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立夏
论坛
2022.09.05
甘肃泾川的西王母信俗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民间信俗(西王母信俗)”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当地民众、政府及台湾地区信众的共同参与下,文化空间王母宫重新构建,约定俗成的庙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域下获得了合法性。泾川王母宫的建构及庙会上不同的社会...
查看更多
2022.09.02
“非遗”传承事关国计民生,非遗文化的延续与兴旺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稳固民族精神根基的重要保障。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
查看更多
2022.08.19
6月11日,由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办的首届“非遗馆里话非遗——文化数字化背景下非遗保护与教育”论坛在线上成功举办。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宣传部一级巡视员、中央和国家机关文明办主任魏黎耕,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
查看更多
2022.08.16
在我国,剪纸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见证着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在民间艺术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民俗学研究范围广泛,兼具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属性;史学更是一个很大的研究范畴,阐述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规律。而当南京大学教授陈竟将剪纸放入民俗学与史学学科视野进...
查看更多
2022.08.08
两宋时期,随着皇室入闽,诸多文人墨客、豪门贵胄举族南迁至闽地,福建文化得到空前发展。民间工艺美术也发展繁荣进入黄金时代,并沉淀出诸多传世流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2022.08.02
手工艺伦理并非一种单纯的职业伦理,它包含着丰富的道德哲学内容。手工艺伦理的本质是获得“美德”。从应用伦理学的角度,手工艺伦理的范畴涉及人伦、生态伦理、职业伦理、教育伦理四个主要方面。手工艺之真,包括劳动、材料、有用的真实,科技的真知,信俗的真诚,身体和意识的真...
查看更多
2022.07.28
目前,学术界以现代体育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传统体育与游艺的现象较为普遍,这背离了传统体育与游艺的属性,所以对其本质特征和属性的研究非常必要。传统体育与游艺是生活文化,直接起源于生活并具有服务生活的功能。由此要求我们在田野调查、学术研究、传承保护等方面遵循其生活文化...
查看更多
2022.07.28
传统节俗中蕴藏着丰富的地方性防疫知识,但其代际传承却在传媒的“泛娱乐化”中被掩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规模的扩大、交通网络的便捷以及知识体系的专业化,人们对疫病的理解也开始走进“反经验”的认知领域。相较于利用节俗以强化俗民防疫意识的传统社会,追求科学防疫的...
查看更多
2022.07.28
戏曲的多剧种格局虽然形成于南宋,但是戏曲的多样化共存,因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方针和21世纪初开始的非遗名录制度才获得充分确认。非遗名录制度的建立改变了戏曲的生态,各地一度濒危的戏曲剧种得到了普遍性保护,各地方戏曲剧种的独特性和与相关剧...
查看更多
2022.07.22
阿凡提故事于2014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但其多元文化内涵还未得到深入探研。通过跨文化考释发现,古代中原地区的类型故事、哲理思想及民俗符号在阿凡提故事中体现明显,中原文化对阿凡提故事影响深远。古印度文化与古希腊文化也在不同程度上对阿凡提故事...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