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区县院团 光彩绽放
——从侧面看第五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赵伟明 创建时间:2023-11-03 14:25:00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10月的武汉湖波流翠,第五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开鼓鸣锣,这是湖北戏曲工作者“举旗帜,兴文化,踔厉奋进新征程”的文艺盛会。本届艺术节观众踊跃观看、剧场气氛热烈、掌声此起彼伏是最大的亮点,这是最令人欣慰之处。让剧场里的观众有获得感和幸福感,还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呢。

在第五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上,区县级剧团演出的新创大戏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天门市花鼓戏剧院的荆州花鼓戏《米爹》散发着水乡的清新和泥土的芬芳。以米爹为代表的田丰湾村人不等不靠不要,开掘自身潜力,恢复土地生机,走上了一条农业生产绿色发展的新路,彰显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剧中,米爹装死、儿子哭丧的喜剧桥段独具匠心,让人喜上眉梢,甚为开怀。

远安县花鼓剧团的远安花鼓戏《沮水风流》是一出有小品连缀特点的花鼓戏,事件不大,投入不多,演员的嗓子一个赛一个。他们用本地的创作力量量体裁衣,锤炼队伍,是符合基层剧团办团实际的。

南漳县花鼓戏传承中心演出的襄阳花鼓戏《水镜先生》以司马徽为原型,塑造了一个有理想、有远见、有修为、有气节的汉末名士艺术形象。该剧舞台样式鲜明独特,富有创造力和探索性,它用圆形投影帷幕进行舞台空间布局,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这个戏的唱腔也保持了花鼓戏的传统特色,有韵味、有听头。

竹溪县山二黄剧种保护传承展演中心的山二黄《青春何恐》以情景剧的舞台表现方式展开剧情,观众在经受早期共产党人抛头颅、献青春、“人民解放我回家乡”的崇高精神理想洗礼的同时,欣赏到了原汁原味、醇厚悠扬的山二黄。

阳新采茶戏传承中心演出的阳新采茶戏《富川霜叶红》是一部有品位的红色题材现代戏。该剧以小脚女人春雨的命运展开故事,革命的风暴改变了她的命运走向,她找回了自己,体认了革命,放开了裹脚布,接过牺牲烈士的“犁旗”毅然决然地走上革命道路。春雨的扮演者石莉今年17岁,她扮相端庄秀美、台风沉稳大气、身段柔润舒展,是一位颇具实力和巨大发展潜力的演员。

湖北省实验楚剧团、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楚剧团演出的楚剧《淬火》以新四军五师抗战楚剧队为原型背景,艺术地表现了楚襄菊(七岁红)在共产党人的感召下,先穿戏装后穿军装,投身抗战,献身家国的熔炉淬变的光荣历程。

黄梅县黄梅戏剧院演出的黄梅戏《一代义伶邢绣娘》总体演出形象明丽典雅、富有诗意。邢绣娘大义救助和抚育100个女婴的故事极为感人,整个戏的舞台呈现有声有色、亮点纷呈。

仙桃市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演出的荆州花鼓戏《襄河岸边》是难得的喜剧现代戏。故事集中在8天之内,通过驻村第一书记罗展鹏即将提拔回城期间发生的一系列险象环生、撞击心灵的事件,深切、生动、艺术地揭示了党同群众血肉相连的鱼水深情。该剧编、导、表、音、美融合谐畅,舞台上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人物关系极富人情味,载歌载舞的喜剧表演乐而不俗,甚至能让观众眼含热泪。

湖北武穴文曲戏研究院演出的文曲戏《广济往事》,力图表现以林冬梅为代表的荆楚儿女在面临家国危难的紧急关头,心怀民族大义,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为抗战竭尽忠诚的壮烈往事。

咸宁市咸安区楚剧团演出的楚剧《我爱我村》演乡邻小事、唱百姓生活,载歌载舞,楚韵浓郁。该剧以吊瓜子生产、文明经商、乡村环境整治为经,以两对有情人情感连通为纬,充满了乡风乡情乡愿的诉说,艺术地表现了农民兄弟对美好生活的热情向往和不懈追求。

我们从区县院团这一个侧面惊喜地发现,湖北地方戏曲艺术工作者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文艺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进,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地方戏曲作品,为观众所喜闻乐见,观众的热情和剧场里的掌声说明了这一点。

希望湖北区县地方戏曲院团继续“举旗帜,兴文化”,深耕基层,贴近观众,服务人民,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求真务实,在保持本剧种风格特色,特别是唱腔音乐和表演特色上下更大的功夫;继续摒弃豪华舞美浮华包装,并清醒地意识到可以借鉴、吸收、融合姊妹艺术,但不能削弱本剧种的地方戏曲特色。我以为坚持地方戏曲特色和发展地方戏曲特色绝不能走“转基因”的路子,而是要将自己的基因赓续升级,用自己的钥匙打开自己的锁,走上一条可持续传承发展的地方戏曲建设之路。(赵伟明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

编辑:李振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