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满目的非遗商品,耐心细致介绍的非遗传承人,在非遗市集里随意踱步、购买产品的观众,共同组成了甘肃省2022年非遗购物节张掖专场展销活动的喜人场景。活动期间展销的非遗产品及相关衍生品线上线下累计销售总额达220万元,推动促进了大众见到非遗、喜爱非遗、使用非遗的商业化路线,使非遗产品真正进入大众生活。
展销活动销售额达220多万元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是“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张掖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甘肃省2022年非遗购物节张掖专场展销活动,于2022年6月8日在张掖市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中心启动,全省30家非遗工坊线下参展,50家非遗工坊线上参展,共计销售非遗产品及相关衍生品2万余件,线上线下累计销售总额达到220万元,其中,线上累计销售额约178万元,线下累计销售额42万元。
本次甘肃省2022年非遗购物节张掖专场展销活动,着力于赋能乡村振兴、为企业纾困解难,参与工坊覆盖全省52个脱贫县,增加了非遗传承人收益,惠及近千名工坊从业人员。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将打造“永不落幕”的非遗购物节,将大众与非遗项目通过商品的形式连接起来,让“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
媒体关注度高 累计发稿34篇
购物节启动以来,已发布《“甘肃省2022年非遗购物节云上展示”启动 省非遗保护中心全平台账号轮番播放》《甘肃2022年非遗购物节:连接现代生活 传统文化“破圈”》《抢先看,五百件非遗好物线上线下聚力 甘肃省2022年非遗购物节正在筹备》《非遗+乡村振兴 传承人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玩法新亮点多,甘肃省2022年非遗购物节张掖启动》等多篇稿件,用数据详实解析了本次活动的筹备工作、参与工坊、场景搭建、现场盛况等,第一时间介绍了活动的进程和亮点,力求使网友身临其境,对非遗购物节感同身受。
光明网、央广网、新华网、文旅中国、中国旅游新闻网,以及甘肃省主要媒体都报道了相关情况,从活动预热到活动结束,累计发布稿件(图片、视频)达34篇,阅读量达50多万次。
新华社还对甘肃省2022年非遗购物节张掖专场展销活动进行了直播,累计有107万网友观看了此次直播盛况。
全网流量近300多万次 新浪微博官方话题贡献度位居全国第一
5月25日起,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出了“甘肃省2022年非遗购物节工坊云上展示”活动,将参与此次活动的30家工坊及其产品,通过图文、视频、海报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在新浪微博、B站、抖音、快手等多个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为甘肃省2022年非遗购物节活动预热,共在全平台发布相关信息215条,全网浏览量达到150万次,点赞量达到5万次。
新浪微博上,在由文化和旅游部官方账号“文旅之声”发起的“2022非遗购物节”话题中,甘肃省非遗保护中心贡献话题61条,排名全国第一。
截至目前,甘肃省2022年非遗购物节媒体报道直播浏览量和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云上展播”全网浏览量共达到300多万次。
带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接轨
甘肃省2022年非遗购物节张掖专场展销活动还吸引了不少“业内人士”的驻足和洽谈,他们也赶赴现场,来寻找商机。
河口古镇“非遗实景剧本杀”项目的负责人在全省14个市州展馆、非遗购物节展销活动的档口前仔细观看,他的目的十分明确:“我想寻找一些甘肃省的、适合放在剧本杀里的非遗元素,这个活动刚好将全省的非遗项目都集合在一起,一两天的时间就能看遍全省,节省了不少时间。”
北京一家从事直播带货的MCN机构也怀着类似的想法参与进来:“我们的主播在购物节期间直播带货,将从展销现场选中的产品销售给全国各地的网友,这种现场感和身临其境的感觉是直播间无法比拟的。”
同时,大量的游客、散客穿行在非遗购物节的店铺里,他们对着精美手工艺品感叹“小时候很常见,现在见的不多了”,顺势购买一二,将自己童年的记忆在家中传递至新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