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丹寨蜡染
——讲述人:贵州丹寨蜡染非遗研究专家 丁亮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笙 创建时间:2021-12-30 11:09:00

我对蜡染的兴趣,要从大学时期的一门选修课说起。老师用蜡刀蘸取高温熔化后的蜂蜡,一勾、一画、一绕、一点间,优美的图案便跃然土布之上。毕业后,我来到贵州,向当地手艺人求艺。

from clipboard

在贵州省丹寨县宁航蜡染传承基地,苗族画娘在画蜡染床单。新华社发(摄影:黄晓海)

蜡染,先要制作“蓝靛泥”。板蓝根被当地人拿来作为染制原料,纯天然,可食用,对环境、身体都无害。经浸泡、压实、打靛后,与白酒搅拌,发酵一周后便成“蓝靛泥”。有些老手艺人还会把染料放在嘴里尝一尝,判断发酵的程度。

然后是“染色”:将勾好图案后的布,均匀浸泡在染缸内,这个步骤要重复10到15次。

紧接着是“脱蜡”:将蜂蜡溶于沸水中,被蜡覆盖的部位,还原为白色。洗净晾晒之后,染品便成了。

以前的手艺人,爱画些鸟、鱼、花等老花样,虽然好看,却总让人觉得“土”了一些。我尝试将一些时尚元素、现代符号融入其中,制作出抱枕、帽子、围巾等用品,很受欢迎。通过电商平台,我把文创蜡染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

from clipboard

在贵州省丹寨县宁航蜡染传承基地,工人在晾晒染好的蜡染床单。新华社发(摄影:黄晓海)

今年是建党百年,我和学生共同完成了蜡染作品《百年征程》,在上海市艺术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瞧,“神舟飞船”的宇航员在靛蓝色的太空中遨游、烟花和奥运圣火一同在靛蓝色的夜空中点亮……评委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用非遗蜡染讲述党史,为你们点赞!”(本报通讯员王笙采访整理)

编辑:孙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