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12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五   
“活遗产”保护任重道远
作者:475 创建时间:2007-06-19 12:38:00

“活遗产”保护任重道远

 

 
 纳西族传统的手工艺品颇受游客的喜爱,成为丽江人致富的好途径。

    怎样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好“活着的遗产”,没有绝对的标准,这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话题,也是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这也注定丽江古城的遗产保护工作不可能完美无缺。

  赴丽江采访前,我们曾在网上看过有人对丽江的遗产保护提出的不少批评,甚至有人还称丽江古城是遗产保护的反面典型。真的会是这样吗?

  当我们走进丽江,近距离地观察丽江古城的遗产保护管理工作后,我们对丽江古城这个“活着的古城”的遗产保护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重金保护 护遗旅游两相促进

  在丽江采访时,我们时刻都感受到丽江人对保护遗产的重视和全民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豪感,感受到财政并不富裕的丽江对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遗产的大手笔。

  丽江博物院的李锡告诉我们,申遗成功后,丽江人在高兴的同时意识到,遗产被列入名录首先意味着一种责任,一种全面保护和管理的责任。保护世界遗产,不只是单纯保护历史文化,更重要的也是在保护现实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在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丽江按照保护第一、抢救第一的原则,不遗余力对遗产开展了全方位的保护。1996年,丽江遭受7级大地震的劫难,309人遇难,1.6万人受伤,数十万人无家可归!该市变灾难为机遇,迅速对古城开展了原貌恢复、修旧如旧的恢复重建工作;因“精髓还在,文化还在”,丽江古城于第二年申遗成功。

  据悉,地震发生后到2004年,该市对古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共投入3亿多元开展恢复、修缮、保护,并对古城的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建设和改造,拆除了30多万平方米的不协调建筑,建设了古城排污管网、玉河广场,恢复重建了明代“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的木府,实施电力、电信、电视线“三线入地”和夜景亮化、绿化、民居院落修复等工程。李锡说,1999年,第一届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的召开和江泽民同志视察丽江,标志着丽江人仅用了3年时间,就从废墟中站了起来。近年来,丽江对古城保护管理的投入有增无减,每年投入的资金都超过1亿元,如2006年,古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累计投资就达2.6亿元。

  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城,该市成立了丽江古城管理委员会和丽江古城管理局、丽江古城旅游公司,并委托上海同济规划院进行了《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规划》的修编,使古城的保护管理有了专门的机构和有章可循。

  该规划将丽江古城分为三个区进行保护,保护区面积达90公顷,其中规定,保护区范围内的城市空间、建筑等历史环境要素严禁拆除,应该原样修缮,修旧如旧。为了保护民居建筑,指导居民正确修缮,该市还编制了《丽江民居修复指导手册》,对建筑材料和风格等提出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城建部门也修编了《古城保护详规》,对每栋受保护的民居、每棵树、每块石头等都有保护规划和平面图、剖面图。值得一提的是,丽江在处理古城和新区的关系方面可谓有先知先觉,早在1951年,他们就提出了要跳出古城发展新区的思路。如今,新区的建筑沿袭了古城的风格,整个城市具有浓郁的纳西民族特色。

  解决资金问题是保护遗产的关键所在,经过探索,丽江开辟了一条稳定的资金渠道,具体做法是凭借遗产资源发展旅游,以旅游反哺遗产保护,如他们实施了遗产保护项目,其中包括收取古城门票。此外,还通过征收古城维护费,争取银行信贷支持、巩固与有关遗产基金会的合作、增强古城管理局自身造血功能等途径,多渠道筹集资金。据丽江古城管理局介绍,2006年,该局征收古城维护费达1.064亿元,为古城的保护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十一五”期间,古城将陆续实施一系列保护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将达6亿元。

  巨资投入到遗产的保护和管理,使丽江这个世界文化遗产的品牌越来越响亮,带动了游客数量的一路攀升,去年达到460多万人次。丽江,由此走入了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良性互动的轨道。

