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秦观(宋)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浪漫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日,它象征着爱情、家庭和幸福的结合,是家庭团聚和感情交流的重要时刻。
七夕节又名女儿节、乞巧节、晒书节、耕牛节等,名称不同,过节的因由也不同,习俗也有很大差异,但总的来说,都和这个美丽节日沉淀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饱满的情感诉求有很大联系。
七夕节是中国农耕社会传承下来的重要节日之一,一些少数民族也过此节。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庆祝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也会祈求幸福美满的爱情和家庭生活。
七夕节习俗丰富多彩,在各地有不同的表现形式。2006年5月,七夕节被国务院公布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甘肃西和县乞巧节、浙江石塘七夕习俗、广东天河乞巧习俗和湖北郧西七夕陆续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七夕习俗
在七夕节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各种传统活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活动就是“穿针乞巧”。姑娘们会在月下摆一张桌子,挂上各种瓜果和针线,向织女星祈祷,祈求智慧和技巧。这个活动不仅传承了女红的技艺,更体现了女性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除了“穿针乞巧”,七夕节还有许多有趣的传统活动。比如,人们在夜晚会观察天空中的星星,期待能看到牛郎织女相会的美丽画面。此外,人们还会吃巧果、赛乞巧、丢针等,这些活动都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七夕节是一个充满温情和感性的节日,它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更弘扬了家庭美德和社会和谐的美好价值。
又到一年七夕时
鹊桥美丽
银河灿烂
愿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