创作现代陇剧《张桂梅》,以及根据裕固族传说创作的合唱音诗《萨娜玛珂》等。

兰州文理学院在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之外,还有陇剧和秦腔2个非遗专项类专业。这些专业的建设,以及传承人群研培院校大量的研培经验和非遗社会服务工作实践,都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和学科建设,以及完善非遗保护传承教育体系提供支撑和经验。

2023年3月,经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批准,我校获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和“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



编辑:杜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