    重视内涵 力促文化回落传承

    在采访东巴文化传习院时,记者看到一位正在抄写经文的老人。一打听,原来这位懂东巴文的老人叫杨树开,今年已60多岁了,来自香格里拉中甸。原来在家放牧的他,是有关方面实施文化回落古城行动请回来的众多老艺人之一,杨老先生每个月还可以获得600元的补助。该传习院在售卖东巴经文等旅游商品的同时,还向游人展示东巴纸的造纸技艺,成了古城一个展示东巴文化的窗口。

    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柔软和宽容,是丽江的最大魅力。丽江有关方面对此非常重视,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抢救,使许多濒临失传的纳西族传统文化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开始复苏,得到了新生。开展文化回落古城行动,目的就是增加古城的文化内涵,通过旅游的推动,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请来古城的老艺人中,很多人都带有徒弟,向他们传授东巴文等传统文化。由于有专门的资金支持,一大批丽江本土文化人士受此鼓励在古城内从事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展示等活动,“和志刚书斋”、“三希堂东巴纸书”等富有特色的文化门店成了古城的一道亮丽风景。

    记者在丽江采访时正赶上著名历史学家、民族学家方国瑜故居博物院落成。据悉,修复名人故居、建设名人故居博物馆也是文化回落古城行动的一个部分。该市目前正在加紧修建著名画家周霖等的故居博物院。

    对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店铺,古城管理局则实行统一的授牌保护。他们还选择了十个特色民居院落实施“走进纳西人家”旅游项目,向游客展示首饰加工、纺织、纳西婚俗等民间工艺、民俗民风。

    旅游业的发展也推动了丽江民间组织和各景点对纳西民族文化的重视和保护,目前,丽江有五台下束河东巴舞蹈艺术团等10多个东巴文化传承民间组织。在玉水寨,丽江神龙三叠水生态有限公司建立了东巴民族博物馆和东巴文化传承中心,集中展示东巴造纸、酿酒、祭祀等,还提供免费食宿、给予补贴,免费为周边地区培训东巴文化传人。散落民间的文化集中起来了,该景区的品质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目前已成为四A级景点,每天吸引的游客有3000-5000人,活力比以往大大增强。还有东巴谷旅游公司,从丽江特有的6个少数民族中各选择一户人家,从建筑物到主人,一起整体搬迁到景点,集中展示少数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生产生活方式,深受游客的欢迎。

    丽江模式 艰辛探索终获肯定

    从申遗一路走来,丽江人经历过沉寂和彷徨,但他们以责任、勇气,通过对遗产保护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大量实践,找到一条保护世界遗产的道路,其中,束河古镇在保护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并兼顾百姓实惠的经验被肯定为“中国经验”。2004年,首届“中国?丽江世界遗产论坛”召开,专家学者和联合国亚太遗产保护组织对丽江在世界遗产保护管理与旅游业良性互动方面的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巩固和发展这一成功的模式提出了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据悉,此届论坛总结了“丽江模式”的四条原则和基本经验。

    一是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丽江模式的经验就是建立了一个统一、有权威的组织保障机构,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法规体系,较好地处理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通过合理开发遗产资源发展旅游业,开辟了一条稳定、充裕的资金来源渠道,确保了各项保护项目的实施。

    二是处理好遗产保护与旅游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丽江模式证明,旅游业的发展为遗产保护筹集了资金,可有效反哺遗产保护,遗产的有效保护又不断地提升和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三是以人为本,切实加大对遗产地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和遗产保护意识。在这方面,丽江创办旅游文化学院的做法得到了联合国官员的肯定。

    四是大家都是赢家的原则。保护和利用世界遗产,不论是土著居民,还是经营者、管理者,都要在保护和开发中得到实际利益,实现利益均沾,风险共担。束河古镇在保护和开发中创造的“中国模式”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商潮进逼 古城保护遭遇难题

  旅游确实是把双刃剑,它在给一个地方带来发展机遇和现实利益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东西。丽江模式虽然得到了肯定,但不可能完美无缺。

  随着旅游的不断升温,大量的游客涌入,让越来越多的外地商家看到了丽江蕴藏的商机,他们也纷纷随着游客来到丽江。大批外地商家到来后,纷纷租赁丽江古城居民的店铺、院落等,并售卖游客喜欢的畅销商品,而很多靠手工技艺生产的丽江本土产品难免受到冲击,造成丽江古城曾一度出现现代商业气息过浓的情况。

