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9-17   星期三   农历七月廿六   白露 白露
论坛
2023.09.25
韩国无形文化财制度自1962年出台后,经反复修订逐步建构起公开透明的评价指定体系与系统完善的传授教育机制,成为兼顾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活用等多层面的国际示范性文化保护政策。然而,韩国无形文化财制度的历史演进并非一帆风顺。近60年,正值韩国政治经济的巨变期...
查看更多
2023.09.19
茶器是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历代饮茶方式演变的直观载体,茶器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混用到专用,从单一到多元的过程。从历史文献、图像及考古发掘材料维度,分析我国历代茶器从一器多用的早期茶器、唐代茶器、宋代茶器到明清茶器的演变轨迹,以及煎(煮)茶法、点茶法、瀹...
查看更多
2023.09.15
在与大自然的互动中,中国人很早就掌握了制茶技艺。从唐以来的文献中梳理关于茶叶加工工艺的记载,不仅为勾勒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的历史面貌,也是为在该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情况下,进一步挖掘其在当代的价值,如增强文化自信...
查看更多
2023.09.11
清水江中上游苗族刺绣的文化基因显见于技法、纹样、结构要素,其形成离不开绣娘群体的身体实践。身体实践过程有着对技艺的承续和记忆的再现。绣娘们在长期、反复的生产和创作实践中形成对苗族刺绣的使用惯习,并逐渐内化为身体记忆,成为苗族刺绣独特的文化基因。同时,绣娘们技艺...
查看更多
2023.09.11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茶,起源于中华大地,最早可追溯至上古神农时期。历经岁月涤荡,茶生活早已深深融入国人的日常起居,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茶入画,以画释茶,古代绘画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艺术、美学等信息,以古代茶画为媒,可以...
查看更多
2023.09.08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刺绣艺术,代表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符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以汉族为主体的22大绣种,和以蒙古族、满族、黎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为...
查看更多
2023.09.04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以算理算法为理论体系,运用口诀通过手指拨珠进行数学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的知识和实践,是中国文化传承的载体和文化认同的符号。从已发现的历史文物和古籍中,可以看出珠算产生和发展的大体轮廓,即源于商周,始于秦汉,臻于唐宋,盛于元明...
查看更多
2023.09.04
云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受极为复杂的地形地貌、降水条件和水文、区位小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形成了山地农耕高牧经济体育文化类型区,农耕体育文化类型区,稻作、热带农耕兼渔猎体育文化类型区等生态文化遗产空间,其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观抚育了多样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育生态...
查看更多
2023.08.31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地提出了要把传统文化“贯彻国民教育始终”,即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体育教育之中。中国各地、各民族人民在世代延续中,根据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动用自己的天赋和智慧,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和...
查看更多
2023.08.28
海西蒙古族剪发礼是由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申报的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海西蒙古族是蒙古民族和硕特部的主体,和硕特部是西蒙古四部之一,礼俗风尚独具特色。海西蒙古族剪发礼由剪发、吟颂祝赞词、全羊席等几部分构成,是海西蒙古族人生中重要的礼俗之一,体...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