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山南昌果卓舞
项目序号:142
项目编号:Ⅲ-39
公布时间:2006(第一批)
类别:传统舞蹈
所属地区:西藏自治区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西藏自治区
保护单位:贡嘎县文化局(文物局)
申报地区或单位:西藏自治区
  
  山南昌果卓舞是一种腰鼓舞,起源于达布(现加查)地区。相传公元八世纪中叶,第三十七代藏王赤松德赞在莲花生等佛教大师的协助下,在雅鲁藏布江北岸上兴建西藏第一座寺院桑耶寺时,白天工匠们辛辛苦苦修建的墙壁到了晚上就被妖魔毁掉。为了迷惑鬼神,莲花生大师从达布地区邀请了卓巴七兄弟(跳卓舞的演员)跳卓舞镇魔,从此卓舞就在山南盛行开来。山南大部分村庄都有卓舞队,后来这一舞蹈形式又逐渐流传到其他地区。这表明山南昌果卓舞距今至少已有1300年的历史了。
  卓舞所用的腰鼓鼓帮上拴有两条鼓带,一条围扎在表演者腰上,一条围扎在表演者大腿根部,将圆鼓竖着固定于腰左。表演时传统的队形基本为圆形,表演者分领舞(阿热)和群舞(卓巴)两类。在整个表演队伍中领舞者人数2至6名不等,他们不带腰鼓,主要是提醒动作变换顺序,控制节奏速度,其动作韵律性强,姿态基本上同于群舞,但难度较小,领舞者均由熟知整个卓舞的动作、顺序、有较长表演经历的人员担任。群舞表演者边击鼓边按鼓点节奏起舞,同时舞蹈动作把长发辫子挥舞成“∞”、“○”等形态,动作粗犷豪放,刚劲威武,节奏感强,变化多端。
  卓舞共由18段组成:1.三步鼓点;2.鹦哥;3.安土净地;4.莲花生岩上打桩;5.雄狮跳跃;6.虎狮争斗;7.连环套;8.旃檀仙女;9.桑耶墙角的基石;10.三击卧地;11.击鼓;12.乌鸦行金刚步;13.国王上座;14.财运门;15.臣民;16.礼拜供施;17.大象侧卧;18.九步鼓点。卓舞集动作、韵律、技巧、节奏于一身,各方面相互协调、高度统一,因难见巧,魅力无限。
  近来,山南昌果卓舞在民间的保存状况不容乐观,应下大力气加以有效保护,以免失传。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2-0399
姓名
边巴次仁
性别
出生日期
1963.03
民族
藏族
类别
传统舞蹈
项目编号
Ⅲ-39
项目名称
山南昌果卓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
西藏自治区
编号
02-0398
姓名
索朗
性别
出生日期
1974.08
民族
藏族
类别
传统舞蹈
项目编号
Ⅲ-39
项目名称
山南昌果卓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
西藏自治区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Ⅲ-39
项目名称
卓舞(斯马卓)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
编号
Ⅲ-39
项目名称
卓舞(热振曲卓)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编号
Ⅲ-39
项目名称
卓舞(琼结久河卓舞)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西藏自治区琼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