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崔雪琴:信心满满走好乡村振兴路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范海刚 李秋云 创建时间:2023-03-20 12:25:00

基层

3月14日,全国两会在京闭幕,来自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回到基层,结合乡村的实际情况,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本版采访其中4位代表委员,讲述她们回到基层后,在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奔向共同富裕方面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崔雪琴传承保护原村土布(供图:受访者)

春风拂面,万象更新。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棋盘山上的杏花盛开,山脚下不远处,赞皇县原村土布文化产业园热闹非凡。

全国两会闭幕后,全国人大代表、赞皇县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崔雪琴回到家乡,第一件事情就是召集大伙儿分享自己的见闻,传达两会精神,给大家鼓劲儿。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崔雪琴说,“我深切感受到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作为人大代表的沉甸甸的责任。原村土布非遗产业大有前途。”村民们随后你一言、我一语,心情也像杏花一样,灿烂绽放。

在赞皇县,崔雪琴是这里的名人。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赞皇原村土布的第三代传承人,崔雪琴先后成立公司、建设土布文化产业园和非遗就业工坊,形成“公司+合作社+工坊+农户+产品”经营模式,不但传承保护了原村土布纺织技艺,还帮助大家增收致富,持续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咱们的土布,质地厚实、吸汗透气、柔软亲肤、手感舒适,有防虫防螨、防静电、不卷边、不掉色、不缩水等特点。”崔雪琴表示,绿色环保、自然健康的产品受欢迎,是消费现状也是未来趋势。在全国两会期间,原村土布也得到了不少代表委员的认可。

“赞皇原村土布非遗工坊入选了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名单,得到了社会认可。乡村振兴路上,一个人都不能少,大家一定要充满信心。”崔雪琴表示,一定要再接再厉,带动更多周边村的“姐妹”在家门口用双手致富。

据了解,为帮助群众增收致富,赞皇原村土布非遗工坊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每季度至少举办一期免费纺织技能培训班,由各工坊推荐困难家庭妇女参加培训。学员不分年龄大小,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学习纺线、染色、织布、缝制服饰等技术。学习结束后,学员可以选择到附近工坊上班,也可以在家承接公司外包加工项目。

“我跟着咱们的带头人学会了织布技术。”65岁的千根村民安英菊如今正式成为了曲江工坊的一名织娘,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丈夫也在曲江工坊当保安。两口子成了工坊里的“双职工”,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

今年是崔雪琴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其间,崔雪琴积极跟代表委员们取经,让她受益匪浅。如何进一步开拓市场,实现乡村非遗的产业化发展?“非遗产业做大做强,要走品牌化之路,要采取多种举措塑造品牌,甚至要争创国际品牌,把民族的文化标志做成世界的文化精品;发展文创产业还可以走跨界经营之路,要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更要探索非遗和旅游融合、与创意融合。要持续树立具有文化自信的原村土布品牌。”崔雪琴介绍,原村土布在电商销售、直播带货、线下商圈、进驻购物节等方面都进行了尝试,通过丰富产品供给、优惠促销等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去年,原村土布成功入驻石家庄商圈,今年还计划挺进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商圈;准备参加上海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春夏)博览会,发挥河北省土布纺织行业生产标准制定单位优势,不断提升土布品质、提高土布产能、增加花色品种,增加产品附加值;大力引进人才,拓展校企合作,与邢台学院实现深度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的长效机制,力保特色产品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在崔雪琴的笔记本上,记录着原村土布的发展规划,更描绘着乡村振兴的蓝图。

连日来,崔雪琴多次深入合作社、企业、农村,宣讲两会精神,将两会声音和最新政策及时传递到基层一线,为乡亲们深入浅出地解读乡村振兴、文化建设、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内容,让两会精神更接地气、更聚人气。

“这两天,赞皇县首届杏花节活动十分热闹,赏花活动也带动了这一片的乡村旅游。”崔雪琴表示,乡村要想更好发展,就需要充分融合周边业态。原村土布纺织体验与休闲旅游、赏花采摘等乡村特色活动融合,不仅丰富了游客体验,还能促进非遗产业发展。

下一步,崔雪琴还计划开辟原村研学新阵地,将太行农史馆、土布博物馆、赞皇农展馆等串联起来,做深做细研学项目,讲好原村非遗故事,提升原村非遗体验。同时,导入“前店后厂”模式,把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农产品推向市场。

“我是来自基层的代表,我一定会把两会精神讲给乡亲们听。”崔雪琴表示,乡亲们靠着原村土布致富,他们幸福的笑容更加坚定了她把原村土布产业做大做强的决心。

编辑:李振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