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5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八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首页
学术
论坛
论坛
丹珍草:格萨尔史诗遗产活形态传承与研究范式转换
2022.04.18
格萨尔史诗作为藏族“活形态”的口头传统和文学遗产,在长期的流传和演进中,形成了一套口头与书面文本不断互动的宏大叙事系统,以及一个跨民族、跨地区、跨国境、跨文化的格萨尔史诗流传带。在新时代语境下,格萨尔史诗的传承方式不断走向丰富与多元,有效地连接了历史和现实、时...
查看更多
吕品田:身体观的乡土文本——《隐喻的身体:血社火民俗田野考察手记》序
2022.04.14
社火,原指节日民间迎神赛会所扮演的杂戏、杂耍,后用以统称节日(或庙会、集会)里民间举办的各种游乐演艺活动。“社伙”“社会”“香会”“赛会”“秧歌会”等名谓,以及农人“闹玩意儿”“闹社火”“闹红火”,或“摆故事”等俗称,一般都是指的社火。作为民间流行的游艺习俗...
查看更多
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性别
2022.04.12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话语体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被视为性别化的主体认知概念。这一概念不仅涵括了对性别平等的期待,还包括对以社区为基础的性别认知与实践多样性的尊重。文章逐一讨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清单编制、保护计划、政策制定、列入名录等过程性保护环节中的性...
查看更多
沉浸体验非遗 文化润物无声
2022.04.06
日前,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落成开馆暨“中华瑰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艺美术展”开幕式在京举行。这标志着,在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上,又新增一处代表国家和首都文化形象、彰显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气象的重要文化地标,同时也预示着广大人民群众喜获一处沉浸...
查看更多
林继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主义立场 ——基于清明节记忆能动性视角
2022.04.06
清明节被不同时代文献记录固化为特定时间断面上留下的民众生活的体验记忆。清明节具有超越历史、地域的永恒本质,这个本质就是生活。从本质主义立场看待非遗保护,强调非遗传统的永恒性、恒固性和生活的动态性。清明节记录了民众的生活,包含中国人特殊时间的情感倾向。清明节记忆...
查看更多
非遗剪纸:“守正”是传承与创新的底线
2022.04.06
近年来,在剪纸非遗界,刮起一股“创新现代剪刻纸”之风,脱离中国传统民间剪纸基因和语言,推销“去民间化”的所谓专业“西洋化”“绘画化”“机器化”“商品化”等创作理念,一时造成剪纸非遗界在传承与创新关系等理念上的混乱。对此,我深感不安。作为从事抢救研究非遗一辈子的...
查看更多
清明节的传承密码
2022.04.06
相较于其他节日,清明节有两个特别之处:一是中国的二十四个节气中,唯有清明被列入了中国传统节日。这是纯属偶然,还是另有原因,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但无论如何,其地位都非同一般。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影响深远
2022.04.02
在世界传统建筑体系中,东亚与东南亚地区的建筑是以木结构建筑为主,其中又以中国的木结构建筑发展最早也最为成熟,影响深远。其营造技艺一直传承至今,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中的科技与文化遗产
2022.03.31
春分刚过,清明将至。在二十四节气的循环往复中,时光荏苒。从夏朝到周朝逐渐建立起的二十四节气概念,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广泛应用。其中不仅包含当时先进的科技知识,促进和服务了历史上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今天的气象学研究也大有裨益——中国传统气象学是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二...
查看更多
唐璐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释义
2022.03.31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是文化遗产领域具有全球影响的重要公约之一。该公约的通过,既有《老鹰之歌》“不眠广场”等关键事件的影响,也有挽救《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失效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缺失的内在需求。该公约形塑了一种全新的遗产保护范式,即赋权社区、群...
查看更多
1
23
24
25
26
27
19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