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5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八   立夏 立夏
论坛
2022.03.31
本文《现当代景德镇传统彩瓷的艺术发展与创新》,系国家级(粉彩瓷)非遗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文跃2022年3月28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统文化调查、实践与研究“系列讲座——腾讯视频会议上的演讲稿。
查看更多
2022.03.30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重要的国家战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创新性发展是弘扬黄河文化,并使其融入当代民众生活的重要路径。基于当下非遗传承所面临的困境,应从非遗文化的内在脉络出发,加强对地方相关利益群体的关注,再造区域文化共同体。从学理上,晋陕豫三省应加...
查看更多
2022.03.2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成立与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性及人类对和平与发展的希冀息息相关。以遗产为主线,溯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工作,阐释其在推动人类文化多元化发展上的前瞻性和协调功能,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其宗旨和精神,为我国的遗产研究提供裨益。这也正是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2022.03.25
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中国瓷器发展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广州彩瓷、德国迈森瓷器、荷兰代尔夫特瓷器,不仅反映了各自的本土文化特质,而且通过这三个品牌瓷器的建立、产业构成与发展等方面的比较研究,能够发现它们各自文化品牌形成过程中不同的策略方式以...
查看更多
2022.03.23
【摘要】溯循历史的轨迹,传统手工艺一直都是社会生活的必要组成,反映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及其所代表的价值观。然而,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传统手工艺一度与社会生活相分离,一些强调艺术品化和投资收藏的认识及思路尚未使传统手工艺根本上脱离当前面临的困境。远离生活,必然...
查看更多
2022.03.17
非遗传承在本质上是具身展演的文化过程。新时代中国非遗面临着社会转型期特有的复杂而多元的传承语境。具身展演视角强调身体、感知与外部嵌入的空间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探讨范式转型中的非遗传承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通过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抬阁(芯子、铁枝、飘...
查看更多
2022.03.15
自2001年昆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随着中国政府逐步建立起各级非遗保护体系,以及有针对性地对昆曲采取政策扶持,昆曲的地位与处境大为改善。昆曲成为世界“非遗”这20年间,在昆曲的传承、保护与研究方面,既有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与相...
查看更多
2022.03.14
反排木鼓舞是苗族的祭祀性民间舞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流传于有“天下苗族第一县”之称的贵州台江,是“多彩贵州”文化品牌中的标志性文化符号。
查看更多
2022.03.11
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理论研究随之掀起热潮。近20年来,昆曲理论研究取得了丰赡的成果。考察近20年昆曲相关文章、图书、学位论文、学术活动等,可以看到昆曲理论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昆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愈...
查看更多
2022.03.11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丰富了“工匠精神”内涵,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推进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见人见物见生活”方式实现了保护与传承。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已经成为非遗...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