  丽江博物院院长李锡认为,像丽江这样一个“活着的遗产”,不像故宫和兵马俑,它的保护和开发是一个全球关注,同时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他说,关于商业化的问题,首先是要看这个城市的地位和功能。丽江古城是因商业才成为城市,商业是其本来的功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古城到处都是铺面,实际上直到现在古城还没有恢复到以前的繁华,只是现在商业过分集中在几条繁华的街道,给人造成了过分商业化的印象。其次,过去古城更多的是为满足当地百姓生活和茶马古道马帮运输的需要,现在是旅游城市,产品不一样了,是满足旅游者需要的旅游产品,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也给人造成了上述印象。三是因为百姓不善于经营更多的商品,把铺面租给外面善于经营的商人。如果全是当地百姓经营当然是最好的了,但商业化城市不能封闭和排斥谁。因此,不能用过分商业化这样笼统的概念来表述,只能说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有待于不断改进和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因为,活着的遗产的保护没有绝对的标准,需要考虑居住在古城的2.5万人还要生存,只能强调古城的精神没变,文化没变,传统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对现代商业气息过浓的问题,丽江有关方面并非熟视无睹,而是积极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努力突出和弘扬古城的民族文化特色。

  除了实施文化回落古城行动外,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委员会还着力规范商业行为,淡化现代商业气息。他们实行准入制度,把古城保护管理委员办公室核发的《准营证》作为进入古城从事经营活动的一个硬条件;同时,把现代特征较浓和没有特色的经营项目,如音像店、现代服装店、美容美发、卡拉OK厅、网吧等迁出,规范了店铺的装潢、招牌等,控制了店铺的规模和数量。鼓励经商者经营具有一定地方民族特色的商品,还对外来经商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

  商潮的进逼,还造成另一个问题,就是古城的居民把房子和铺面租给经营者后,不少人离开了古城,住进了新城,这对于“活着的古城”这个丽江最大的特点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

  丽江东巴宫的和总认为,遗产保护不光是保护房子,还要保护一种原生态的文化氛围和商业生态。人是文化的载体,活着的古城,就应该有尽可能多的当地百姓在古城生产生活。

  丽江古城管理局对此也采取了一些应对的措施,如对古城居民实行一系列的惠民措施,从2004年起,每年安排近200万元,给以古城居民每人每月10元的生活补助。成立了南北两个便民服务中心,为居民的日常用品运输提供无偿服务,服务人员从古城内的下岗人员中择优录用。与美国一基金会合作,对经济困难未能及时修缮房屋的居民给予5000-20000元不等的补助。这些措施,目的是留住更多的古城居民,让其能够展示“活着的文化”。

  □记者手记

  创造我们的遗产保护模式

  任何地方的遗产保护工作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也肯定会存在不足之处。

  丽江的成功,给人感受最深的,首先在于对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巨大的资金投入,带出的是一个响当当的遗产品牌和旅游品牌,带旺的更是一座城市。其次是在保护前提下的合理开发利用,让各方都得到了实惠,遗产保护因此有了更坚实的基础。再次是对遗产文化内涵的重视,使丽江成为全球游客的“精神家园”,而丽江人将文化提升至立市的高度、第一发展战略,体现的是他们的大胆和气魄。

  丽江的不足,可归结于商业化浪潮的冲击,以及旅游这把双刃剑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足为怪,我们今后也会遇到,需要的是怎样想办法克服。

  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在握,一旦如愿,打响品牌是众之所望,小打小闹料难成气候。要想大发展,巨大的投入从哪里来?绕不过对遗产合理的开发利用,将考验我们的智慧。文化同样是我们的优势,岭南文化、侨乡文化、中西合璧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着墨的参考,如何打造提升,使柔软的文化也散发出张力和磁力,同样考验我们的智慧。

  曾创造了政府托管经验的我们,明天又将创造何种模式,作为侨乡对广东、对国家,对世界关爱的回报?这,需要全体侨乡人共同努力!
(来源: 江门日报 作者:曾永武 冯瑶君 王鼎强/文 王鼎强/图)

(编辑:王路)